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原因是()①大面积疏松的黄土②植被破坏严重③多暴雨④对黄河进行梯级开发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自然原因: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人文原因: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采、过度樵采等;故答案选C。
2.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答案】C【解析】【详解】东西半球不是以0度和180度为界,为了避免一些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分成两个半球,于是向西移了20°,所以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为界线,0°经线是东西经线的分界线,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0°纬线是南北半球分界线,故选C。
3.读“俄罗斯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运输周转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俄罗斯货物运办理的主要方式是:A.航空、铁路B.公路、海运C.管道、铁路D.铁路、公路2.俄罗斯内河航运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①河流含沙量大;②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③河流南北流向对东西向运输没有大的帮助;④河流流速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2.B【解析】1.由图可知,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发达,如图货物运输以管道和铁路为主.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欧洲部分较为密集,故选C.2.俄罗斯地处高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其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是:河流流经地区纬度高,河流冰冻期长;河流南北流向对东西向运输没有大的帮助,运输量低,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俄罗斯的有关知识.4.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地球上的五带C.中国比美国先看到日出D.徐州白天与黑夜在不断交替【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5.三江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冬小麦B.春小麦C.玉米D.甜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三江平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平原,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故选B。
6.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水B.玉米C.森林D.阳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界中,未被人们加工的物质和能量,以上四种物质中,水、森林和阳光都属于自然资源,玉米是人们培育出来的,不属于自然资源,故选B。
7.有关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B.世界活化石博物馆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D.樱花之国【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澳大利亚有许多美称如“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题中樱花之国指的是日本,故ABC符合题意,选ABC。
8.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主要原因是()A.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亚洲地形复杂多样D.亚洲地势起伏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地势影响河流流向。
亚洲的地形是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上是中部高、四周低,导致大多数河流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亚洲地形、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A.1∶20 000B.C.1∶2 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答案】C【解析】【详解】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已知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图上距离为20厘米,实地距离为400米,故比例尺为1∶2 000,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10.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A和C是北极狐和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D是海象,海象是北极地区的特产动物,分布在以北冰洋为中心,也包括大西洋和太平洋最北部一带的海域。
B是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南极地区的动物,记住即可。
1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从上海出发沿甲、乙、丙、丁哪条线路考察,可以印证图中的“地形剖面示意图”()A.甲B.乙C.丙D.丁2.沿乙路线考察不可能到达()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准噶尔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1.C2.A【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读图可得,丙路线自西向东经过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该路线经过了我国的三级阶梯,符合地形剖面图中显示的我国地形的特点。
故选C。
2.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乙路线不经过东北平原。
故选A。
12.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②是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旱地,③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东南地区的林地,④是分布在400毫米年降水量以西以北地区的草地,B对,ACD错。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3.当遇到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A.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往高处跑B.向家的方向跑C.待在原地等待救援D.沿着泥石流运动方向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当发生泥石流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的运动方向的高处跑,其他三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故选A。
14.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1.有关4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的简称是鲁B.②濒临渤海C.③的名称是云南省D.④的行政中心是西宁市2.4个省(区)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D【解析】【分析】根据轮廓图可知,①是山东省,②是广东省,③是黑龙江省,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1.①山东省的简称是鲁,故A正确;②广东省濒临南海,故B错误;③是黑龙江省,故C错误;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南宁市,西宁市是青海省的行政中心,故D错误.;故选:A。
2.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 700万,主要分布在④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和位置。
15.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蒙古高原C.东非高原D.帕米尔高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该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故选:A。
16.下列四图中的箭头,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往往形成于山谷中,以上四个箭头中,A处表示的是山谷,但河流的方向相反;B和C表示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D表示的是山谷,且河流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故选D。
17.读“美洲位置及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美洲与南美洲相比,北美洲的A.气候类型更多样B.气候更加湿热C.热带的面积更广D.寒带的面积更小2.南美洲的不少城市建在了高原或山谷中,主要因为A.高大地形可抵御防寒B.地势高可以防洪C.地势高可防蚊虫盯咬D.海拔高比较凉爽【答案】1.A2.D【解析】【分析】1.北美洲与南美洲相比,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更多样,寒带面积更大(南美洲没有寒带),而南美洲气候更加湿热,热带面积更广,A对,BCD错。
故选A。
2.由于南美洲纬度较低,气候较炎热,所以许多城市建在高原和山谷中,是因为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比较凉爽,D对,ABC错。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南北美洲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8.有关亚洲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西高,中部低B.西高东低C.中部低,四周高D.中部高,四周低【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
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势特点,要理解记忆。
19.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视为圣城的城市是A.麦加B.耶路撒冷C.麦地那D.开罗【答案】B【分析】【详解】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的发源地,目前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城。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中东——多元的文化。
20.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A.干旱B.炎热干燥C.降水丰沛D.温和湿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全年降水少,气候干旱,故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选A。
21.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青稞产区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答案】D【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对农业分布的影响也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以畜牧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