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革与传承——奥巴马与肯尼迪就职演说评析

变革与传承——奥巴马与肯尼迪就职演说评析

2009年第8期边疆经济与文化№8.2009 (总第68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General.No.65 娄革写倦承——奥巴马与肯尼迪就职演说评析声雨华(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美国新任总统奥已马与前总统肯尼迪之间在诸多方面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尤其是他们的就职演说背景、演说内容以及演说策略中所采用的修辞格。

分析两住总统的就职演说背景、演说内容和演说中所采取的策略。

分析美国在其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所采取的政策中的变革与传承关系,可以提高人们对美国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就职演说;肯尼迪;奥巴马;变革与传承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09)08-0058-02从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职以来,美国历届新任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已经成为惯例。

作为一种政治演讲,总统就职演说可以展现总统个人的风采和执政理念。

本文将通过对比肯尼迪与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背景、内容以及演说策略中修辞格的运用,来评析两位总统就职演说所承载的美国政治与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一、演说背景奥巴马在竞选总统中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支持,被视为是可以继承肯尼迪政治遗产的“ 年轻人” 。

巧合的是,奥巴马生于肯尼迪就任总统的 1961年。

奥巴马与肯尼迪确有几分相似,两人的祖辈都具有移民背景:肯尼迪的祖父移民自爱尔兰,而奥巴马的父亲来自于非洲肯尼亚。

他们的父辈都曾经历初到美国时的不公正待遇,激发了他们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意志。

两人都毕业于哈佛大学,都是参议员出身,都因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而一夜走红。

"tlZ都写过畅销书:肯尼迪在 1956年出版的《勇敢者的画像》,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并为他赢得了普利策传记文学奖;时隔50 年后全面阐述奥巴马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的《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也为民主党和他本人赢得了广大选民。

1961年1月21日肯尼迪就任总统时,美国国内正处于战后第四次经济危机,民权运动高涨;国际上,苏联的咄咄逼人、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发展、亚非拉的崛起,都使美国的全球扩张受挫。

于是,肯尼迪在大选中就提出了“ 新边疆” 的口号,倡导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各个领域开拓新天地;加上他年轻气盛、身世显赫,美国人纷纷投票支持他。

而奥巴马在竞选中以“ 变革” 为主题,强调结束伊拉克战争、实现能源自给、停收稿日期:2009-04-02止减税政策和普及医疗保险等,并承诺实现党派团结、在国际上重建同盟关系、恢复美国领导地位。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主题和目的,就是唤醒人民的信心、决心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共同渡过美国现在面临的经济危机难关。

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和第44任总统奥巴马都是美国历史上较为年轻的当选总统。

他们都有着法学的教育背景,擅长公共演讲;他们借助当时的科技媒体发表就职演说,影响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当年,肯尼迪之所以能够战胜尼克松,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广播电视的力量,而今奥巴马战胜麦凯恩,则得益于网络媒体的发展对美国人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从而获得广大选民的支持。

二、演说内容在演说中,两位总统都提到先辈的忍辱负重,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

用先辈的经历说话,既表明了该政府建立在各届政府执政理念基础上的合法性和形象,也是政治上的煽情,起到了更大的鼓舞作用。

美国人有着浓重的领袖情结,即使面临巨大的危机,美国人依然看重世界的领袖地位。

肯尼迪号召“ 建立一个把东西南北联在一起的伟大的全球联盟来对付这些敌人,以确保人类享有更为富有成效的生活” ;而奥巴马在演讲中说,“ 对于每个追求和平和自尊的国家和个人而言,美国都是朋友,我们愿意再次领导大家踏上追寻之旅。

” 力主在维护美国霸主地位的同时,使世界格局发生~些变化。

两位总统都欲平衡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

在为富人阶层谋利益的同时,针对中下层民众减税,加大公共开支,加强医疗保障,加大教育投入等。

肯尼迪相信,如果什么事物有足够的力量去感动人民,并且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就可以离人民的心更近一些。

而奥巴马在演说中强调“ 偏袒富人的国家无法长久” ,与肯尼迪的“ 一个自由社会如若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无法保全少数的富人”,具有相同的含义。

肯尼迪通过较为特殊的结构聚焦“ 自由” (1ibert y)这一全体国民乃至整个世界都熟知和关注的话题,表达了确保自由的存在和自由胜利的勇气和决心。

作为典型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整体上还是借助了欧美人共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特别是民主自由、美国理想等途径来传达其一般会话含义。

而在本质上,联系着奥巴马与肯尼迪的,是他们那种开创未来的历史感。

三、演说策略两位总统在演说中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复数使用。

一方面,这样的演说使听众感到亲切,容易赢得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唤起一种团体意识,使演说具有很强的煽动性。

为了使就职演说充分体现它所负载的美国历史与文化含义,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段。

1.排比parallelism。

排比是指用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关系并列的一组语句,接连表达几个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运用排比演讲,可使演讲产生感人肺腑、振奋人心的威力;可使演讲的气势如同磅礴的江水,汹涌向前;可使人感情奔放四溢、豪情万丈。

肯尼迪的演讲中在如何处理“ 两大强大阵营” 的关系问题上,运用了结构相同的四个短语“ 让双方⋯⋯” 表示强调和层层深入。

通过排比,既使得他对这些团体的承诺划分出层次,也与对敌对国家的要求显示出差异,展示其政策的区别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奥巴马在缅怀先辈时接连用了三个“ 为了我们⋯⋯忍辱负重,辛勤耕作,乃至征战、牺牲⋯⋯” 排比句的使用可谓是别具匠心,使整篇文章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加强语气。

这种结构方法是极讲究的,既能全面深刻地表达主旨,体现出层次和分寸,又能使演讲从整体上产生朗朗的节奏、激越的韵律和明快向上的气势。

2.反复repetition。

反复是指通过重复同一单词、词组或语句使人加深印象,重复部分往往含有强烈的情感或优美的节奏。

演讲中相同的语言形式反复地使用叫“ 重复” 。

演讲中为加强印象、突出主题及展现情感等,经常运用相同语言形式的“ 重复艺术” ,不断对重要词语进行重复。

如: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中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了“ T o 参考文献:卢丙华:变革与传承——奥巴马与青尼迪就职演说评析those⋯⋯ (对那些⋯⋯ )” ;奥巴马在讲到面临的挑战时,连续三个段落的开头都用了“ Today(今天)⋯⋯ ”3.头韵alliteration。

头韵是英国文学作品中使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语音修辞手法。

这种押韵的技巧在肯尼迪的演说中也有所体现,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

如:“ friend and foe” (朋友和敌人)在肯尼迪和奥巴马的演说中均有出现。

“ foe(敌人)” 是“ enemy(敌人)” 的较为文雅或古老的形式,一般来说,人们会使用“ enemy” 。

在这里使用“ foe” 是为了和“ friend” 重复辅音[f],增强了节奏感、感染力和演讲的气势。

4.对照antithesis。

对照是运用在意义或感情上对立的词,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或对照。

对照不同于比喻,它把两个概念对比,不是指出其相似点,而是指出其差异。

使用X,-J"照法来增强语势和使演说更为生动形象。

如:肯尼迪的演说中,“ 如果一个自由的社会不能帮助贫穷的大多数,那么它也不能拯救富有的少数人” 的“ the many(多数)” 和“the few(少数)” 与“ the rich(富人)” 和“ the poor(穷人)” 。

这和奥巴马演说中“ 你们不可能拖垮我们,我们定将战胜你们” 的“ you(你们)” 和“ we(我们)” 与“ outlast(拖垮)” 和“ defeat (战胜)” ,在两个分句中交错使用,使句子整体上达到一种平衡。

表现出他们期望在历史与现实的衔接时刻,唤起民众的信心、力量和献身精神,以牢牢地抓住听众的心。

5.隐喻metaphor。

隐喻又称“ 暗喻” ,它直接把被比喻物说成比喻物,是明喻的隐含形式。

在肯尼迪和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大量隐喻的使用让听众意会,从而增强了演说的美感和表现力。

如肯尼迪的演说中把“ 美洲” 比作“ 家园” ,把不容许别国干涉美洲的事务,形象地说成“ 仍然想做自己家园的主人” 。

而奥巴马在演说中将美国所面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国际形势比喻成“ 严峻的寒冬” 和“ 可能会发生的风暴” 。

比喻形象、贴切、有力,既简练、含蓄,又寓意深长。

此外,肯尼迪与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还引用了《圣经》中的话语,使演讲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

又引用了一些名人先贤的话,或采撷一些警句、成语、谚语和典籍中的话,使演讲生色增辉。

把奥巴马与前总统肯尼迪的就职演讲进行比较,从很多角度和不同程度上可以说,奥巴马是肯尼迪的传承者。

[1]李志坤,刘宗强.肯尼迪就职演说词的语用含义探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2]任泽湘.约翰· 肯尼迪就职演说辞格探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3]李天道.外国演讲辞名篇快读[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4]方梦之,张顺梅,等.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5]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修订本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6]武传涛.著名演讲辞鉴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7]谢祖钧.英语修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贡任编辑:杨临颍】BIANJIAN GJINGJIYUWENHUA回万方数据变革与传承——奥巴马与肯尼迪就职演说评析作者:卢丙华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刊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2009(8)参考文献(7条)1.李志坤;刘宗强肯尼迪就职演说词的语用含义探究[期刊论文]-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2.任泽湘约翰@肯尼迪就职演说辞格探析 2006(03)3.李天道外国演讲辞名篇快读 20044.方梦之;张顺梅译学辞典 20035.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 19956.武传涛著名演讲辞鉴赏 19967.谢祖钧英语修辞 19881.李志坤.刘宗强肯尼迪就职演说词的语用含义探究[期刊论文]-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4)2.谢萍.康旭平.XIE Ping.KANG Xuping肯尼迪《就职演说》文体赏析[期刊论文]-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6)3.任泽湘.REN Ze-xiang约翰·肯尼迪就职演说辞格探析[期刊论文]-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4.尹博慧.赵安源.梁颖萍.YIN Bo-hui.ZHAO An-yuan.LIANG Ying-ping论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辞中的象似性特征[期刊论文]-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5.陈千秋.Chen Qianqiu从批评性话语的角度分析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讲[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8)6.陈冬梅.辛柯.CHEN Dong-mei.XIN Ke从就职演说探讨演说词的修辞风格[期刊论文]-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7.畅元元肯尼迪就职演说词的修辞特点[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8.陶丽丽约翰·F·肯尼迪"就职演说"的人际功能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8(38)9.黄缅约翰·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的语言艺术特色[期刊论文]-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z1)10.何海珍.He Haizhen析约翰·肯尼迪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4)本文链接:/Periodical_bjjjywh200908027.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