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人类学
? Ethnography国内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译法: 如“民族志学”、“民族志方法”、“田 野志”、“人种志方法论”或者“民俗学 方法论”。
民族志演进的三个时代
? 第一个时代: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文献史籍中 的异族记载;旅行家、冒险家的游记;接触土著的传教士、 商人以及殖民时代“帝国官员”撰写的报告。
2、田野调查法(田野工作,fieldwork)
? 田野调查法是指人类学家深入某一社区,通过观 察、访谈、勘测、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来获取第 一手研究资料的方法。它是人类学最基础、最重 要的方法。
美国人类学家 R.M.基辛说:“田野工作是对一个区域及其 生活方式从事长期的研究。从许多方面而言,田野工作 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经验,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 则的的主要根据。人类学家撰写的文章和书籍就是在提 炼出这些经验累积的精华,而终究是要指涉及某一民族 的特殊经验。”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和进行理 论研究的最主要基础。
摩尔根,对易洛魁人 长期直接接触,
美国田野调查的开启
取得很多第一手
资料。
? 弗朗兹?博厄斯(Boas,1858- 1942)
? 1883-1884年25岁时,参加了到 加拿大巴芬岛的考察,从此兴趣 转移到原始民族上。1886年定居 于美国,开始研究印第安人。
? 哈登,1898-1899年,领导一支考察队在新几内亚的托 列斯海峡做大规模调查。仅在墨累岛就住了6个月以上
。访问土著居民,参观仪式、搜集文物。这是人类学史 上第一支综合调查队,是第一次长时期的调查。
欧洲田野调查的开启者,现代田野调查的出现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 夫斯基 (1884-1942)
马林诺夫斯基, 1914年-1918年在西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地区 曾经呆过将近两年,回来出版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人 类学界一般都把这本 1922年出版的民族志( Ethnography), 看成是现代人类学出现的标志。
? 观察当地的自然地理、人工建筑和人文环境 ? 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
行细致的观察 ? 长期坚持 ? 深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 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 “历史追踪法”
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者住在调查地区要有一定
心理文化 观念系统 文化适应的策略
3、医疗技术
4、器具的制作技术(编织、冶金、制陶)
1、人的类别∶
社会、亲属、性别、年龄、职业等角色
2、群体的类别∶
居住群体、亲属群体、等级群体
3、社会组织
1、信念系统∶宇宙观、权威观、财产观、文化内含 2、价值系统∶估价、道德、审美、文化精神 3、宗教系统
文化的特性
第五章
社会文化人类学
? 1901年,美国人类学家 W·H·霍 尔梅斯把专门研究人类文化的 学科称为“文化人类学”。
? 1907年,英国著名学者 J·弗雷 泽被任命为社会人类学教授。
采用系统的方法,通过悉心观 察以及与熟悉其所研究文化的 资料提供者进行讨论,从而找 出一系列根本性的人类行为法 则,并用来解释人类在特定社 会中的行为与思想方式。
一、概念解析
? 1、社会 ? 2、文化体, 以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各种要素、各
会
种结构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
的
整体。
基
? 一定人口 ? 一定地域与环境
本
? 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要
? 一定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
素
? 一定的意识形态和心理特征 ? 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 (1).文化是人类创造或衍生的 ? (2).文化是生活上的一種方式與手段 ? (3). 文化是共享的文化 ? (4).文化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文化的结构
? 1、文化特质 ? 也称文化元素、文化质点,“是每个文化内部
最小的文化单位。” ? 2、文化丛 ? 也称为文化丛体、文化结从。 “在一定的时间、
? 将文化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来研究,始于 19世纪 德国文化社会学派;人类学产生后,文化成为 独立的研究对象。
经典的文化概念
? 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 勒在1871年提出:
?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 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 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 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 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物质文化 技术系统 文化适应的结果
1、工具①调节温度(居所、衣服) ②供应食物水(采集、渔猎) ③交通,物体的运输 ④通讯,消息的传递
2、技术①运用能量的技术 ②获食技术
制度文化 社会系统∶ 政治制度 社会制度 亲属制度 文化适应的机制
空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整合的 文化特质丛体。” ? 3、文化圈 ? 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指的是有相同的文 化特质、文化丛的众多文化群体所构成的区域。 ? 4、文化区域 ? 也是一个文化的地理空间概念 ,文化历史研究 中使用的最大的时空单元
二、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基石
1、何为民族志
? Ethnography 原为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 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 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 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马林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群岛的工作经历开创了 参与式观察方法的先河
拉得克利夫-布朗
(1881-1955)
1)、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 的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者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之中,以 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 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
? 第二个时代:“科学的民族志”,具有专业素养的人类学家 逐渐积累了记述异民族文化的技巧,把庞杂而散漫的民族志 发展为以专门的方法论为依托的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这就 是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科学的民族志”。
? 第三个时代:实验民族志。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 学的知识生产过程。“把对对象的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人 们尝试把民族志中的调查对象写成主体、行动者。民族志的 主-客体单向关系的科学定位受到强烈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