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真正的自己》读后感
一、精彩语言摘录:
在一切生命滋味中,最难以吞咽的要属后悔。
后悔之所以令人难以承受,就在于我们以为使我们后悔的事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事实上,每当回首过去,我们总忍不住惊讶,今日看来一目了然的情形当初怎么就像迷魂大阵一样,将我们团团迷住,使我们无从做出明智的抉择。
自我负责,意味着从此以后我们不再抱怨,为自己负起生活的责任。
我们在生活中投入更多的意识,我们不让自己的意识之光泯灭,我们不躲避在大大小小的瘾中,我们要如实地直面生活,立身于事实的基础上。
李嘉诚同样也用对付肺结核的方式对付着贫穷。
贫穷有各种枷锁,最大的枷锁是愚昧,为了打破这个枷锁,他养成了终身追求知识的习惯。
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他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下班后还不忘学习。
他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每一点新的时事进展都被纳入学习范畴。
即便在八十多岁的高龄,他依然孜孜不倦地理解进化论演算法,只为了解人工智慧的发展和它对未来的意义。
人的力量和环境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一个人一旦过分低估自己,就会过分高估环境,他的特征是常常怨天尤人,将失意归咎于外界,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这样的人尚未进入
格里高利•贝特森所说的成长过程,而进入成长过程的一个标志,就是自我负责。
自我负责的人,会对于他今时今地的生活状态全然负责,对于明天的命运走向也一力承担。
一旦具有这种意识,一个人就开始实现精神上的直立行走,他的力量逐渐醒来,他会着意发展能力,以能力为载体,将自己运往梦想之地。
二、内容梗概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越透彻,人生使命越清晰,价值观越明确,信念越坚定,心灵地图就越为分明、越为广阔,将一切生活细节涵容其中,在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都会胸有成竹,果断明智。
《活出真正的自己》以贝特森的成长之路为线索,以NLP(NLP是关于人类行为与沟通程序的一套详细可行的模式)知识铺路,从人际关系、安全感、焦虑感、爱与被爱、积极态度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完善和完成个人的成长,助你扩展心灵地图,走到你内心深处想去的地方。
三、读书体会
人是多么奇怪,尽管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没人能代替另一个人去享受和体验生命,但人却总是活给别人看的。
从穿衣戴帽到言谈举止,无不如此。
单说人生中个体体验最强的婚礼吧。
婚礼是生命的重要环节,应该是两个相爱的人见证神圣爱情的仪式,然而却被演化成了别人的大餐,演化
成诸如车队数量、赴宴人数等豪华气派与否的比拼。
别人的喧闹掩盖了婚姻的誓言,更扭曲了自身的美好感受。
婚礼主人想的是,自己受点苦累不要紧,要紧的是别怠慢了客人,更要紧的是客人一定要满意和高兴。
人是多么奇怪,尽管每个人了解自己都胜过了解别人,但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却胜过自己关于自己的定性。
也许是出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我们总是千方百计获取别人的肯定。
当别人的肯定与自身相左时,自然是前者占上风。
不信?假如“你是个无趣的人,毫无幽默细胞”,“真怀疑你的能力,对你而言,创新简直是奢望”等等评价摆在一个人面前时,足以摧毁自信,让人一整天闷闷不乐。
人是多么奇怪,尽管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神来之笔,来到世上就是为了做自己,可从童年到成人,似乎大都是在做别人。
相信每个人在小学时都写过《我的理想》的命题作文,大都写的是当科学家、作家之类的崇高理想,举例时也绝对跑不出爱因斯坦、托尔斯泰等伟大的“别人”。
你可能会说,这样写会得高分,但事实是,当时我们的确就这么想的。
等到了成人,在一个熙来攘往的世界里如蚁般地生存,更是不自觉地就迷失了自己。
“这位是某某的妻子”,“这位是某集团公司总裁”,“欢迎著名经济学家某教授讲课”,我们呈现在生活中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种符号,一种别人的影子。
在这其中,我们找不到多
少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了。
生命,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词汇,但它的美却被日复一日的琐屑和功利湮没了,以至于某一天我们猛然驻足,却发现从来没有活出过趣味,甚至迷失了自我。
有些比喻恰当得很,要么是为喝彩而表演的演员,要么是为生存而赚钱的机器,一生大都为虚名浮利所左右,却舍不得花时间愉悦生命本身,实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常常,当生命真正受到威胁的时候,人才会幡然醒悟,原来过去所追求的一切,对生命来说都无足轻重。
可是晚了,人生如弈棋,落子即成历史。
当然,人在世上,总要有现实的依托。
别人也罢,事业也罢,爱情也罢,都会帮助人实现定位,但这终究是人生的依托而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人要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要有对自我独特的领悟和坚守。
唯此,心灵才会绽放出个性的光华。
《圣经》有言:“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这话蛮有意思。
活了一辈子,从没做过自己,也实在遗憾。
树上每一片叶子都是相似的,每一片叶子又都是不同的。
芸芸众生也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他有统帅三军之才,你有诗文辞赋之长;他善歌,你善舞;他能力拔大山,你能泅渡大河。
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和别人相同而出生。
人各有天赋,各有使命。
米兰花虽小却清香扑鼻,罂栗花虽艳却淡而无味。
鄙浅有鄙浅的妙处,华贵有华贵的悲哀。
高官厚禄者与庸常贫贱者,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所处的位置是那么地悬殊,然而,两者所看到的对方却是同样的大小。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拿自己与别人比较,他们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比前后的差距,比薪水的多少,比职务的高低,甚至比房子的大小,比儿女的异同。
这种看似人有三六九等的比法,其实是人性之外的一种社会比较,这种比较最易使人用别人的模式来框定自己的人生,让本是活鲜而独特的生命失去自己应有的张力。
作为人,最智慧的处世方式是珍爱自己的风格,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