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园林:园林建筑的类型
中国古代园林:园林建筑的类型
颐和园十七孔桥
沧浪亭贴水石桥
园林建筑的类型
课件提纲
一、堂 二、馆 三、亭 四、楼
五、阁 六、榭 七、廊 八、桥
堂
堂多为封闭园林布局,正面开设门窗,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不同的堂具 有不同的功能,有会客之用,有宴请、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
颐和园玉澜堂
拙政园远香堂
馆
馆为临时寄居的地方,也可解释为另一个住所,现在的书房也可以称为 “馆”。馆的形式,可居也可读书、作画。
承德避暑山庄水心榭
拙政园芙蓉榭
廊
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 单体建筑连在一起。即是引导游客游览的线路,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 的作用,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
颐和园长廊
拙政园水廊
桥
桥在园林中不仅供交通运输之用,还有点饰环境和借景障景的作用,以 生动别致的造型装点园林。
颐和园听鹂馆
拙政园鸳鸯馆
亭
亭多为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主要用途是供人 休息、避雨。造型多样,在园林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承德避暑山庄晴碧亭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楼
楼多为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多位于 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
拙政园见山楼
阁
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 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佛像。
颐和园佛香阁
留园远翠阁
榭
榭多借周围景色构成,一般在水边筑平台,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 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显得十分简洁大方。榭的功用以观赏为主,又 可作休息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