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通常要求将有关的未来信息估计误差控制在决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区间内,这体现了可信性原则中的()。
A、可理解性要求B、最优化要求C、可靠性要求D、效益性要求2、决策选取最优方案的代价是()。
A、差量成本B、机会成本C、边际成本D、应付成本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净利润()。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4、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固定成本减少,保本点()。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变动5、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
A、140000元B、150000元C、121000元D、125000元6、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A、净现值率B、投资回收期C、内部收益率D、投资利润率7、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叫()。
A、净现值率B、资金成本率C、内部收益率D、投资利润率8、资本支出预算是()。
A、财务预算B、生产预算C、专门决策预算D、业务预算9、计算投资报酬率时,其经营资产计价是采用()。
A、原始价值B、账面价值C、委估价值D、市场价值10、已知单价的灵敏度指标为10%,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为2%,则可知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为()。
A、8%B、7%C、5%D、3%11、责任会计中确定责任成本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可避免性B、因果性C、可控性D、变动性12、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多方案比较过程中,当对两个投资额不相等的投资方案进行互斥决策时,应当使用的评价指标是()。
A、投资回收期B、净现值C、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D、净现值率13、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90万元,建设期为2年,投产后第1—4年每年的NCF=30万元,第5—7年每年NCF=35万元,则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A、4年B、5年C、6年D、7年14、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5、企业某部件的年需要量为72000个,其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4元,平均每次订货成本为40元,则该部件的经济采购批量为()。
A、1200B、120C、849D、85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A、反馈原则B、可控性原则C、责权利相结合原则D、统一性原则E、激励原则2、影响人工效率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
A、加工设备的完好程度B、工人的劳动生产率C、产品质量控制制度D、动力供应情况E、材料的质量和价格3、历史资料分析法具体包括的方法有()。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阶梯法E、定量法4、当预测销售量较为平稳的产品销量时,较好的预测方法为()。
A、算术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D、因果预测分析法E、判断分析法5、较大的平滑指数可用于()情况的销量预测。
A、近期B、远期C、波动较大D、波动较小E、长期6、责任中心考核的指标包括()。
A、可控成本B、产品成本C、利润D、投资报酬率E、剩余收益7、在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法也可称为()。
A、直接成本法B、边际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E、完全成本法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本量利分析的研究内容有()。
A、销售量与利润关系B、成本、销售量与利润关系C、成本、数量、利润关系D、产品质量与成本关系E、产品数量与成本关系9、平滑指数法实质上属于()。
A、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因果预测分析法D、趋势外推分析法E、特殊的加权平均法10、按长期投资项目的类型分类,可将工业企业投资项目分为()。
A、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B、完整工业投资项目C、合伙联营投资项目D、控股合并投资项目E、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1、机会成本2、2、经营杠杆系数3、3、货币时间价值4、4、净现值5、5、弹性预算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2、简述责任会计制度的构成。
3、确认年金的条件有哪些?五、计算题(第1、2题每题10分,第三题15分,共35分)150 000元,净利为12 000元。
预计下年度销售量将减少10%,销售量降低后公司净利将较少75%。
如果下年度产品的销售单价仍维持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总额均维持不变,试预测该公司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
2、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
年初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件的产品供货合同,该产品平均售价为100元,单位完全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30元),现有一单位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根据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公司做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1)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2)(2)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需追加专属成本1000元;(3)(3)同(1),但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元。
(4)(4)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公司还需追加1000元的专属成本。
3、某企业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旧设备,另外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
已知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50000元,旧设备的变价收入为60000元,到底5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值相等。
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5年内的每年增加营业收入5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20000元,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要求:(1)(1)计算该更新设备项目的计算期内各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2)(2)计算差量内部收益率指标(保留两位小数),并就以下两种不相关情况为企业做出是否更新设备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1)该企业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1%;2)2)该企业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5%。
《管理会计》试卷一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C6、B7、C8、C9、A 10、B11、C 12、C 13、B 14、D 15、A二、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D3、ABC4、AB5、AC6、ACDE7、AB8、DE9、ADE 10、ABE三、三、名词解释:1、1、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
2、2、经营杠杆系数:是利润变动率相对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3、3、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作为资本(或资金)使用的货币在其被运用的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带来的一部分增值价值。
4、4、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5、5、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预算的方法。
四、四、简答题:1、(1)会计主体不同;(2)具体工作目标不同;(3)基本职能不同;(4)工作依据不同;(5)方法及程序不同;(6)信息特征不同;(7)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8)观念取向不同。
2、(1)设置责任中心,明确责权范围;(2)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3)提交责任报告,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4)评价经营业绩,实施奖惩制度。
3、(1)连续性。
即在一定期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发生一次收款(或付款)业务,形成系列,不得中断;(2)等额性。
即各期发生的款项必须在数额上相等;(3)同方向性。
即该系列款项要么都是收款项目,要么都是付款项目,不能同时有收有付。
五、五、计算题:1、(1)销售量=150000÷40=3750(2)根据 12000=150000-(固定成本总额+3750×单位变动成本)得出:固定成本总额+3750×单位变动成本=138000(3)根据下年度资料有:150000×(1-10%)-(固定成本总额+3750×(1-10%)×单位变动成本)=12000×(1-75%)得出:135000-(固定成本总额+3375×单位变动成本)=3000经过解方程,得出:单位变动成本=16(元)固定成本总额=78000(元)(4)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件)2、(1)加订货,这样可使企业多获利4000元。
(2)加订货,这样可使企业多获利3000元。
(3)加订货,否则会使企业造成1000元的损失。
(4)加订货均可。
3、(1)更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150000-60000=90000元经营期每年折旧的变动额=90000/5=18000元经营期每年总成本的变动额=20000+18000=38000元经营期每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50000-38000=12000元经营期每年所得税的变动额=12000×33%=3960元经营期每年净利润的变动额=12000-3960=8040元按简化公式确定的经营期差量净现金流量:ΔNCF0=-90000元ΔNCF1—5=8040+18000=26040元/A,ΔIRR,5)=90000÷26040=3.45622(2)(PA/A,14%,5)=3.43308<3.45622查表得: (PA(P/A,12%,5)=3.60478>3.45622A差量内部收益率=12%+(3.60478-3.45622)÷(3.60478-3.43308)×(14%-12%)=13.73%在第一种情况下:ΔIRR=13.73%>11%所以应当更新设备。
在第二种情况下:ΔIRR=13.73%<15%所以不应当更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