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国际贸易原理》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最新《国际贸易原理》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31
协议分工理论 协议性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
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同时另一国 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 场提供给对方。 这种分工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实现,而 是通过当事各方的协议安排。
32
国家协议分工需要具备的条件: 1.参加协议的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不 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分工的对象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 经济的产品。 3.每个国家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 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太多优劣之分。
29
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是以共同市场作为分析基础。 一个成功的大市场要覆盖广阔的区域并 有足够的调控空间。 - 大市场的技术优势: 在于专业化规模生产
30
-大市场的经济优势: 1.加剧竞争,降低成本。 2.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进入大市场的国家应具备的条件: 成员国地理上接近,并在发展水平、 经济结构、经济制度、收入水平、文 化背景等方面要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关税同盟成立前
35元
50%关税
B国手袋 25元
C国手袋20元
关税同盟成立后
A国手袋 35元
0%关税
B国手袋 25元
50%关税 C国手袋20元
贸易转移效果图示
27
贸易扩大:关税同盟建立后价格低, 扩大需求。
减少行政支出:征收关税的行政支出。 减少走私: 增加同盟对外谈判力量
28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 高资源使用效率。 实现规模经济。 刺激投资及技术创新。 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程度,合理 配置区内生产要素。
《国际贸易原理》第九章区 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内涵 形式 二战后发展历程与特点 形成与程缓慢。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 化组织开始出现。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突破了国土相邻的限 制,出现跨洲、跨洋的区域性经济联合 体,多数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
11
各国经济、政治势力非均衡发展加速 了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维持与发展民族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 促使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
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局限性 及提供的条件使区域性经济合作获得 发展。
12
内部原因 获取市场扩大及规模经济利益 促进投资增加,加速区域成员国经 济发展。 成员国间的联合有助于提高对外谈 判力量。 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也是相关利益 集团游说的产物
13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实践: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一体化渊源 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一体化:
对地区与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14
15
欧洲一体化渊源 欧洲联合统一: 消除战争、争取和平的手段 战后欧洲一体化浪潮与美国的推动 战后欧洲各国重建经济,恢复话语权; 消除德国的威胁;冷战因素,对付苏 联的扩张。
33
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理论 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打破“中心—外围”的国际经济结构。 工业化是拉美国家摆脱不发达状况的 唯一手段。 建立拉丁美洲共同市场,促进拉美地 区经济繁荣。
34
拉美经委会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原则主张 从拉美地区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 逐步过渡的原则。 普遍和广泛的参与原则。 有限度的“自由贸易”和“国家干预” 相结合。 坚持平等互惠和差别待遇原则。 共同市场利益制衡原则。
20
欧洲一体化对地区与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促进了区域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长 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增强了欧盟的整体实力,很大程度上左 右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21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 大市场理论 协议分工理论 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理论
欧盟
1991.12,通过《 欧洲联盟条约》 ,《马斯特里赫 特条约》, 1993.11.1《马约 》生效,欧盟正 式诞生EU。
19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与职能 欧洲议会:立法机构 欧洲理事会:决策机构 欧盟委员会:为立法做提案、监督执行 部长理事会:欧盟内部的最终控制权 欧洲法院:执法、仲裁机构
16
1992年宣告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签 署并实施《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11月1日生效)。1999年1月 1日启动欧元,开始正式使用,并于 2002年1月1日取代参与国的货币 。
17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27国总面积 432.2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2010年欧 盟国内生产总值16.106万亿美元,人均 GDP32283美元。
9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成为不同形式的区 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区域经 济一体化组织成员交叉,身份重叠。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迅猛发展与多 边贸易体制职能强化并存。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外部原因 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 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加 深,贸易、投资自由化成为经济发 展的内在要求。 欧洲经济重建、恢复与发展的需要, 美国与前苏联的军事对峙使西欧走 向联合。
18
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1.4.18,法、德、 意、荷、比、卢等6国 签订《巴黎条约》, 1952.7.25,成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7.3.25,上述六国 签订《罗马条约》, 1958.1.1,组成欧洲 经济共同体(又称欧 洲共同市场)EEC。
欧洲共同体
1965.4.8,六国 签署《布鲁塞尔 条约》, 1967.7.1,正式 将欧洲经济共同 体、欧洲煤钢共 同体、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EC。
22
关税同盟 理论
静态效应:贸 易创造、贸易 转移、贸易扩 大减少行政支 出、减少走私 、增强对外谈 判力量
动态效应:资 源使用效率、 规模经济、投 资及技术创新、 合理配置区内 生产要素
23
贸易创造: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 内生产转向关税同盟内较低成本生产 国生产,本国则从低成本生产国进口 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24
A国手袋 关税同盟成立前 35元
100%关税
B国手袋 25元
C国手袋20元
A国手袋 35元
关税同盟成立后
0%关税 100%关税
B国手袋 25元
C国手袋20元
贸易创造效果图示
25
贸易转移:成员国从世界上生产成 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转向关税同盟 内部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的过 程和现象。
26
A国手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