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就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这关系到建筑设施、施工设备与人员的安全。

特别就是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我国近年来不少地域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等原因,致使雷电灾害频率逐年上升,而正处于整体变动中的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更应倍加重视。

一、避雷针的设置安装避雷针就是防止直击雷的主要措施。

当施工现场位于山区或多雷地区,变电所、配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

正在施工建造的建筑物,当高度在20m以上应装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内的塔式起重机,井字架及脚手架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表1中规定范围内,则应安装避雷针。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且应保证最后退出现场,则其她设备可不设避雷针。

施工现场仙机械设备需安装避雷针的规定表1见表避雷针的接闪器一般选用ф16mm圆钢,长度为1~2m,其顶端应车制成锥尖。

接闪器须热镀锌。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联接。

机械设备所有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钢管与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焊接以保证其接地通道的电气连接。

二、避雷器装设避雷器就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高压架空线路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变电所。

避雷器宜安装在高压熔断器与变压器之间,以保护电力变压器线路免于遭受雷击。

避雷器可选用F S-10型阀式避雷器,杆上避雷器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

10kV避雷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于小350 mm。

避雷器引线应力求做到短直、张驰适度、连接紧密,其引上线一般采用16mm2的铜芯绝缘线,引下线一般采用25mm2的钢芯绝缘线。

避雷器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三位一体”的接线方式,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电力变压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引下线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引下线三者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这样,当高压侧落雷使避雷器放电时,变压器绝缘上所承受的电压,即为避雷器的残压,将无损于变压器绝缘。

在多雷区变压器低压出线处,应安装一组低压避雷器,以用来防止由于低压侧落雷或由于正、反变换电压波的影响而造成低压侧绝缘击穿事故。

低压避雷器可选用FS系列低压阀式避雷器或或FYS型低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尚应注意,避雷器在安装前及在用期的每年三月份应作预防性试验。

经检验证实处于合格状态方可投入使用。

此外,配电所的低压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宜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所接地装置用ф8圆钢相连接。

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防止雷电侵入波。

三、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就是将被保护物接地。

遵照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的要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其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即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

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均应做到有良好的接地。

这样做可保证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感应雷。

在施工中,高度在20m以上施工用的大钢模板,就位后应及时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连接。

四、接地装置众所周知,避雷装置就是由接闪器(或避雷器)、引下线的接地装置组成。

而接地装置由接地极与接地线组成。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单独安装,与其她保护的接地装置的安装分开,且保持有3m以上的安全距离。

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与其她接地装置共用。

接地极宜选用角钢,其规格为40 mm×40mm×4mm及以上;若选用钢管,直径应不小于50mm,其壁厚不应小于3.5mm。

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应为2.5m;接地极间的距离为5m; 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接地极顶端要在地下0.8m以下。

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就是通过规格为40mm×4mm的扁钢焊接。

焊接位置距接地极顶端50mm。

焊接采用搭接焊。

扁钢搭接长度为宽度的2倍,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

扁钢与角钢(或钢管)焊接时,为了保证连接可靠,应事先在接触部位将扁钢弯成直角形(或弧形),再与角钢(或钢管)焊接。

接地极与接地线宜选用镀锌钢材,其将埋于地下的焊接处应涂沥青防腐。

五、工频接地电阻建筑施工现场内所有施工用的设备、装置的防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而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满足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摘要] 论述了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防雷工作,减少雷电对建筑物、设备的破坏或人员的伤亡。

[关键词] 雷电;施工现场;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1 引言前不久重庆开县小学多名学生遭雷击身亡,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又到了雷电活动频繁季节,做好防雷工作,减少雷电对建筑物、设备的破坏或人员的伤亡成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雷电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雷电产生时常伴随着强烈的闪光与劈雳。

如果雷电击中施工现场的建筑物、设备或人,就会造成建筑物、设备的破坏或人员的伤亡。

施工工地特别就是有高大建筑物的施工工地,其防雷与接地问题值得重视。

由于高层建筑物施工工地四周的起重设备、钢管脚手架等突出很高、木材堆积很多,一旦遭受雷击,不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有危险,而且很容易引起火灾。

2 起重机、井字架与龙门架的防雷2、1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则应安装防雷装置。

施工现场及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三部分构成。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就是指在此范围内建筑物可以避免遭受直接雷击的区域。

布置接闪器时,可采用滚球法对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进行保护范围计算。

为简便起见,施工现场的独立避雷针保护范围一般可采用60°保护角进行计算,引下线就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它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与热稳定的要求。

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构件、钢脚手架中的钢管可作为引下线,但所有金属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引下线应躲开建筑物的出入口与行人较易接触的地点,以避开接触电压的危险;施工现场的钢脚手架及临时敷设的引下线宜在建筑物设置的断接卡处与接地装置相连;也可以采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与接地体。

它的作用就是向大地均匀泄放雷电流,使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至于过高。

施工现场的接地装置应尽量采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设计并已施工的接地装置,这样可以减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投入,实现资源共享。

当接地装置必须单独敷设时,应满足以下要求:垂直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角钢、圆钢、钢管等,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扁钢、圆钢等、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

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需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表1、2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长度宜为1~2m。

可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圆钢或直径不小于25mm的钢管制作。

1、3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保护设备的金属结构件,但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1、4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可以与该设备的重复接地使用同一个(组)接地体,由于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一般比施工现场的防雷接地电阻值要求的为小,因此,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的要求。

2钢管脚手架的防雷钢管脚手架随建筑物的升高而不断增高,当钢管脚手架不在相邻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时,则必须对钢管脚手架采取以下防雷保护措施:2、1钢管脚手架应至少有两处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对称可靠连接(接地电阻经过测试且符合要求),连接线可采用截面不小于25×4 mm2的镀锌扁钢。

2、2当无法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连接时,应单独设置人工接地体,3变配电设备的防雷变配电设备除了可能遭受直击雷以外,还有可能被雷电波沿着线路侵入而威胁变配电设备的安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变配电设备的防雷应包括防直击雷与防雷电波侵入两部分。

雷云与地面及建筑物间直接产生强烈的放电电流的雷电称为直击雷。

雷电侵入波就就是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而产生的侵害电气设备的电波。

3、1直击雷的防护对直击雷的防护可装设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线。

对变配电设备防直击雷的基本原则就是:3.1.1所有被保护的变配电设备均应处在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之内;3.1.2防止由于雷击在避雷针或避雷线上形成高电位对被保护物产生反击。

当防雷装置遭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与接地体上都将产生很高的电位,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电气设备、电线或其它金属管线的绝缘距离不够,它们之间就会放电,这种现象称为反击。

反击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人身伤害。

3、2雷电侵入波的防护由于变配电设备与线路相连,线路遭受雷击的机会很多。

又由于雷电波的波幅可能很大,能使变配电设备的绝缘损坏,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保护措施:3.2.1装设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应根据所保护的配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选择。

阀型避雷器通常装设在母线与接地线之间。

由于变压器就是最重要的变配电设备且其绝缘水平也最弱,因此阀型避雷器应尽量安装在离变电器的距离近些。

3.2.2变配电设备的进线保护当架空进线采用电缆配线时,避雷器应装设在电缆头附近,且将避雷器的接地端与电缆金属外皮相连。

4其它用电设备的防雷措施4、1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4、2从配电箱(屏、柜)引出的线路应穿钢管。

钢管一端与配电箱(屏、柜)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钢管因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跨接。

4、3在配电箱(屏、柜)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4、4为防止雷电波侵入,严禁在独立避雷针、避雷网与避雷线或支柱上悬挂各种电气线作者范兴健徐水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