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上)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填空(上)

第15章动物的运动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骨骼包括()和()两部分。

2、(1)长骨由()、()、()三部分组成。

(2)骨膜中的()与骨的长粗和()有关。

骨骺端的软骨层细胞与骨的()有关。

(3)骨质包括致密坚硬的()和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的(),其中()内含有终生可造血的()。

(4)幼年时,骨髓腔内的骨髓填充的骨髓是(),具有()功能。

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转化为(),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大量失血时,骨髓腔内的部分()可转化为(),恢复造血功能。

(5)儿童和少年的骨中,()的含量多于(),硬度(),弹性(),容易变形。

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无机物的含量约等于(),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人的骨,()的含量多于(),弹性小,易骨折。

3、(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其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

关节面包括:()和()。

(2)脱臼是指()从()中滑脱出来。

(3)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和(),其中滑液是由()分泌,并存在于()中。

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有:()和关节周围的()。

(4)列举人体比较重要的几个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4、人体有()块骨,()多块骨骼肌。

5、(1)每块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每块骨骼肌和骨都是一个()。

(2)其中两端的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附着于相邻的骨上,中间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收缩性,可牵引骨运动。

6、屈肘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7、运动是以()为杠杆,()为支点,()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第16章动物的行为1、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运用的是(),他的著名著作是《》;()被称为“现代行为学之父”。

2、(1)动物行为的研究有()法和()法,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影响。

(2)联系:两种研究方法同等重要,()法要以()法为基础。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1、据图回答:(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一共有()条食物链,食物链是通过生物之间()关系建立起来的。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该食物网中,能量沿()依次单向流动,且逐级()。

其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4)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兔属于(),蘑菇属于()。

(5)一些很难分解的化学农药会沿食物链逐级(),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6)食草昆虫与青蛙之间是()关系,食草昆虫与鼠之间是()关系。

如果短时间内鼠被全部杀死,则食草昆虫的数量会:()。

(7)如果要使这个食物网成为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增加的成分是()和()部分。

(8)生物圈中所有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都来源于()。

2、(1)动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和(),其中()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其主要措施是()。

3、我国特有珍稀动物: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

鸟类:褐马鸡、黑颈鹤。

爬行类:扬子鳄。

两栖类:大鲵。

鱼类:白鲟、中华鲟。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1、在生物圈中,凡是()、()的低等生物,统称为()。

2、除()外,其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3、细菌细胞()成形的细胞核,细胞由()、细胞膜和细胞质三部分构成,某些细菌还具有()可帮助其运动,()具有保护作用,位于细菌细胞最外层。

4、真菌细胞()成形的细胞核,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四部分构成,与植物细胞相比,其没有()。

5、微生物个体小,其()与()的比值大,能够迅速地与周围环境进行()和()的交换。

所以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速度都很快。

6、所有的细菌都是()微生物,进行()生殖;真菌中,除()是单细胞微生物,其他都是()微生物,进行(出芽生殖)和()生殖。

7、(1)病毒没有()结构,由()的外壳和内部的()两部分构成。

(2)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属于()微生物。

(3)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可分为(),如流感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如T噬菌体。

8、(1)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着()的角色,对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腐生性微生物。

(2)寄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着()的角色,包括所有病毒和()的细菌和真菌。

(3)自养微生物和绿色植物一样,充当()的角色,如:硫细菌、硝化细菌、蓝细菌。

(4)()属于共生性微生物中的固氮菌。

9、(1)烤制面包(有氧)、酿酒(无氧)是利用()进行发酵的;制作酸奶和泡菜(无氧)是利用()进行发酵的。

(2)抗生素是由某些()和()产生的可杀死致病()的物质。

如:青霉素是由()菌产生的抗生素。

(3)有些微生物可致病,例如:艾滋病毒、()、()、黄曲霉(黄曲霉素具有致癌性)。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1、(1)()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和主要性腺,它能够产生()并分泌();(2)输精管具有()的作用;(3)()有储存和输送精子的功能。

2、(1)()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和主要性腺,它能够产生()并分泌()。

(2)()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完成()作用的场所;(3)()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3、胚胎发育初期由()提供营养,胚胎着床后,通过()和()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废物通过母体排出。

4、青春期发育的特点:①()和()突增;②()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③()和()是青春期发育中最突出的特点。

5、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做();男性长()、()、声音洪亮,女性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叫做()。

这些特征的出现与男性()分泌(),女性()分泌()有关。

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1)发育过程需要经历:()、()、()三个时期,属于()发育。

例如:蟋蟀、蝉、蜻蜓、蝗虫等。

(2)发育过程需要经历:()、()、()、()四个时期,属于()发育。

例如:蜜蜂、蚂蚁、蝴蝶、蚊、蝇、家蚕等。

(3)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四个时期,属于属于()发育。

2、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其幼体必须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中,又能生活在()上,用()呼吸,兼用()辅助呼吸。

其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属于()受精,()发育。

3、据图填空:(1)受精的鸡蛋主要结构是一个受精卵,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由受精卵细胞分裂而来,将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第3节植物的生殖1、人、昆虫、蛙类、鸟类和试管婴儿都是()生殖,它们都是从()细胞开始发育的。

2、(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的结合。

(2)有性生殖优点:其后代生活力(),遗传物质来自()亲本。

3、(1)无性生殖包括:营养生殖、()生殖、()生殖和()生殖,其中营养生殖有:扦插、()、压条、()技术。

(2)无性生殖优点: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遗传物质来自()亲本。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的全能性。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1、生物体的()特征和()特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形状)。

2、()种生物的()个形状的()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形状存在相似性,这种现象称为()。

4、子女和父母之间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差异性,这种现象称为()。

第2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1、(1)染色体、DNA、基因的包含关系:(细胞核)>()>()>()。

(2) 数量关系:(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一般只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

(3)()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4)()是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成分包括()和()。

(5) 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内都是()存在,而在生殖细胞内是()存在。

(6) 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都是()的,只与物种有关,与年龄、性别无关。

2、()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它是通过指导()的合成,实现控制生物性状。

3、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对。

其中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只有对,被称为。

4、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

5、相对性状有和之分。

当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控制的性状能够表现出来。

第3节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1、基因随()代代相传。

(1)男性体细胞中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在生殖过程中,男性可产生()种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是:①()常染色体+()性染色体;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2)女性体细胞中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在生殖过程中,女性可产生()种卵细胞,其染色体组成是:()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3)生男生女取决于()。

并且生男生女的比例为(:),概率都为()。

2、(1)表现型是()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改变引起的,是可遗传的。

(3)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改变引起,()不变,不能遗传。

3、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的发病率。

所以我国婚姻法规定,不允许()血亲和()以内的旁系血亲登记结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