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其典故 精品

三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其典故 精品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其典故一、成语来源及释义1.望梅止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桃园结义:不是成语。

3.一手包办: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三回:“你一手包揽,我只崝我的头钱。

”4.一举两得:《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5.一亲芳泽: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6.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7.三顾茅庐: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下笔成章: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9.不由分说: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10.不知所云: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1.不容偏废: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12.乘虚而入:宋•张君房《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13.人生如寄: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14.仰人鼻息:《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15.伯仲之间:三国•魏•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16.位极人臣:《三国志•吴书•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17.偃旗息鼓:《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18.出言不逊:《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19.初出茅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20.刮目相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1.名不虚传:《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

”宋•华岳《白面渡》:“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22.同符合契:《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注:“张纭曰:‘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策曰:‘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北周•庾信齐王进赤雀表》:“赤雀衔书,止於酆户, 周之受命,兴乎此祥。

即事所观,同符合契。

”23.吴下阿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

嗟乎!非吴下阿蒙。

”24.敝帚千金: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25.才高八斗:《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26.手不释卷:《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7.指日可待: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28.探囊取物:《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29.旦夕之危:《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30.明眸善睐: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31.月明星稀: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32.土崩鱼烂: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33.妄自菲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4.孑然一生:《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宋•《清波杂志》:“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傍,处性不能自立。

”35.对酒当歌: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36.屈指可数: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

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37.呼风唤雨:宋•孙觌《罨溪行》:“罨画溪头乌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38.品头论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

众曰:‘此必阿宝也。

’趋之,果宝也。

审谛之,娟丽无双。

少倾人益稠。

女起遽去。

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39.回肠荡气: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

”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40.三顾茅庐: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41.舌战群雄:目前还不是成语。

42.羽扇纶巾: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

”43.隔岸观火:秦•杨南柯《三十六计》第九计:隔岸观火。

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44.上房抽梯:秦•杨南柯《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上房抽梯。

45.恩威并重:《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46.乐不思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47.得陇望蜀:《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48.三让徐州:不是成语。

49.三足鼎立:《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50.三国归晋:不是成语。

51.三气周瑜:故事。

52.过关斩将:故事。

53.桃园结义:与第2个重复。

不是成语。

54.锦囊妙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

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55.舌战群儒:与第41个重复。

目前还不是成语。

56.孔融让梨:《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57.割须弃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

59.火烧连营:故事。

60.草船借箭:故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

61.器宇轩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

”62.单刀赴会:《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63.暗渡陈仓: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

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

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

”64.志大才疏:《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65.一臂之力: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66.不出所料: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67.五内如焚: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据弟打听,非备款百万,不能了事。

似此从何筹画?前数天不见兄长覆示,五内如焚。

”68.作奸犯科: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今儿子既在你处,必然是你作奸犯科,诱藏了我娘子,有甚么得解说?”69.危在旦夕:《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70.廊庙之器:《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71.文思泉涌:《官场現形记•第一回》:“王乡绅饮了半酣,文思泉涌,议论风生。

”72.如鱼得水:《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若使他回来了,我们就应该如鱼得水,欢喜的了不得,那里还有功夫在这里纳闷呢!”73.周郎顾曲:《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74.初出茅庐:与第19重复。

74.七擒七纵:《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

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七擒七纵。

”75.三顾茅庐:与第7个重复。

76.望梅止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77.木牛流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78.辕门射戟:故事。

79.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80.危急存亡之秋: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1.如入无人之境:宋•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及一旦王伦张海等相继而起,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8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成语故事《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

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