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蒙古首乌兰托巴市,建设内容为一座250床残疾儿童发展中心,日门诊接待病人250人,总建筑面积14990㎡。
主体建筑为一座250床残疾儿童发展中心,建筑面积14792㎡,地上三层,局部地下一层,建筑高度13、6m,建筑功能包括康复门诊评介部、康复治疗部、行政办公与康复培训部、住院部、后勤服务等.配套设施:车库与柴油发电机房1座,建筑面积145、3㎡,建筑高度4、85m;门卫室一座,建筑面积47、3㎡,建筑高度4、95m。
本项目热源采用市政热水,用于采暖热源。
主体建筑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为主,地下室、卫生间、洗衣房、厨房等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地板辐射采暖热源接自地下室换热站,供回水温度50/40℃。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上回双管异程式,供回水干管辐射在首层吊顶内.地面辐射采暖管材选用PE—RT管,绝热材料采用厚度20mm厚挤塑板;分集水器供水杠内置平衡阀,回水杠设流量调节阀,供、回水杠均设自动排气阀及手动泄水阀。
每个环路设自动温控调节阀,每个房间设温控器,每个环路回水杠上安装电执行器与房间温度控制器共同使用实现分室自动温控.二、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设计图纸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4.《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142—2012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20116.《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 GB/T 28799、1-20127.《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三、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简介1、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得特点地板采暖以温度不高于40-50℃得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与对流得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得供暖方式。
这一更具人性化得采暖方式,以其舒适、卫生、保健、高效、节能、不占使用面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日渐成为时尚、品味生活不可或缺得部分。
它就是通过埋设在地板下混凝土层中得加热盘管得热水循环把地表温度加热并保持在18℃左右,通过辐射,使房间气温达到人体适宜得温度。
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得构造组成详见下图四、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施工(1)施工准备1、施工材料及技术要求1、1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项目单位指标表观密度㎏/m3 ≥20压缩强度(即在10﹪形变下得压缩应力) kpa ≥100 导热系数W/m、k ≤0、041 吸水率(体积分数) ﹪(v∕v) ≤4尺寸稳定性% ≤3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 ≤4、5熔结性(弯曲变形)㎜≥20氧指数% >30级燃烧分级达到B2项目单位指标管径×壁厚㎜25×2、0循环压力冲击次10000纵向回缩率% ≤31、2 PE—RT耐热聚乙烯管得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干净,不应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得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塑料管得公称外径、壁厚与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技术准备a、熟悉图纸与相关变更,明确地辐热总管、PE—RT管铺设方式。
b、熟悉地辐热工艺标准与质量验收规范。
c、熟悉冬期施工规程,对地辐热相关工序采取有效措施.d、编写地辐热施工技术交底,并对班组进行相关培训。
3、材料准备(1)分水器、集水器、自动跑风阀、平衡阀、调节阀等材质为全铜质制品。
分水器、集水器包括分水干管、集水干管、排气及泄水试验装置、支路阀门与连接配件等,分水器、集水器得表观,内外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砂眼、冷隔、夹渣、凹凸不平等缺陷,表面电镀得连接件,色泽应均匀,镀层牢固,不得有脱镀得缺陷,铜制金属连接件与管材之间得连接结构形式为卡套式夹紧结构。
(2)钢丝网:低碳冷拔丝,焊接网.(3)反射膜:铝箔反射膜。
4、施工工具准备(1)专用管件、管钳、冲击钻、胀铆螺栓、手钳、塑料扎带或固定卡子、抹子、推车、手动打压泵、压力表等。
5、作业条件(1)施工现场有水、电供应设施.(2)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外窗、门安装已完毕,有防水得房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
(3)施工得环境温度不低于5℃;在低于0℃得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五、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铺设保温层(苯板、铝箔)→铺设钢丝网片→铺设PE—RT管→加压测试→安装集、分水器→隐蔽验收→施工混凝土填充层→立(干)管清洗→系统试压→系统调试与运行。
2、工艺标准2、1、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应表面平整,不得有凹凸不平,墙根应清理干净,基层无浮灰、水泥渣.2、2、铺设保温层:2.2.1在平整、干燥、无杂物得地面铺设20mm厚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底层4cm),错缝排列铺设,相互间接合紧密,拼缝处采用塑料胶带将沫塑料板粘结连成整体,铺设平整度达到要求.2、3保温带及伸缩缝得设置:2。
3。
1保温带得设置:在采暖房间得四周墙根均设保温带,保温带采用 1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设置.2、3、2伸缩缝得设置:当地面面积≥30㎡边长≥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小于8MM。
伸缩缝应从绝热层得上边缘到填充层得上边缘整个截面隔开,伸缩缝中填充得材料用8㎜得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位置详见附图).2、4铺设无纺布铝箔膜:在铺设好得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上铺设无纺布铝箔膜满铺,接缝处搭接宽度80㎜。
2、5铺设钢丝网片:在取暖房间铝箔反射膜上铺设Φ250成品冷拔丝网片,不同网片对齐后用塑料扎带绑扎牢固(个别铺设取暖管后翘起部位需加固定卡子); 钢丝网片遇门口伸缩缝处需断开;卫生间部位冷拔丝端部需让开墙根防水10~20mm。
2、6铺设PE-RT管:(1)加热管铺设按照图纸要求采用“回折型”布置,施工时起步距墙角150mm,铺设时应力自然释放,杜绝管道拧劲翘起,弯折处需在圆弧顶固定,防止出现死折;沿外窗冷墙处采取适当加密措施,详见下图:回折型地暖管铺设示意图(2)加热管铺设不允许有接头,在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损坏时应采用PE—RT专用热熔接头进行连接;(3)加热管到分集水器处需断开时,应用专用工具切割,切口应平整,且垂直于管轴线。
(4)加热管在分、集水器范围应使用聚氯乙烯波纹套管(出建筑面200mm),当集水器周边出水、回水管密集时,应适当调整加热管间距至150mm(当尺寸必须小于100mm时,需增加聚氯乙烯波纹套管隔热)详见下图:2、7加压测试本工程户内采暖设计工作压力为0、8MPa,混凝土填充层浇筑前需进行系统试压,测试压力为工作压力得1、5倍,缓慢升压,当压力达到1、2MPa时,稳压1小时,压力下降不大于于0、05MPa为合格;加压测试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2、8安装分集水器PE-RT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装置及管件连接采用卡套式连接;分集水器安装时,分水器在上、集水器在下,中心距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300mm;分集水器安装前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取10%做强度与严密性检查,阀门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得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得1、1倍,DN≤50得阀门试验时间15S。
2、9隐蔽验收,进行隐蔽验收必需符合以下要求绝热层得厚度、材料得物理性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加热管得材料、规格及敷设间距、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得连接处无渗漏。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2、10混凝土垫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前保证窗洞口封堵密实,有高差部位模板安装完毕(普通房间距成活面留30mm,卫生间、厨房、生活阳台留60mm);混泥土浇筑过程中保持地暖管压力在0、6MPa以上,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保持地暖管压力在0、4MPa以上。
;加热管道冲洗在分集水器以外系统试压应待填充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至少14天后进行,避免打压时混凝土形成微裂缝;缓慢升压,当压力达到1、2MPa时,稳压1小时,压力下降不大于于0、05MPa为合格;加压测试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冬季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得防冻措施。
2、13系统调试与运行系统调试应在具备正常供热与供电条件下,由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得配合下进行,且系统未经调试前严禁运行使用;在混凝土垫层完全自然干燥后(至少21天)进行通热试运行。
初次供暖时水温变化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环境温度高10℃左右,且不应高于32℃,并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温提高3℃,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并保持该温度运行不少于24h;在此温度下对每组分集水器回路逐路进行调节,直至运行正常;系统调试完毕后,将加热管中积水放完、吹干;供暖效果应以房间中央离地0、75m高处黑球温度计指示得温度为评价与考核依据.2、14运行与维护首次运行注水前应充分排气。
系统每年首次运行时,需确保户外户内阀门开启到位,过滤器无堵塞,立管进回水放气畅通,加热管内无气堵。
辐射供暖系统加热管在非供暖季节应进行满水保护.在有冻结可能得地区应排水泄压.辐射供暖系统表面上应有明显得标识,不得进行打洞、钉凿、撞击、高温作业等工作。
六、质量保证措施1、常规措施(1)开工前针对现场情况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实行样板间制度,连同甲方、监理对样板间质量进行考评;对样板间暴露出得问题进行协商改善。
(3)操作人员合理分工,例如铺保温层得只进行保温层铺设,盘加热管得一人固定一单元,使每个操作人员在自己负责得范围内都就是熟练工。
(4)要求班组必须配备专业带班,在现场协调工作与过程控制;项目部主管工长做到每天至少抽查一次工作面,及时解决可能出现得问题,避免大面积返工得可能性.2、冬期施工措施(1)冬期施工做好如下测温工作(2)楼层所有窗洞口采用彩条布进行封闭。
(3)泵管依次用塑料纸与棉毡包裹保温。
(4)混凝土加入抗冻剂,应要求商混车搅拌罐覆盖保温,并检查入场混凝土温度,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温度不低于5℃。
(5)混凝土浇筑完毕利用刮杠刮平后,用塑料纸与棉毡倒退式依次进行覆盖,统一使用电弧灯进行照明、升温,待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收面,待混凝土面层能站人后进行二次覆盖。
(6)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受冻临界强度≥4MPa;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决定室内升温措施持续时间。
七、成品保护1、地辐热施工范围楼层不允许穿插任何工序,所有必需进行得工序均安排在地辐热施工前完成。
2、每户地辐热安装完毕后需对进户门进行临时封堵,防止无关人员踩踏破坏.3、混凝土浇筑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着软底鞋,用平头铁锹。
4、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应妥加保护,严禁大力敲击、冲击、开孔、运行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与加热设备等.八、安全施工1、总则:参加施工作业得一切作业人员,都要经过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得培训方后方可上岗;参加作业得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走安全通道,不得在开挖区域活动,或翻越、攀爬栏杆、脚手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