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浦东附中),地处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是国家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重点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承担着向高校输送外语人才优质生源的重任,每年向全国重点大学外语类专业推荐保送20%以上的优秀毕业生。
学校创办于1996年秋,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启动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提供土地,浦东新区政府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一所以外语教育为特色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
学校占地119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拥有初、高中共七个年级,除按国家计划开设的中学阶段课程外,开设英、德、法等多种外语课程。
原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现上海管理教育学会会长朱建国担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学校拥有高标准现代化的软硬件设施,包括电脑房、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天文馆、学术报告厅和400米标准塑胶环型跑道,还拥有校园网、实验室、图书馆、教师备课中心、体育馆、小剧场、4幢学生公寓等高标准配套设施,并为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校拥有一支依托大学的年轻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更拥有“把学校建成能适应未来国际竞争需要,具有扎实外语基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的宏大目标,以及“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的核心理念,拥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和谐的教育环境,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这里成长为谦冲自牧、个性自由、学识丰富、情操健康的优秀人才——自2003年以来,学校连续十届高三毕业生高考上线率100%,2010、2011、2012连续三年更是100%达到本科分数线,同时还有许多学生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
2011年,学校审时度势,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制定了新一轮发展规划,在已有基础上,教育国际化成为学校新的发展方向,学校已经成为浦东新区国际理解教育首批重点实验学校,以及上海市中外合作课程的试点学校,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所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学校,就会矗立在东海之滨。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章程序言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地处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是国家教育部认定的拥有向全国重点大学外语专业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学校,是上海市教委批准的国际课程试点学校,学校承担着向高校输送外语人才优质生源的重任。
学校创办于1996年秋,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启动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提供土地,浦东新区政府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一所以外语教育为特色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本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与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校全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浦东附中);英文表述为Pudo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住所地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达尔文路91号;邮政编码为201203;官方网址为。
第三条本校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主管,经登记批准,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机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本校是一所实施7年制(高中、初中)教育的公办寄宿制教育机构。
第四条本校面向上海市招生,招生对象为具有上海市常住户籍,或非本市户籍学生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或在沪台胞、港澳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的应届小学五年级毕业生(以浦东新区为主),办学规模为7个年级44个班级,总体不超过2000人。
本校国际课程班(高中)另有规模不超过6个班级和150名学生。
第二章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第五条本校以“把学校建成能适应未来国际竞争需要,具有扎实外语基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为办学目标;以“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人为为人”为核心理念;本校以“进德修业”为校训。
本校办学的主体特色是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文化本质是国际化,我们以“多语发展,英语见长”的特色创新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
第六条本校标识:1. 本校校徽以展开的书本及茁壮的橄榄枝为主体结构,书本象征对学问与真理的求索,橄榄枝象征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
两者衬托并环绕着校名英译的简称SISU(上海外国语大学)和PFLS(浦东外国语学校)。
2. 本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旗面采用白色,中央分别印有咖啡色校微和中文校名。
第七条本校按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要求,定期订制5年发展规划,并形成和健全自评机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第八条本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学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本校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按照本章程自主管理学校,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开展工作。
第九条校长依法行使下列主要职权:1. 按照校长负责制有关规定,行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决策和指挥权。
2.组织起草学校章程、制度、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检查和评价。
3.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决定学校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
中层干部的聘任可以在民主推荐基础上征询党组织意见后由校长提名,也可以采取干部竞聘上岗的方式。
经过学校党组织考察,群众评议,校务会议讨论决定,由校长任命(聘任)。
4.根据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学校内部劳动、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实行教师聘用合同制,与教师订立聘用合同。
5.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制订学校的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设置开发校本课程,确定教学进度,选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6.按财务制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学校经费以及校舍设施、仪器设备等,合理安排使用。
7.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奖惩。
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职工给予奖励;对严重违纪或给学校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职工给予行政处分、解聘或辞退。
8.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9.组织协调学校与政府、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关系,为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十条学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学校依靠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的作用。
学校基层党组织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监督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活动,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一条学校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进行民主监督。
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
凡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和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有关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的办法,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学校工会作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依法保障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学校设置校务办公室、教学管理部、学生工作部、研究发展部和国际交流部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
校务办公室下设人力资源中心、服务保障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事、接待、宣传、档案、计划与总结以及后勤保障等本校日常行政事务;教学管理部负责本校课程与教学工作,下设课程中心;学生工作部负责本校学生德行培养与训练;研究发展部负责本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国际交流部负责本校国际课程和对外交流工作。
各职能部门及其常设机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提升管理效能,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第十三条本校成立校务委员会,成员为正副校长、党总支正副书记以及工会主席,负责审议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其他重大规章制度、人事与财务方案等校内重大事项;成立教师发展委员会(下设专家组和工作组),负责制订本校教师发展整体规划、教职工专业培训等有关本校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工作事项;成立家长委员会,增进家校沟通,保障学生家长参与学校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议和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本校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学校重大事项由校务会议决策。
参加校务会议的人员除校务委员会成员外,校务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必要时亦可请其它职能部门领导列席,会议由校长主持。
重大事项决策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会前个别酝酿,会上充分讨论,民主集中,校长决策。
根据管理权限,须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重大事项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可实施。
学校基层党组织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凡属教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的事项,应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第十五条本校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向社会公开学校相关信息,以适当方式为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第十六条本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学校与律师事务所签订《聘请法律顾问合同》,聘请律师作为学校法律顾问。
为学校的行政行为、合同行为、重大决策等非诉讼性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意见;就涉及学校的诉讼、仲裁、执行等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意见;经学校指派,以学校法律顾问身份对特定事项进行调查、协调、代理诉讼,反映实情并提供相关的法律意见。
第十七条本校建立健全校内权益救济制度,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1. 本校建立校内申诉制度。
分别成立校内学生申诉处理机构(校学生会维权部)和校内教师申诉处理机构(校工会),明确申诉处理机构的人员组成、受理及处理规则。
2. 本校建立健全争议调解机制。
通过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小组,就教职工与学校的劳动(人事)争议进行调解。
第十八条本校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演练,加强校舍、交通、消防、饮食卫生、周边环境治安以及教育教学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本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鼓励学生自愿参加人身意外伤害险。
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要及时行动开展救助,应细化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流程,明确校方、教师和学生各自担负责任的界限。
第十九条本校依法接受教育及其他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教育教学管理第二十条本校由学生工作部、教学管理部和国际交流部分工配合,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 学生工作部主要负责本校德育工作,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防国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具体工作有制订德育工作计划,总结德育工作经验,制订学生在校行为规范,设计策划组织学生教育主题活动,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培训指导和考核班主任工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档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