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某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某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宅楼工程项目经理部二零××年×月目录编制: (1)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施工准备 (3)4.定位依据点的检查 (4)4.1 平面依据点的检查 (4)4.2 高程依据点的检查 (4)5.控制网的建立 (4)5.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4)5.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7)5.3 主轴线控制网复测 (8)6.基坑土方、桩基测量控制 (8)6.1 基坑开挖测量控制 (8)6.2 工程桩的测量控制 (9)7.±0.000以下结构测量控制 (9)7.1轴线控制点的测量控制 (9)7.2高程施工测量控制 (10)8.±0、000以上结构测量控制 (11)8.1内控点的建立 (11)8.2轴线的测量控制 (13)8.3高程的测量控制 (15)9.装饰与设备安装测量 (17)9.1轴线投测 (17)9.2标高控制 (17)10.基坑监测 (17)10.1监测目的 (17)10.2监测内容 (18)10.3监测周期及频率 (18)11.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19)11.1人员组织 (19)11.2设备配置 (19)11.3测量放线准则 (20)12.质量控制 (20)12.1执行规范 (20)12.2资料汇编 (20)12.3评定标准 (20)12.4质量控制 (21)1.编制依据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1.4《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1.5《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1.6设计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2.工程概况××住宅楼工程位于××省××市××路商业街东侧,包括住宅、商业、商住两用楼,6#、8#、10#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筏形基础,地上11.5层,地下2层,10#楼地面以上总建筑高度为37.2m,总长度48.86m,总宽度13.360m,总建筑面积8833.92m2。

8#楼地面以上总建筑高度为37m,总长度35.36m,总宽度13.36m,总建筑面积5981.58m2。

6#楼地面以上总建筑高度为38.05m,总长度48.86m,总宽度13.360m,总建筑面积8833.92m2。

地下车库建筑高度为3.8m,总长度153.98m,总宽度52.24m,总建筑面积8836.68m2。

3.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3.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3.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3、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合格的岗位证书,并登记备案。

3.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4.定位依据点的检查4.1 平面依据点的检查本工程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G1、G2,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用BTD-2经纬仪校测G1、G2导线点的几何差,检查时测定其边长及夹角,实侧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值符合《规范》的规定,校测合格后,测量一条闭合线路到本工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总平面图,测设现场控制点。

4.2 高程依据点的检查本工程高程控制是依据业主提供的G1、G2,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用AL332-1水准仪校测G1、G2导线点的高程差,校测允许闭合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合格后,测量一条附合水准线路,将高程引测到施工现场,测设现场高程控制点。

G1、G2平面位置见附图(G1为001:X:44451285.135 Y:581202.246 H:53.780 G2: 为002:X:4448505 Y:580850.956 H:46.647)5.控制网的建立5.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5.1.1控制网的布网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基坑边的主控轴线必须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5.1.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校核定位依据点G1、G2的角度、距离及几何尺寸,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

向现场引测一条闭合导线,角度测量采用测回法测角,边长采用两测回测边,经计算导线合格后,导线成果可用,再检查主控轴线交点坐标与理论较差,若满足规范要求,则根据导线定出主控轴线位置。

6#、10#楼工程将2、33、A、E轴(偏1m线);8#楼工程将2、24、A、G轴(偏1m线)作为主控轴线(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在硬化地面弹上墨线并用红油漆三角做好标识)示意图见下图。

地下车库:施工控制线均为内返1000㎜.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指标面图上有关柱、梁、梁柱节点的位置关系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6#、10#楼工程将2、33、A、E轴(偏1m线);8#楼工程将2、24、A、G 轴(偏1m线)作为主控轴线,根据现场施工需要适时进行轴线控制加密,作为基础土方开挖、结构、二次结构施工依据。

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BTD-2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测量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

5.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5.2.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依据业主提供的G1、G2引测到现场。

采用0.3mm级精度的AL332-1水准仪测设一条水准附合线路,根据该工程总平面图及现场实际情况在现场围墙上测设2个高程控制点GC1、GC2、组成的高程控制网(用红油漆做好三角标识并标明高程),作为该工程标高引测依据。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

高程控制网见下图。

+0.000m=48.000m图例:高程控制桩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按三等附合(闭合)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W =]/[1LWWN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 ------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2)、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等精确至1mm。

5.3 主轴线控制网复测主控轴线控制网在施工测量过程中,要求每月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及时恢复,作好检查记录,记录填写真实,签字齐全,具有可追诉性。

6.基坑土方、桩基测量控制6.1 基坑开挖测量控制6.1.1场地平整后,根据主控轴线控制网测放出基坑开挖边线。

6.1.2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测放出基坑内土方不同标高平台上、下口边线,并进行复核。

6.1.3基坑开挖的同时,及时把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对坑边进行检查,防止因误差而造成的基坑变形。

并定时对基坑边坡进行变形观测,作好观测记录。

6.2 工程桩的测量控制6.2.1待开挖至工程桩施工作业面时,将主控轴线投测至施工作业面并进行校核,同时作角度、距离的几何尺寸校核,根据主控轴线测放出桩位中心线。

6.2.2根据所投测已校正好的轴线,依次测放出工程桩的准确位置,提供给施工方进行工程桩的施工。

6.2.3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桩位进行轴线、标高的检查,以确保桩位准确。

如有丢失或不明确的,及时恢复。

7.±0.000以下结构测量控制7.1轴线控制点的测量控制7.1.1轴线投测方法1)±0.000以下结构施工采用外控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待垫层、底板砼浇筑完成后,根据基坑边上的主控轴线,将TDJ-2经纬仪架设在主控轴线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作业层面上,作角度、距离的几何尺寸校核。

3)经校核无误后,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作为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的依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7.1.2测量控制精度要求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如下表:7.2高程施工测量控制7.2.1高程传递1)土方施工时,用“悬挂钢尺法”把标高控制点精确传递至槽底,在槽底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作好标识,组成闭合的地下高程控制网,作为地下部分土建结构施工标高抄测依据,允许偏差为±2mm ,土方施工时随时实测土方作业面高程,确保完成之前预留人工清槽量。

2)地下层竖向结构砼施工完毕后,将结构+1.000m 引测至混凝土面(上下层贯通部位-如楼梯间、外阳台、电梯井),闭合取中后弹上墨线并用红漆标识,注明标高值,以上各层施工时沿此部位逐层向上传递。

3)当传递至±0.000时,闭合现场高程控制网,比对楼体沉降对标高的影响,若较差值表明标高传递未受其影响,则作平差调整,组成地上部分准确的高程控制网;反之,闭合传递上来的标高点位,以形成水准控网向上传递而减少误差。

基坑投测示意图如下:S1b'---S2水准仪的塔尺读数;H0 ---首层标高基准点高程;a'---S2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b ---S1水准仪的塔尺读数。

a ---S1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H1 ---待测楼层设计标高;b'=H0-H1+a'-a+b 公式(1)塔尺2待测楼层H1b'S2a'a标高基准点塔尺1地面H0b钢尺7.2.2作业层标高抄平1)首先校测传递至作业层的标高点位,平差取中后方可进行精确抄平,允许误差±1mm 。

2)架水准仪在稳固并通视的地方,后视工作层的水准点,测放结构+1.000m线到混凝土墙体立面上,弹上墨线并用红油漆标识。

抄测完成后应闭合初始后视点,允许误差为±3mm。

8.±0、000以上结构测量控制结构施工到±0.000以后,原有轴线控制点被遮挡,无法通视,为方便施工,本工程拟采用内控法进行±0.000以上部位的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