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2生活中的透镜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2生活中的透镜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2生活中的透镜课后练习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半透明纸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晰
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晰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2.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球面镜、凹透镜这四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件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大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中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可能是球面镜B.可能是厚平板玻璃C.可能是凸透镜D.可能是凹透镜
3.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
C.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
4.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5.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B.把凹透镜对准物体,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像
C.近视眼镜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D.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6.凸透镜L1)L2) 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1)f2) 已知f1)f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行光经L1比经L2偏折的多B.平行光经L1比经L2偏折的少
C.平行光经L1与经L2偏折的一样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我校教师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0.5m)1.2m处时,安装在墙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4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4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8.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L1)f B.L1)2f C.L1)f)L2D.f=
二、填空题
9.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_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
10.小芳有一凸透镜,她不知道焦距,请你根据图所示方法,给她介绍测凸透镜焦的办法:_______)
11.观察如图所示的装置,手电筒照亮的透明胶片经过凸透镜在银幕上成像.
(1)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____)
(2)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可制成____________)
(3)如果保持胶片与银幕的位置不动,想在银幕上成一缩小的像,应将凸透镜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银幕.
12.如图,把一个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的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能过这两个透镜后,会聚在P 上的一点S;已知光屏距透镜30cm,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凹透镜拿走,将一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凸透镜30cm处,也能使C点的像成在光屏上的S点,则凹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13.物理技术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1)现代智能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例如安装一个“遥控精灵”的app就可以把你的手机变成万能遥控了,这个软件需要利用手机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__;有时手机对着墙壁发射信号也能控制电视(如图甲),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够产生________现象.
)2)如图乙所示是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该装置有双重探测功能,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________ )________的实像.司机通过显示屏可以准确了解车后的情况.同时4个超声波探头可以实时探测车身不同方位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主机向司机用语音报警.这套装置如果安装在太空飞船上,在外太空使用,________ )“摄像头”或“超声波探头”)功能会失效,这是因为________ )
14.现有两个焦距分别为50cm和200cm的凸透镜,如果要用这两个凸透镜做一个开普勒望远镜,需要准备一个_______cm 长的镜筒.
三、作图题
15.根据图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在方框内填放适当的光学元件,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16.画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
(_____)
四、实验题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 cm.
(2)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在做(3)实验时小明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则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18.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如图甲所示.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_______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的.
(2)烧杯底部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3)烧杯底部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19.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____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
)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____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___)
)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___像.
)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___(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___(远离/靠近)底片.
五、综合题
20.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来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的.
根据上述短文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眼睛、望远镜之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 .
(2)好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小吴添加的是________ .
(3)请将此装置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相比较.灯丝相当于烛焰的________
A.第一种现象B.第二种现象C.两种现象都是D.两种现象都不是.
21.(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物距,____人像的大小.(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中画出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______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 cm,则手机镜头焦距应为___________(填“小于1.5 cm”“大于1.5 cm且小于3 cm”或“大于3 cm”))
【参考答案】
1.BD 2.CD 3.C 4.B 5.C 6.B 7.B 8.A
9.折射虚右虚
10.找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使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用刻度尺测出此时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11.漫反射幻灯机(或投影仪)靠近
12.20cm15
13.红外线反射倒立缩小超声波探头太空是真空)声无法传播
14.250
15.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16.
17.10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或烛焰在焦点上或焦点之内;放大幻灯机成一个完整的像,像变暗
18.漫反射会聚发散
19.会聚凸放大、正立、虚放大镜倒立、缩小、实远离靠近
20.投影仪;平面镜;B
21.增大减小大于1.5cm且小于3cm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