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主观反应第1排女同学很漂亮这就是一种主观反应很漂亮当然既然主管反应肯定就具有能动性,比如外面下雨·有人觉得春雨贵如油,有人觉得屋漏·再有就是是一个过程·····比如说你早上起来看了个笑话·很好笑·哈哈哈乐了5分钟,你妈过来看了·说啥这么好笑啊,不可能说你妈中午喊你吃饭了你还在那哈哈哈乐·那样的话你倒是乐过瘾了·你妈该哭了,为啥?这孩子傻了啊念课件往下引第二张课件·健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代换成身体健康一个人跑了500米·喘的厉害跑不动了身体没啥毛病生活积极向上·你能说他不健康吗·一个人跑了5000米·喘都不喘,你能说他健康吗?跑完就去车棚拔人家气皿心砸教室玻璃去了·一个人跑了50000米喘都不喘·那这人···这人··已经不是人了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
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第三张概念自述就像前面说的雨,还有就是说人生有4大喜,他乡遇故知(前男友),洞房花烛夜(压寨夫人),金榜题名时(最佳反面角色~教材),久旱逢甘露(没带伞)第4张念课件心理是一个过程所以心理健康也只是一种状态·心理不健康并不表示心理不正常这是一个动态失衡到平衡的过程·前面讲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表明心理活动肯定有相对失衡的时候当然这种失衡是相对的美之为美斯恶也,如果咱班外面所有的男人都长的跟王力宏似的那咱班男生肯定都想去自杀了,这就心理失衡了·如果咱班外面所有男的长的都跟潘长江,郭德纲一样那你们就自己心理美吧······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健康水平是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的第6张客观事实是源泉·心理是主观反映·具有能动性自己讲总结下前面的第7张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常用标准:自我评价•社会适应性(经验性)1 自制力》过去我夏天都穿短袖·今天我想穿个大棉袄·出去一般别人还都穿短袖·我穿个大棉袄唔我自己一身痱子就算了·连女朋友都不理我见我躲着了奥····我有病了2 大众评判·都来看啊,这人有病大夏天穿个大棉袄·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震惊了·咱打120吧所以说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第8页•心理测验(统计学)就是说有一个评测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标准哪来的·多少年积累统计来的,避免了主观看法·科学的全面的去判断继续上一个·哥们被领医院去了一看这人没事啊·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哎会查一七得七二八十六九九八十一没错奥原来是发烧了穿个棉衣唔一身汗想赶紧退烧跟我女朋友吃东门鸡公煲去呢奥原来没事啊·行回去吧就回去了•病理学(临床诊断)意思就是说心理有病了·得上医院了·最客观的标准比如说这个点了·有个同学心理老发慌·干啥都没力气·急躁送校医院去了·检查啊身高体重性别血压查下来一天没吃东西饿的了血糖低的都没谱了心理能不慌嘛去吧食堂吃饭去吧第10页•外部评价(社会规范)最常见的·盗窃就是·不想通过正当渠道去制造财富·而窥探别人的劳动果实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好困例子我就不举了第11页心理健康的标准怎么样说明一个人心理是健康的呢世界卫生组织,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第12页-18页马斯洛•十条标准是: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对身体和自身能力充满信心,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精力充沛,有规律的生活。
)•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客观实际的评价,能接纳自己甚至是身心的缺陷,不自卑,不自恋,不自傲)•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能面对现实,把握现在,理想的目标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不会执着于不切实际的赌博或虚拟世界。
)•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不会离群独居,能在大多数人能适应的地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反应适度,能顺应环境的变化。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与众不同的人的个性,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与周围人相处是和谐的,能被周围的人理解和接纳。
)•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这是人所具有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最重要的能力:人能经验中通过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并能总结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并应用于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战胜挫折。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既能保持自己的立场与见解,又不会将之强加于人,更加不会己所不欲而施于人,在与人的交往中,感到快乐、分享感情,相互协调,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能适度地渲泻情绪和控制情绪;(大部分时间里人的情绪是平稳的,并能对社会刺激自动作出适度的情感反应,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在遇到生活中重大挫折或突发事件的时候人们能适度地渲泻情绪,并能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控制,恢复正常的状态。
)•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健康的人能主动参加团体活动,能配合团体的活动,能在不妨碍集体其它成员的基础上适当地展示自已的个人魅力和发挥自己能力。
)•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懂得如何不违背社会规范并利用社会关系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求,而且能知足常乐,不过分贪婪或压抑自己的个人需求。
知道如何在不妨碍他人生活和不犯法的前提下满足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实际上完全符合这十条的人,不会超过15%,80%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5%的人有心理疾病,需要进行治疗。
•因此如果你有了心理上问题并不是很丑的事,这是80%以上的大多数人都有的,其实在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台湾和香港,有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和做心理咨询是一种很体面的事,是一种追求高素质高品位生活的表现。
•在美国有一句很形象的话:“成功人士,都是左手牵着律师的手,右手牵着心理咨询师的手,才能走向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法律保护你的人生安全,你的经营或财产;但没有心理咨询师帮助你,你就可能承受不了激烈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或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甚至陷入感情困扰和人际冲突中不可自拔,从而享受不了轻松愉快的高品位生活。
•做心理咨询绝对不是什么丑事。
心理咨询有两大作用:即心理保健作用和促进成长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防治心理疾病,促进潜能开发。
第19页-20页判断心理是否正常的3大原则•三条标准•由于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一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客观环境协调一致。
如果看到,听到大多数人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一种幻视幻听,是严重心理疾病的症兆,也可能是脑出血或脑损伤的缘故,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去医院看病。
科幻电影看多了·觉得自己身负大使命·穿上红裤衩就能拯救世界的·还是赶紧上医院吧·地球很危险第21页•当你发现你有一些奇怪的行为,并非你的意愿,或者是你本来就认为没意义的事,却总是自动地去做,似乎你无法控制,如果你内心的诉求与实际行为不再协调时,或者经常出现行为或思想失控的情况,如大哭不止,情绪郁闷低落几个月,或者小小的刺激就受不了,你就要提高警惕你是否有了心理健康问题,这时候主动找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可以及早地帮助你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那些顺风了就开始浪·让对方抢大龙·中路被团灭直接拆水晶一波翻盘的就赶紧上医院吧啊·这游戏得有多难第22页•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个性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特点,比如《水浒传》的李逵,他憨直可爱,粗犷鲁莽,勇猛正直,如果李逵忽然变得,温柔体贴,多愁善感,象林黛玉一样,我们就得认真思量李逵是否有了心理疾病•人格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果在没有明显外在原因比如演员为了表演和模仿的需要,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是不会经常改变的。
•如果经常表现出性格的不稳定,甚至好象变了一个人,周围的人就会感到难以理解,也就慢慢会疏远因为感到无法接纳你。
•健康的心态感觉是舒适的,安稳的,如果与以往的心态发生很大改变,就要格外引起注意,如感到比以前疲累,无趣味,更焦虑紧张或情绪更抑郁低落,或躯体痛疼不适,医生检查后又没有发现生理上的器质病变,这很可能与人的心理不健康有关。
第23页•如果你自己或是你的亲友符合这三个原则中的任何一项,是否就能完全肯定有心理问题或者说有心理疾病呢?•心理学的临床实践发现,即使符合了上述三大原则之一,也不见得就一定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但出现了这些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要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比如青少年的行为和个性变化,个别孩子奇装异服,行为乖张诡异,这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正处于学习和身心成长的阶段,因为具有能力的可发展性和个性的可塑性的特点,他们常常表现出的标新立异和怪异行为,往往是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和创造性的偿试行为,以及逆反心理的影响,一般过了一段时间又会恢复正常。
第24页-27页我真心想删了你自己看不想删就念就行第28页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自卑心理。
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
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这就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学校教育的管理力度。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改正这种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学生采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交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