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能耗迅速增加,建筑节能越来越被社会重视。
按国际通行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
国际上,建筑能耗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我国已接近30%,并呈上升趋势。
而建筑节能是指在不断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或提高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实施建筑节能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建设行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建筑功能品质,缓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大举措。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
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
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左右,是整个费用的主体。
所以从材料所占比重来看,其成本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构成工程成本比重最大的材料价格不断波动起伏,人工费、机械费也在不断变化,工程成本不断增加,一方面是由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施工费用不断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工程图纸来考虑经济实用的方法或设计不合理及施工中管理不善造成的。
材料使用成本高低对有限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工程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从工程造价定额的构成来看,材料价格是相对较灵活的因素。
工程造价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构成的,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计取和调整都是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比较稳定;而材料费是相对较灵活也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可调整差价的材料和未计价的材料,如果控制管理不到位,即便是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再准确,费用计取再合理,也会使工程造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因此搞好材料的管理工作对于有建筑工程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建筑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结构物的各种材料之总称。
建筑工程材料的品种繁多,性质各异,用途也不同,为了便于应用,工程中常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分类。
按基本成分分类(1)有机材料以有机物构成的材料,包括:天然有机材料(如木材等),人工合成有机材料(如塑料等)。
(2)无机材料以无机物构成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钢材等),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等)。
(3)复合材料有机一无机复合
能作用,分别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如钢材和混凝土的出现产生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成为可能;轻质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出现对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改善工作与居住环境条件等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并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新型环保装饰材料的出现使得建筑物的造型与建筑物的内外装饰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因此,建筑材料是加速建筑革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
从建筑材料发展史可以看出,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建筑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当今的社会,建筑材料犹如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一般,款款色色,不胜枚举。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工具得到极大改善,又由于长期的自然生活以及石材本身给人的坚实安全感,人类开始利用大块石材建造房屋或构筑物。
石材具有坚硬耐用等性质,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成就可观。
如被称为世界七奇观之一的埃及吉萨金字塔,历经了5000余年沧桑仍然挺立,其结构就是石材结构,由250万重达2.5吨的石料砌成。
公元前400-前500年古希腊雅典卫城主要建筑材料也是石料。
中国万里长城有些残段构筑材料是石块。
这段时间内的石材应用,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今天砌体结构发展成熟,各类砖体层出不穷,功能各异。
砖瓦一直以
来颜色形状各异的砖瓦构建成视觉美感强烈的建筑,典雅非凡,因而直到今天砖瓦依然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伴随漫漫发展过程,建筑材料日益丰富。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石材外还有一种建筑材料贯穿历史,堪称经典——木材。
例如一千多年前建成的杭州六合塔,始建于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最大木结构建筑群北京故宫等。
经历了漫长的石材砖瓦的砌体建筑史以及木结构建筑史,到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建材的发展成果更是令人瞩目,材料的多样性更令人眼花缭乱。
其中里程碑式的发展是水泥的出现。
它与传统胶凝材料石灰胶相比,具有高强度以及硬行等特点,如果与砂石等骨料水拌形成混凝土,可使墙体更加坚固。
混凝土自此后广泛应用,使土木工程活动范围和规模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工业革命以后,钢材的建筑用途被世界重视,建筑材料家庭里于是加入了重要角色——钢材。
从此钢筋混凝土地建筑主导地位被确立。
此时,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
1940年以后,钢材、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骨钢筋混凝土令建筑物的规模产生飞跃性发展。
与此同时,玻璃等采光材料也得以广泛应用,出现了玻璃墙体。
合成工艺的发展又促使了根据功能需要而生产合成建筑材料,如木纤维水泥板、集成木材、化学塑胶材料等。
传统建筑材料也大为改善,空(实)心砌替、配筋砌体、木材、石材应用多样化。
一时间性能更加多样化的建筑材料纷纷出现。
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20世纪以后,人们要求建筑物功能多样化,对建筑物安全性要求也增高,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智能化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迎来了建筑物的功能
外观根本性的变革。
例如纤维材料与混凝土混合弥补了混凝土材料的脆性缺陷。
建筑材料的发展适应着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要求,自此之后新型材料不断产生。
现代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建筑用地日益紧张,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而仍不断要求建筑物向更高更深方向发展。
人类渴望的不仅仅是舒适美观,更有渴望居住环境能和谐自然。
质轻高强材料、高耐久材料等的产生以及性能深化已经刻不容缓,“绿色环保建材”的要求也应运而生。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材观,研究环保美观材料、耐火防火材料以及材料智能化,将材料的优良性能与环境协调,构建和谐自然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建筑工程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责任,也是建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工程设计中材料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
在投资计划得以合理确定以后,进入设计阶段,它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要求在施工图设计中严密、全面。
当前我国的工程设计也实行招投标制、公平竞争,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对全过程造价进行控制的管理。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不够、在设计中大多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人员似乎只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工程造价的高低不太关心。
以致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总造价的作用。
工程设计图的质量和深度等也不够,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错算、漏算,也引起暂估项目的增
多,使招投标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
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设成本的1.5%~2%,但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中材料选择的价格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
合理科学的设计选材,可降低工程造价10%。
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掌握各种工程材料的特性,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是对从事工程设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因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不只是结构设计,还应该包括材料的选用。
因此,材料选择是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对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选材工作影响整个设计过程。
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状况而言,不少设计人员有一种倾向,只重视结构设计与计算,而把选材看成是一种简单而不太重要的任务,认为只要翻翻手头材料手册,找出一种通用材料,便可万无一失。
材料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造价。
工程造价(S)1班
赵宇飞
20110806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