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启蒙:磨耳朵要不要抠单词

英语启蒙:磨耳朵要不要抠单词

英语启蒙:磨耳朵要不要抠单词
时学校给的那些小诗歌则完全找不到感觉。

原因在哪里?也是因为输入的种类不同。

孩子脑子里从来没有存储过的类型,直接让他输出,这是不可能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所以,想让孩子将来能输出什么,就要让孩子先有这些语音信号的积累。

更多孩子,一直按照中式英语的路子学习。

结果就是,通过各种听力教材积累了很多的单词和句型,但是听力理解能力上不去,听不懂英语故事,原版书读不出来。

这样下去,即使进行了专门的口语训练,也会因为听力理解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提升。

语感的问题涉及到大脑的机理,我不是专家,不敢妄加解释。

但是从安妮和小宝的情况看,他们从小就一直坚持听那些当时根本听不懂意思的儿歌甚至脱口秀,最后的结果就是,日积月累,他们很容易听得懂长句的歌词,并且还能够自主地模仿。

也就是说,孩子即使没有理解快速的语音资料的中文意思,但是通过大量的听,他的辨音能力提高了,就能够把语音中的元素区分开来。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去找外教上课,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输出,有的孩子很久都没有办法输出。

说到底,是英语泛听量的问题。

同样,孩子看动画片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成人说,动画片那么快,我都看不懂,问他什么意思,他更说不出来,这是不是无效输入呢?也许,从这部片子来看,孩子没有完全明白。

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看了一段时间动画片之后,回头再听一些慢速的儿歌,孩子会觉得很容易,能轻松地唱出来了。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虽然孩子不需要看明白,可是我的孩子看到难度大的动画片就不愿意看,说听不懂。

那怎么办呢?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中文思维在起作用。

越大的孩子,对情节理解要求越高,对中文思维也越依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