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T领域知识产权的初浅认识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任何领域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无论饮食方面,音像行业,著作领域,创意行业,药业,软件业等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以自己往后发展的IT行业来讲,我们应该学习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以此维护自己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
关键词:IT行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一共两部分。
其中工业产权又可划分为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产地标记权,商业秘密权等。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
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时间性的特点,地域性的特点,同时大部分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例如商标权的获得需要经过登记注册。
在当前这个网络发达,信息丰富,获取途径便捷,全球高新网络技术畅流的社会里,保护自己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俨然已成为当务之急。
黑客的蔓延,无知群众的肆意下载,无良商家的随意仿冒贩卖渐渐地削弱了我们所拥有的智慧财富。
同时,也潜移默化的给这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身处这个快速发展的IT行业,作为自家人,更需去掌握该有的产权知识,并学会拿起手上的法律武器来使其在正规的轨道上行驶,切勿使之越轨,最终落得伤人害己。
IT领域的知识产权的认识
事实上,在IT行业里处处都有牵扯到知识产权这一块。
就如当你发表一篇关于新网络技术的论文或写一本有关高新技术的书,而这篇论文或书籍在你之前并未有人发表过相关内容,这就会涉及到你的知识产权,也就是你所该拥有的著作权。
再者,当你发明了某一高科技,或编写了某一新鲜的手机软件,这又会牵涉到你的知识产权。
你应该申请专利权,不仅能从中获益,更是保护你智力劳动成果。
换句话说IT里知识产权的各项权法都是我们可能会碰及的。
然而它所涉及的正是我们需要去面对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知识产权的小知识:
专利权与专利保护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根据我国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当然,也存在不侵权的例外,比如先使用权和科研目的的使用等。
专利保护采取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平行运作、司法保障”的保护模式。
本地区行政保护采取巡回执法和联合执法的专利执法形式,集中力量,重点对群体侵权、反复侵权等严重扰乱专利法
治环境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植物品种,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够授予专利权。
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与国家、政府、国际组织相同、相识的,带有民族歧视、影响社会道德等性质的标志、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地名都不能够作为商标注册。
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
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
著作权(版权)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版权。
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
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
著作权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在我国,著作权用在广义时,包括(狭义的)著作权、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
这是著作权人对著作物(作品)独占利用的排他的权利。
狭义的著作权又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著作权法第10条)。
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有时有交叉情形,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当然知识产权的内容不仅仅那么简单,里面还包含的其特征等等。
更多的是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学习它,并将它应用到IT领域中,是二者灵活地贯穿一起。
而以上也只是对知识产权的初浅介绍罢了。
IT领域中知识产权保护
不难看到,在IT行业里还是经常会存在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官司。
例如2009年一场耗时年之久的中美知识产权案,美国莱伏顿公司与中国通领科技集团关于专利法的官司。
同时我们也经常关注到苹果,谷歌,甲骨文,以及众多安卓手机厂商们之间的专利大战像如今盛夏的天气一样,热到极点。
就如11年7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正式公布了对图形芯片厂商S3 Graphics与苹果之间的专利纠纷裁定。
裁定文件显示,苹果Mac OS X系统侵犯了S3 Graphics 专利权,而iPhone、iPod Touch和iPad平板电脑则并未有侵权行为。
于是,我们不得不去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显然的,国际或是中国境内较为知名有竞争力的品牌IT企业无一不去保护他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这一块。
我们应更多的去学习国内外这一方面的成就,比如微软,苹果,联想等企业。
从目前的实际来看,不管是如何著名的跨国公司,哪怕是声誉最为卓著、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顶尖企业,都难免卷入诉讼,特别是知识产权诉讼。
微软作为一个以知识产权立足的顶尖企业,素以尊重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自诩。
据说在微软创业早期,因为彼时美国人还没有形成付费使用软件的习惯,软件盗版相当普遍,以至于比尔·盖茨四处呼吁保护知识产权,要别人付钱购买他的正版软件许可,那时他就是一个场面上风风光光、而私下里颇为不受欢迎的人。
尽管如此,但事实证明这极大程度的利于微软的壮大和发展。
然而怎么保护IT行业知识产权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这里提出小小的建议:从底层数据控制,源代码的保密,开发人员的流动性等方面考虑,比如公司与员工之间要签署保密协议,开发期内多久不能离职,离职后同行业内几年内不得在职等等,这些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当然还有很多层面可供领导阶层去探讨,深究。
任何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是无可厚非的,它绝对应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了。
也只有如此,才能壮大企业,使之立足于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里。
总之,学习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以此维护自己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仍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知识产权:/view/18255.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百度知道:/question/329671013.html
4.国际知识产权网:/bencandy.php?fid=125&id=36474
5. 155安卓网:/help/3356
6.html
6.慧聪网:/2008/02/220907221500.shtml
7.千龙网:/3825/2005/12/28/1640@2946035.htm
8. 百度知道:/question/196416905.html?an=0&si=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