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19世纪末,德国的确康拉德·费德勒首先提出了“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的新见解,把美学和艺术问题的研究区分开来,从而基本解决了建立艺术学学科的关键性问题,因而,人们称费德勒为艺术学之父。
2、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
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
3、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4、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三个特点。
5、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理论的著名画家是张璪。
6、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
7、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画派鼻祖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著名画家乔托。
8、“现代戏剧之父”是挪威的易卜生,他的《玩偶之家》揭示了娜拉的觉醒,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品。
9、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在《风格论》中提出“风格即人”的著名观点。
10、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的提出者,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11、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大著名史诗。
12、法国艺术理论家泰纳提出决定艺术创作的“三因素”说,即时代、和种族和环境。
13、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建筑,细瘦高耸,具有崇高的艺术风格,这种建筑被称为哥特式建筑;而流行18世纪初的法国的一种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奇特精巧,富有动感,这种建筑被称为罗(洛)可可式建筑。
14、“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它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雕塑作品。
15、“情动于中形之于声”,由此可见,音乐最基本的属性是抒情性。
16、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或《艺术论》书中提出艺术起源的“劳动说”。
17、关于“文化”的定义,自19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学者从自各不同的领域,以各自不同的方法对文化这一综合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关于文化的众多定义中,较有影响的是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
18、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19、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20、在欧洲,人们习惯于将建筑称作石头的史书,认不从是可以通览人类的文化史和文明史。
21、唐代吴道子被称之为“画圣”,同一时期,被称为“雕圣”的著名雕塑家杨惠文。
22、“古典三大著名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德国音乐家门德尔逊(松)的作品。
23、商务印书馆对中国早期电影最重要的贡献,是拍摄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24、灵感思维的特征包括突发性、超常性和易逝性。
25、20世纪20年代,以德国建筑家格罗彼乌斯为代表的包豪斯学派,主张把建筑、美术、工艺等按照现代美学原则结合起来,主张现代建筑艺术理论。
26、晋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集》,笔势流畅,神态飞扬,淋漓畅快,储蓄有味,清俊典雅而又活泼自然,具有浓郁的魏晋风度,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7、中国历史上曾经兴起大规模的石窟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
28、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暗示性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想象,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间,催促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加以填充,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常讲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或者“味外之旨”等。
29、20世纪初以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为先驱的现代舞,以自然的舞蹈动作打破了古典茎的程式束缚。
30、我国第一部电影是诞生于1905年的军定山。
31、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和影视文学。
32、《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品。
33、中国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是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与虚拟性。
34、艺术思维包括形象化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
35 主题是指通过艺术形象而表现和揭示出来的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36、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头脑里始终有一个读者,他将这个读者称为“隐含的读者”。
二、选择题1、艺术的认识作用基于(B )。
A、艺术作品形式B、对现实生活的反映C、艺术作品的语言C、艺术作品的主题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重要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D)。
A、亚里斯多德B、康德C、叔本华D、黑格尔3、关于艺术审美性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
A、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B、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创造者的能动创造,改变了事物本身‘丑“的性质。
C、艺术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起来,所以艺术美高于现实美D、艺术的审美性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4、以动物为表现题材的原始壁画,产生的根源是(C )。
A、人们的审美观念B、人们的理想愿望C、人们的巫术信仰D、人们的狩猎生活5、关于艺术革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艺术革新是由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B、艺术革新是由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C、艺术革新是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D、艺术革新是同经济发达国家的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所决定的6、关于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下列理解错误的选项是(C)。
A、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B、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C、健美人的体格,增强人的躯体素质D、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7、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影响的表现,表述得不正确的是(A)。
A、艺术、美学观念的更新发展引领了科学领域的重在新发现B、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渗透、结合,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C、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体环境和传播手段,提供更广阔的天地D、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世术种类和形式的产生。
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明了灵感是(C)。
A、突然涌发B、宛如神助的C、艰苦酝酿D、神秘莫测的9、艺术作品中的深层意蕴具有(A)。
A、多义性和模糊性B、深刻省事和细腻性C、层次性和针对性D、抽象性和概括性10、以下描述不属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特征是( B )。
A、自由灵活,不受拘束B、侧重表现作者情感世界C、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D、选材范围广泛,迅速反映生活1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驱除(A)。
A、诗人B、政治家C、工匠D、军人12、提出“境界论”的中国近代文世理论家是(B )。
A、鲁迅B、王国维C、胡适D、宗白华13、下列关于意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意境有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施不设的自然美。
B、意境重再现、重写实,典型重表现、重抒情C、意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同时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情D、意境是主观情感的产物,是情和意的统一14、关于艺术本质的表述,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A、“文以载道”说是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主观创造精神B、严羽的“妙悟”说和袁宏道的“性灵”说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C、艺术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D、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主观情感的表现15、艺术“无意识说”是(D)提出。
A、斯宾塞B、刘勰C、贝尔D、弗罗伊德16、元代戏剧家纪君祥的代表作品是(A)。
A、《赵氏孤儿》B、《窦娥冤》C、《汉宫秋》D、《西厢记》17、不同专业的艺术家其专业感受各有侧重,对于雕塑家来说,他们比较容易感受的艺术形式是(A)。
A、体积在空间的造型B、色彩、线条、明暗处理C、音响、旋律、节奏D、人物的独特语言、行为方式18、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被看做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原因在于(B)。
A、有一定的组织和名称B、因艺术风格相似、相近而被后人归纳而成C、有着共同的艺术宣言D、艺术家彼此之间经常唱和、交流、联系19、人们经常将建筑和音乐相比较,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因此在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性。
以下选项中的(B)不能体现这些相似性。
A、建筑物的部件通常有规律地、按照一定秩序重复出现,类似于音乐中的乐间起伏B、建筑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抽象表现,类似于音乐是人的情感世界表现C、建筑空间分布需要其中的人在时间性的观览中加以展开,类似于乐音在时间上展开D、建筑空间序列有节奏感,类似于音乐的节奏感20、被称之为“喜剧之父”的古希腊戏剧家是(A )。
A、阿里斯托芬B、克拉担诺C、欧比利斯合D、索福克勒斯21、画论上的“气韵生动”是( A )提出的。
A、谢赫B、顾恺之C、吴道子D、黄公望22、艺术的教育作用建立在( B )。
A、艺术作品中内容的丰富B、正确反映生活C、艺术家对题材及意义的认识和判断D、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23、20世纪20年代,欧洲盛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潮流,认为只有人的梦幻世界或直觉领域才能达到绝对真实。
下列艺术作品中( D )不属于超现实主义流派。
A、布勒东的散文《动物与人》B、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C、布努艾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D、萨特的戏剧《可尊敬的妓女》24、理解、体验、回味是艺术接受和艺术欣赏的( D )。
A、准备阶段B、初级阶段C、中级阶段D、高级阶段25、“净化”概念最早见于(B)的《政治学》:“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
”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黑格尔D、康德26、对于一切艺术活动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称为(D)。
A、艺术感受B、艺术体验C、艺术鉴赏D、艺术批评27、对于艺术家来说,影响其作品格调和品位的主要因素有(A)。
A、进步的世界观和健康的审美倾向B、不停的探索和执著的追求C、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力D、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28、(B)不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
A、审美属性B、商品属性C、精神产品属性D、思想产品属性29、实用艺术往往表现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或意味,而它之所以有“意味”,从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来看,是因为它(D)。
A、表现了艺术家或工艺师的丰富细腻的情感B、表现了艺术家的气质、性格以及审美情操C、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精神D、纯粹由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形式所引起30、20世纪以来,西方画坛出现了很多现代主义美术的各种思潮和流派,其中歌颂战争,认为战争是艺术的终极形式,并被法西斯所利用的是(C)。
A、抽象主义B、达达主义C、未来主义D、野兽主义31、著名的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是(D)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