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石方与强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土石方与强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工程二0一三年五月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市北侧,×××以北,×××以西,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

现有场地为以前当地煤矿开采回填区,现有场地起伏较大,整体为西高东低高差约40米,场地地质主要为以前回填土、杂填土石方、煤矸石碎屑、建筑及生活垃圾。

拟建场地上计划建造29~32层商住楼。

需对现有场地进行土石方平整,有挖有填,填方平均厚度25m~28m,本次地基处理应甲方要求,场地采用500T*M 强夯处理方式,点夯两遍,满夯一遍。

待回填至场地设计标高下2m 处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粘性土至场地标高100~200㎜或楼座基地标高之上1m处。

第二节、场地地质条件:场地地层可划分为四层:第①层人工填土层:杂色,含泥岩块,砂岩块、贝岩块、灰岩块、煤矸石块、粉土、杂土充填,结构较松散,欠固结。

第②层泥岩:灰黑色,破碎,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等,主要粘结物为粘土矿物,属软岩。

岩石质量等级为一级。

第③层泥岩:灰黑色,较完整,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等,主要粘结物为粘土矿物,属软岩。

岩石质量等级为二级。

第④层灰岩:灰色,中分化,主要为化学沉积物碳酸钙,属软岩。

岩石质量等为三级。

第三节、编制依据1、《×××××地基处理设计及检验施工图》2、××××××地基处理工程招标文件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7-2011;4、《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6、《强夯地基技术规CECS279-201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第四节、本工程的特点及重点与难点第一节工程特点分析1、本工程具有施工“任务重、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因此,严格执行国家市政工程标准和强制性条文,现行操作规程、技术规、集中优势兵力,加强科学管理和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工程优质按期完成。

2、从现场考察来看,施工机械运输困难。

全是露天作业,施工受气候大、进度不易控制。

因此在施工中,将会出现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格局。

为此,我们将控制好施工进度的同时,加大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合理组织交叉作业及流水作业,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进度。

3、工程质量要求高,社会影响大。

我们力求工程技量目标完全合格,建立健全和完善质量的组织机械,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种现行标准和设计施工作业,控制好各工序及验收质量,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把质量事故消灭在施工前,以使本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要求,不留质量隐患。

4、开工及施工期间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如征用土纠纷。

第二节工程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结合我单位施工水平和本工程的技术特点,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应为土石方回填的选料及压实度控制。

质量控制点的实施,必须由工序控制来实现,工序控制实行三检制,对不合格的直至整改合格,否则不能转序。

2、施工难点分析土石方和强夯、碾压交叉作业、雨季施工对工期及施工质量影响。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施工准备一、临时设施的搭设现场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生活设施(厨房、卫生间)、办公设施等。

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布置按总包单位要求执行。

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以以下原则进行择地布置:1、避免不同施工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

2、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雨季防洪临时用地表:二、施工控制点建立场地测量控制基准点:设置在场地和周边,为施工期间半永久性测量固定基准点,做为施工放点、放线和监测之用。

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位于场地外的坐标控制点引入场地建立,每点必须建筑固定台座(混凝土)上。

三、场地高程测量为了解施工场地目前的实际地貌,同时也为日后计算总夯沉量及回填土方量提供基本计算参数,强夯施工前要进行场地高程测量。

测量精度:40m×40m网格;各作业区分别测量;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

四、场地平整及临时道路根据设计要求,业主将施工场地平整至夯前高程,场区施工道路由业主按施工要求修设成可通行路面,以保证强夯机械能正常行走,确保爬行安全,车辆通畅。

五、场地排水现场及四周设立临时排水通道,确保雨后场地无积水。

六、土方、石料供应土方石料等材料供应,当地解决已落实。

七、机械设备进场本施工机械主要有强夯机(含夯锤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小型打夯机、专用吊车以及运输车辆等。

强夯机械及辅助设备,必须经过解体分部运进,一部80T履带式起重机需要用20T以上牵引拖车三辆,10T以上拖车或载重汽车两辆,9T载重汽车三辆,将各部运抵现场时,汽车吊、载重汽车也随之跟进,到达施工现场,卸车后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制为确保该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我公司拟组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

该项目部人员对场地条件、地层条件和施工条件熟悉,历经多个类似大型施工工程管理组织,具有较高的技术、组织、施工管理水准,且责任心极强。

本项目部将以先进的施工工艺、周密的施工管理、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如期完成本项工程。

本项目部将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密切配合总承包方,在指挥部、监理、质检、设计各方的监督下,保质按期完成本项工程。

公司对该项目分为四个层次进行管理,即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部、施工作业层和后勤保障层,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执行。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一名,项目副经理各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

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面责任,并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的有效运行。

地基处理施工项目经理部定编人员计划第三节、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一、施工机具计划施工机具的规格、性能、配套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拟进场的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所示。

注:以上施工机具的数量须根据施工进度和具体情况作必要调整。

二、材料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合理地调配施工材料,使得施工现场施工作料流动有序,不积压,不短缺,保证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人力、物力突击,确保有效工期150日历天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包含首期开盘区节点工期105天)。

施工现场组织项目经理部配合业主及监理等进行项目管理,并按施工网络技术进行统一指挥,外协调,动态控制。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分区段场地清理及平整:接通水、电管线;施工围清理、铺设施工便道;抓紧时间建临时生活、生产设施;测量定位及复核,组织人员机械进场等。

计划在7天完成。

第二阶段为土方作业、强夯及碾压施工:土方、强夯及碾压基本交叉进行,安排15台强夯机施工,可在150日历天完成本次强夯任务。

本工程按上述计划有序进行,工期按150天安排(不含施工准备及验收工期),根据我公司的实力和经验,采取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达到优、安全、高效地提前完成任务的目的。

第三章、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根据总图及甲方相关要求,同时对地形、总图等因素进行分析,对场地分为东区和西区进行地基处理,西区先进行土方开挖场外弃土,待挖到设计场地标高后在进行东区的土方开挖,土方堆放于西区,西区进行回填强夯。

第一节、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高层区域考虑桩基施工,不得回填影响桩基施工的块石;(2)强夯处理后地基要求:强夯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80KPa。

第二节、土石方施工技术要求一、施工测量1、在开工前一周现场与甲方配合,利用甲方指定水准点和外轴线完成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2、熟悉图纸,了解施工区域外构筑物及相应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围的大小尺寸和施工要求。

3、与建设方配合,定出测量点,用小木桩标定,利用全站仪架设在水准点,得出其余相关测量定点位置。

4、用灰线连接各点,沿石灰线开挖。

二、土石方开挖措施1、土方开挖:经现场踏勘土质基本为页岩(砂岩)与杂填土及粘土。

确定采用机械开挖和边角采用人工开挖相结合的开挖方案。

2、施工措施:土石方开挖从上到下分段依次进行,随进度挖好一条水沟,以利泄水,并不得在影响边坡开挖的围积水;场地的设计标高设挡水,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

(1)土石方工程施工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顺序以及回填所需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2)土石方施工中,经常测量和校核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也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3)夜间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铺填超厚。

施工场地根据需要设36V低压安全灯,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4)推土机在一直线段连续的进行推土和卸土作业。

可减少转弯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三、土石方开挖顺序(1)土石方开工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度,便于泄水,并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围积水。

(2)在挖方上侧弃土时,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

弃土堆应连续堆置,面应向外倾斜,防止由直水流入挖方场地。

(3)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推表于相信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之间设置水沟,防止地面流入挖方场地。

四、土方回填施工工艺:选料→推平→压实→强夯→取样(试验)推平→压实→验收a、施工前技术交底土方回填前,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的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回填区域换填杂填土,到设计场地标高2米时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分层碾压粘性土至设计标高200~300㎜。

b、土方回填前的准备1、回填料的确定本工程回填料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2、标准击实试验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抽样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

3、现场碾压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碾压试验,碾压试验的目的:(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c:土方回填1、土方回填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最佳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及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