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目录实验室安全规定 (1)哈尔滨商业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 (3)实验室安全守则 (12)实验室学生守则 (14)实验室安全用电须知 (16)实验室使用和存放化学试剂须知 (17)灭火器使用须知 (24)各类气体钢瓶的管理规定 (25)实验室安全护理常识 (26)化学试剂放置与废弃化学试剂处理规定 (27)化学类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30)机械类实验实训安全操作规程 (32)电气控制类实验室安全规程 (41)实验室使用压力容器安全须知 (43)实验用动物管理办法 (45)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47)哈尔滨商业大学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1)实验室安全规定为维护学校安全,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利益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技厅[2013]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动物病原微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9]1号)和教育厅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

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必须将安全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管理工作之中。

三、各教学单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和实验室工作职责,逐级完善安全责任制,确定相关岗位的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四、各教学单位要建立义务消防安全组织,制定安全业务学习与培训计划、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

五、各单位要组织经常性安全检查,建立安全隐患逐级报告1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校、院、实验室共同负责安全设施和器材的购置、管理和维护,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安全设施和器材完整好用。

实验室不许放置个人物品,保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七、各实验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报警。

根据安全应急预案,积极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保护,配合并协助相关单位查明事故原因。

八、安全工作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安全教育、公共安全工作、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压力容器、机械设备、电器类及实验动物和病原微生物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使用完和未使用完的化学试剂瓶和玻璃器皿不准随便乱扔、乱放、乱倒,必须集中统一处理。

本规定适用于本科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附:求助电话报警求助110火警119医疗救护120交通事故122校内报警 8486511084868110(南区)2哈尔滨商业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实验教学的管理遵循教学管理的共同规律,同时又具有区别于一般教学管理的不同特点。

为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的和任务实验教学的目的。

通过实验,切实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现代实验的方法,培养从事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授课计划的规定,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要完善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实验室要吸收科学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挖掘实验室潜力,积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创造条件向师生开放实验室。

同时,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增强实验室活力。

二、实验教学文件管理实验教学大纲:每门实验课都要有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室要根据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和实验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实验授课计划:在实验授课计划中,应明确开设实验教学的实验学时。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要列入课程目录;未独立设课的要划定实验学时比例,规定时数。

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均应有实验教材或讲义、指导书;制作或选用必要的挂图和音像资料。

教材既要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注意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又要有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项目。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选用或编写应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应对每项实验的名称、内容、学时、实验设备、实验方法、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等做出明确规定。

选用、改编或自编的实验教材,需按学校的教材管理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使用。

实验项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育目标的要求;应具有典型性,注意前后课程的相互配合;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要兼顾实验条件的可能性和实验成本的可行性。

新开实验项目要经过学院审查并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纳入实验授课计划。

三、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实验课前准备1.实验教学文件准备: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授课计划,选用或编写实验教材,印制统一格式的实验报告纸。

2.实验物质条件准备:检查、整理、调试仪器设备,准备材料、试剂、工具,并保证供电、供水、供气线路和通风系统畅通。

43.备课:实验课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备课,明确实验目的、要求,熟悉实验原理、方法、步聚及装置。

对于新开出的实验和初次担任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试讲、试做,达到要求后方可向学生开出并参加指导。

4.预习:学生在实验前按照实验教材的要求进行预习,领会实验的要点,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及装置,写出预习报告。

实验课教学1.各门实验课的教师上第一次实验课时,必须结合实际讲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安全及卫生事项,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节省实验耗材以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2.严格考勤,对无故缺席的学生以旷课论处。

请假缺做实验的学生须另行安排时间予以补做。

3.指导教师要检查学生实验课前预习情况。

简明讲解本次实验的原理、方法、要求和主要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4.实验中,尽量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

指导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以确保实验安全。

5.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在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单上签字。

学生应按规定断电、关水、关气、整理设备、清扫场地。

6.实验完毕后,实验室人员须填写当次《实验室人员岗位日志》和《实验教学记录》。

5实验报告学生应按规定要求,认真独立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认真评阅实验报告;如发现弄虚作假、抄袭他人结果者,成绩按零分处理。

四、实验的考核凡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均应考核。

非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在授课计划中应划定实验学时比例,明确实验学时。

若该课程理论部分作为考试内容,相应的实验部分也要考核,且实验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

实验课考核应安排在期末停课前进行。

实验课不得免修。

平时实验成绩考核实验教师要对学生所做每个实验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平时成绩单。

考核内容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表现、实验报告三部分。

实验预习:学生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预习效果。

实验表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学生使用和操作仪器的能力、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主动排除故障的能力、实验结果和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实验态度、保持卫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实验报告:学生实验的原始数据须由教师签字认可,实验后,应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其要求是内容充实、图表齐全、数据处理正确、对实验结果有自己独立见解、书面整洁、结构合理等。

6期末考试期末实验考试应根据各门实验课的具体特点,对学生进行实验理论、实验技能考核。

考试以达到实验教学大纲要求为目标,形式可以多样,如完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操作考试、卷面考试、完成论文或作品、口试等等。

各实验室应根据不同的考试形式制定成绩评定标准。

实验成绩评定每学期末,教师要根据本学期学生完成的实验个数和各项实验成绩,综合给出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

五、职责分工实验教学管理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由实践教学管理中心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工作。

学院实验教学任务由一名分管副院长负责管理,实验室主任、教学秘书应协助副院长做好日常工作。

实践教学管理中心职责1.审批实验课新开项目,协助各学院确定实验课的考试、成绩评定及管理。

2.监督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实验教学质量;适时组织实验教学评估。

3.做好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统计实验开出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完善实验教学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检查监督落实。

75.根据实验教学任务和教学改革需要,协调保障教学仪器设备的供应。

学院职责1.组织落实完成本单位所属实验室承担的各项实验教学任务。

2.审定本单位制订的各类实验教学文件,审查新开实验项目,根据培养目标提出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3.检查实验教学情况,监督实验教学质量,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实施实验教学评估。

4.制定本单位各室验室的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提出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建议。

5.每年9月30日前向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报送上学年度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

实验室主任职责1.协助主管院长,落实完成本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

2.协助理论教师拟定实验教学大纲、选定实验项目、选编实验教材、制定实验教学进度、编排实验教学课表。

3.做好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检查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制订本室的各项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验技术人员的8岗位职责与分工细则,并组织实施。

5.拟定实验室人员的培训计划,参与实验教学管理的考核与评估工作。

实验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的职责1.做好实验教学前一切准备工作,保证按时保质开出实验;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课余实验活动提供条件。

2.参加实验教学活动,在实验课教师的指导下预做实验,掌握实验教学要求。

3.在学生实验时,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难,及时解决器材方面出现的问题。

4.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室,检查仪器设备完好情况,及时收交借出的工具、器材等,保持实验室的卫生、整洁。

5.实验技术人员(及工人)要和实验课教师密切合作,开展实验教学研究,革新实验内容与实验技术装置,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6.必须填写好《实验室人员岗位日志》和《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便于管理和自查。

7.做好实验室安全、卫生工作。

实验课教师职责1.实验课主讲教师应由具有教师职务资格证书的中级职称以9上教师和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首次上岗教师和具中级职称的实验技术人员须经试讲,经试讲合格后方能担当主讲任务。

2.实验课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预先进行实验,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预见实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写好实验教学教案,填好授课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