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目录第一章摘要第二章网上书店的分析与设计2.1 系统需求分析2.2 系统总体设计第三章数据库设计3.1 背景3.2 需求分析3.3 概念结构设计3.4 逻辑结构设计3.5 物理结构设计3.6 数据库的实施和运行3.6.1 数据库的实施3.6.2 数据库的运行第四章心得体会第一章摘要任何现代企业和个人都认识到互联网的现状和前景,都在密切关注着互联网的发展。

每天都有更多的网民加入到在线购物的行列。

在线购物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销售形式,具有其它销售形式无法比拟的发展速度和前景。

网上购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限空间、不分时间、受众极广、价格超低,而且零售行业的利润相对较高!图书作为非常适合在网上销售的特殊商品,起到了电子商务先锋的作用,并将进一步带来很大的附加价值,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点。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就是设计简单网上书店管理系统,向广大用户推出的是一种全新的网上信息服务,旨在书店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高速、便捷的网上信息桥梁第二章网上书店的分析与设计2.1.系统需求分析(1)简洁易懂美观的界面设计。

(2)包括搜索查询的选项、会员注册的功能、精美书籍的展示、用户登陆等。

(3)各种界面服务如订购图书、论坛、修改用户信息购物车等等。

(4)强大书籍的查询搜索引擎,浏览用户可根据书籍名或作者进行书籍的搜索。

2.2、系统总体设计本文研究开发的网上书店系统用于支持管理员完成网上书店管理工作,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目标:●前台实现功能:1.新客户注册2.书籍分类搜索3.畅销书排行榜4.新书上架5.购物车功能模块6.订单查询7.网上银行支付功能●后台管理实现功能:1.用户注册信息管理2.订单添加/删除/修改管理功能3.书籍信息管理功能4.客户权限管理5.订阅系统管理第三章数据库设计3.1 背景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

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

数据流一般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也就是不向用户所对的数据视图,它将数据内部抽象的数据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表示为简单、直观的应用界面。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通常以某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内模式是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3.2 需求分析数据库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结构设计的第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是收集基本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为以后进一步设计打下基础。

需求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内容要求:调查应用系统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决定在数据中存储什么数据。

(2)处理要求:调查应用系统用户要求对数据进行什么样的处理,理清数据库中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3)数据项:包括名称、含义、类型、取值范围、长度以及和其他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4)数据流:数据中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

3.3 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用E-R图是描述数据实体关系的一种直观描述工具,所以本系统采用了E-R图的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用户E-R图图书E-R图订单E-R图管理员E-R图购物车E-R图实体之间关系E-R图3.4逻辑结构设计概念结构是独立于实际数据模型的信息结构,必须将其转化为逻辑结构后才能进行数据库应用的设计。

也就是要将概念上的结构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

网上书店系统数据库中各个表格的设计结果如下面的几个图表所示。

每个表表示数据库中的一个表。

用户信息表订单表购物车表管理员表图书表售后服务表在这些表的基础上输入数据完成表的创建3.5 物理结构的设计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储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通常分为两步:(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主要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2)对数据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的效率。

3.6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在进行概念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之后,设计者对目标系统的结构、功能已经分析得较为清楚了,但这还只是停留在文档阶段。

数据系统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能够实际运行的系统,并保证该系统的稳定和高效。

要做到这点,还有两项工作,就是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

3.6.1 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的实施主要是根据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的结果,在计算机系统上建立实际的数据库结构、导入数据并进行程序的调试。

它相当于软件工程中的代码编写和程序调试的阶段。

用具体的DBMS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DDL),把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的结果转化为程序语句,然后经DBMS编译处理和运行后,实际的数据库便建立起来了。

目前的很多DBMS系统除了提供传统的命令行方式外,还提供了数据库结构的图形化定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数据库链接编写:为了使应用程序方便移植,为版本控制提供更好的支持,可以在应用程序配置文件Web.config中设计数据库连接信息。

添加如下语句: <configuration><appSettings><add key=”MyRee”value=”Date Source=(.);InitialCatalog=BookSystem;Integrated Security=True”/></appSettings><configuration>新建表及插入信息的代码,例如新建管理员表CREATETABLE管理员(ID CHAR(10)PRIMARYKEY,NAME CHAR(20)UNIQUE,SEX CHAR(4),PWD CHAR(20));INSERT dbo.管理员VALUES('120340212','张子妍','女','102340212');INSERT dbo.管理员VALUES('120340215','张华','女','102340215');INSERT dbo.管理员VALUES('120340218','古俊林','女','102340218');INSERT dbo.管理员VALUES('120340118','路杏坤','女','102340118');3.6.2 数据库的运行当有部分数据装入数据库以后,就可以进入数据库的试运行阶段,数据库的试运行也称为联合调试。

数据库的试运行对于系统设计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某些DBMS参数的最佳值只有在试运行中才能确定。

由于在数据库设计阶段,设计者对数据库的评价多是在简化了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设计结果未必是最佳的。

在试运行阶段,除了对应用程序做进一步的测试之外,重点执行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实际测量系统的各种性能,检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在数据库试运行时,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不理想,则应回过头来修改物理结构,甚至修改逻辑结构。

第四章心得体会此次我们设计的内容是基于Dreamweaver和SQL server的应用软件开发一个网上书店管理系统,根据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的需求设计出书店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然后再编写代码。

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的开发不是由我们每个人独立开发完成的,一开始我们有些不理解,通过一起查阅资料,交流之后,逐渐开始有思路。

实际过程中真正开发一个系统不可能完全靠哪一个人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是要靠一个团队的分工协作,若要高效完成一个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小组员工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和积极的团队精神。

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快系统设计的进度,如果没有明确分工,不但做不出系统,反而会无形中增加课程的难度,同时各成员的分工也不能是完全独立的,要相互联系,因为最终的系统是一个有机结合体,而不是拼凑体,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刚开始我们先安排了一下自己的进度计划,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书店管理系统的开发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初级学者来说,还是有必要做好规划和时间进度的安排,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但是由于设计中有一些小小的变化,如:数据库的编写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个难点,会去找资料学习一下,或者成员协调解决,会超过预期的时间,所以我们也及时调整了自己事先安排好的计划,虽然如此,但是最后还是能够完成了任务。

当然不可避免的我们所开发设计的网上书店管理系统肯定还存在方方面面的缺陷和问题,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最基本的功能都实现了,最起码能够给我们一种莫大的鼓舞,剩下的系统功能的继续的完善就需要在今后的时间内我自己去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去钻研的更深、更透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