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单句和复句更新日期:2008-12-09 来源:点击:547单句和复句是五级语法中“句子”的两个分支,它们是根据句子的结构不同而分出来的句型。
单句是由一个主谓结构或非主谓结构的短语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
对于初学语法的中学生说来,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单句和复句都属于句子,都有一个句调,而且复句中的分句就像一个个单句,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有些句子看似单句,它却是复句;有些结构非常复杂的句子,看似是复句,但它却又是一个单句;对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单句和复句怎么区分,有怎样的区分标准呢?下面就这些问题做几点阐释。
一、单句与复句的关系单句和复句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如果把单句和复句比作兄弟,那么,单、复句关系可以说只有血脉关系,而没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如果比作两条直线,那么,它们永远平行,没有大小之分,没有交叉关系。
例如:①我们去地里拔草。
(单句)②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地里拔草。
(复句)③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复句)④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单句)例①是单句,例②是复句。
它们都有相同的文字“我们去地里拔草”,好像例②包含了例①,例①成为例②的一个分句;其实不然,它们只是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而已。
例③是复句,例④是单句。
它们之间也同样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也好象是例③包含了例④,单句包含了复句,其实,它们之间也没有包含的关系,只是文字相同,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说有关系,那就是单句和复句都属于句子的范畴,都拥有一个句调,具有一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都可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有人认为单句是复句的分句,复句是由单句构成的,这就大错而特错了。
单句与复句中的分句是有区别的,单句是一个具有句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分句则是复句结构的一个成分,自身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是一种类似单句而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二、单句和复句区别“四看”单句与复句的判定,不在于内容的简单与复杂,也不在于句子形式上的长短,关键应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
一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个数。
一个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连动句、兼语句除外),而复句由几个单句形式(即分句)构成,因此包含不止一个谓语。
由此根据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多少可以判断是单句还是复句。
例如:①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
②你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才不理想。
例①是单句,句中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做”;例②是一个有三个分句的复句,它有三个谓语动词“努力”“找到”“理想”。
二看有无包含复句的各分句不能互相包含,所以,有的句子看起来有几个陈述部分,但是,如果互相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就是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如: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个句子很长,但它是一个单句。
句子的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面这些语言是对宾语“发展规律”所包含的内容解说,成为宾语“发展规律”的同位宾语,也可以说它们之间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三看有无语音停顿句子的谓语不止一个谓语动词,如果这些动词短语间没有语音停顿,只有句尾才有一个大的停顿,这个句子就是单句。
反之,如果中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的(形式上常用逗号表示),就是复句。
例如:④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⑤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例④和例⑤由于语音停顿上的差异,例④是连动短语作谓语,中间没有语音停顿,是单句;例⑤在“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与“烧水喝”之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所以是复句。
四看有无关联词语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有用关联词语来表达的,叫关联法,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不用关联词语表达分句间的结构关系的,叫意合法,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那么,看有无关联词语,也可以作为单、复句区别的标准。
但是,这个标准常用来区别连动句和紧缩复句。
如果各谓语动词短语之间有关联词语的,是复句;没有关联词语的,是单句。
例如:⑥他坐下来看书。
⑦他一坐下来就看书。
例⑥和例⑦的区别在于关联词语的问题。
例⑥没有关联词语,表示相连的两个动词是连动短语,是一个连动单句。
⑦有“一……就……”这样的关联词,是复句,属于复句中的紧缩复句。
总之,在判断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时,应该综合使用以上四个标准。
在使用的先后顺序上应是:首先看谓语的个数,再看各部分有无相互包含的关系,最后看语音停顿的情况。
如果是连动句和紧缩复句的判定,应观察关联词的无有。
三、几种与复句类似的单句结构复杂的单句看起来类似复句,这是学生难以辨别重点所在,因此,要让学生明确这几种单句。
1、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就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这种句子存在着两个主语,即一个句子的主语(大主语),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小主语),学生对这就难以区分。
例如:①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②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2、连动句③他拿起斧头跑到树林狠命地砍着那棵树。
3、句中有停顿的兼语句句中有停顿的兼语句,学生往往错认为是复句。
如:④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4、复句形式做成分的单句有些复杂单句的成分是一个复句的形式。
如:⑤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画线部分是一个递进复句,做了“相信”的宾语,成为一个单句的成分。
5、带有独立成分的单句带有独立成分的单句,学生容易将独立成分看做复句的一个分句,这样,就容易把带有独立成分的单句看作复句。
例如:⑥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包括其他习惯,总是靠熏陶逐步养成的。
⑦大师傅,白天的事你千万不要见怪。
这两个句子中的“包括其他习惯”和“大师傅”是句子的独立成分,不是复句的分句,这两个句子仍为单句。
6、带“作状语的介宾短语”的单句带有句首状语(作状语的是介宾短语)的单句往往会误认为复句,这样,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⑧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
例⑧“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是表示原因的句首状语,不应看作复句的一个分句。
单句和复句之间的确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现象,这是客观事实。
但是,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根据教材和老师的教学要求,做硬性记忆和区分,不要忽而东,忽而西。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⑴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⑵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构成。
例如:⑴飞机!⑵站住!有人敲门。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一、定义法。
单句,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的语调。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
二、抓主干法: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
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1: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因此这个句子是单句。
例2: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主干:红日升起,光辉照大地。
——这是复句。
三、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例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4:“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冒号以后的内容是认为的宾语,所以这个句子是单句。
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
例如下面的句子虽然都用了关联词,但都是简单句子,而不是复句。
例5.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例6.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
例7.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例8.只是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例9.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四、看标点。
倘若句子从头至尾只在句后有一个标点(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这句子一定是单句;有些句子,标点不止两个,但仍可能是单句。
而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一般用逗号、分号,句末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例10.我知道,你这样伤心是有原因的。
(这是单句)例11.树上飞来一只鸟,叽叽喳喳叫了几声,又向空中飞去了。
(这是复句)五、查谓语。
在句间有标点(逗号或分号)的情况下,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关键在谓语。
只有一个谓语是单句;有两上或两个以上谓语是复句。
例12.我真诚地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要努力锻炼身体,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此句的只有一个谓语“希望”,冒号后面的内容都是“希望”的宾语,因此是单句。
)例13.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劳。
(这个句子有四个谓语:美、年轻、要强、勤劳,因此是复句。
注意,即使去掉后面三个“她”,仍然是复句。
)六、辨关联词语。
辨别关联词语的作用,不少复句借助关联词语,但有时有关联词语却是强调个别句子成分,关键还是看有几个谓语。
例14: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穷人闹翻身的大救星。
句中的"只有……才……"这一关联词语,"只有起了强调作用,全句只有一个谓语"是",所以是单句。
A. 老师打开书本, 开始上课。
B. 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C. 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D. 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E. 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答案:单句有b、c、d、e,复句有a例15.我去年曾经去过那里,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地里呢。
(“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地里呢”是动词“看见”的宾语,而整个句子是只有一个层次的单层复句)(单层复句)主谓句中,动词谓语复杂多样,有些句式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些特殊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