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死亡监测培训演示文稿
2、作为各级质量检查、计算漏报率的基础 数据。
注意事项
1、活产数的填报: (1)本地户口活产:为地段内本地户口的活产 数,与孕管报表内本地户口活产数相一致(包括本 地户口家庭分娩者)。 (2)非本地户口活产:无接产机构的乡镇为该 乡镇发生的非本地活产,有接产机构的乡镇为本 镇接产机构接产的非本地活产与家庭分娩的非本 地活产之和。
的死亡数
孕产妇死亡率= 当年孕产妇死亡人数 ×100000/10万 当年活产数
▪ 育龄妇女:年龄在15-49岁的妇女
四、监测内容
➢检测地区内的活产数 ➢监测地区内的孕产妇死亡数和死亡原因 ➢孕产妇死亡的地区和人群分布 ➢死亡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服务情况 ➢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
以监测点活产数及孕产妇死亡季报表及孕产妇死亡报 告卡体现具体内容。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 ↓↑ 相互核对↓ ↑
每季度上报季报表,及时上报 死亡名单
↓↑ 乡镇卫生院
汇总各村活产名单,填写出生花名册 ——— 及季报表,汇总育龄妇女死亡名册,
↑
将死亡卡转抄到死亡登记册
↑
↑ 每月例会上报活产名单,及时上
↑ 报死亡线索
↑
村医或村接生员 ——— 填写出生花名册、孕产妇死亡名单和
中全部在监测时限内的孕产妇作为监测 对象。
(二)监测对象
➢ 本地户口 1、监测地区内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包括计划外 妊娠的孕产妇。
2、嫁入监测地区,但尚未迁入户口者应作为监测 对象。
3、从监测地区嫁出,仍未迁出户口者,不作为监 测对象。
注:本地户口活产数与孕管报表一致,其余计入非 本地户口活产。
➢非本地户口 1、户口不在本地而暂住监测地区的孕产 妇。 2、农村监测点,指本县以外的流动人口, 不包括乡镇与乡镇之间的流动人口。
(1) 第一次检查地通过委托系统通知了户籍地, 归户籍地。
(2) 第一次检查地未通过委托系统通知户籍,归 第一次检查地。
(3)特殊情况由浙江省围产保健协作组决定归属 ▪ 无省内流动的概念
孕产妇信息交换的要求
▪ 对象为省内流动的孕产妇。 ▪ 第一次产前检查或建册时就要有信息交换
的表格。 ▪ 建册地非暂住地时,建册地填写信息交换
2、再由区县级保健机构组织专人到与孕产妇死亡 有关的医院,以及乡、村级妇幼医生、接生员或 个体行医者处调查与死亡有关的病史。
3、如该孕产妇死亡发生在家里,无医疗保健人员 或接生员在场,则应入户了解有关死亡过程及病 史,然后填写死亡报告卡,并写出病历摘要或死 亡调查小结,上报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三)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上报流程
育龄妇女死亡名册功用
▪ 了解育龄妇女死亡情况的依据。 ▪ 作为各级质量检查有否孕产妇死亡漏报的基础
原始登记。 有关育龄妇女死亡名册注意事项 1、不允许有缺项,死亡日期、死因、末次月经等
要填写详细(医院内死亡者务必有末次月经)。 2、村、乡都要有留底的名册。
报表功用
1、及时了解监测区活产、孕产妇死亡情况 及季节变化。
1、此表乡镇级在每季质控时填写,半年质控 及全年质控表上交市妇保院保健部。
2、卡片数是指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的数目。 3、乡(街道)报表按村(居委会)填写。
(二)孕产妇死亡报告程序
1、监测地区每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城市的街道 (或有关医院)向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农 村的村妇幼人员应向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报告。
(保健员)
育龄妇女死亡名单
注:城市监测点与村医对应的为居委会主任,与乡镇卫生院对应的为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站)或街道卫生院,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应的为区妇幼保健机构。
表,纸质交换表登记后交给暂住地妇幼保 健机构。暂住地妇幼保健机构从网上发信 息交换表。 ▪ 暂住地妇幼保健机构无论有未找到该孕妇, 均应尽快发出信息交换表。
(三)监测时限
孕产妇死亡监测时限从妊娠开始至 妊娠终止后42天内。
三、孕产妇死亡监测的相关定义
✓孕产妇死亡:女,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由于任何与 妊娠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 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中毒 等)导致的死亡。
✓ 活产:
指妊娠满28周,胎儿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 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指征之一者。如孕周不清楚, 可参考出生体重以1000克及其以上为准。
✓ 孕产妇死亡率:指一年内每10万活产儿中,孕产妇
注:有接产机构的乡镇在上报季报的同时还需上报 非本地活产名单。
2、死亡数是指孕产妇的死亡数,而非围产儿 的死亡数。
3、季报表与年报表是同一张,年报表中需填 写总人口数和15~49周岁育龄妇女数。全 年报表有季报表4张,年报表2张(半年报 和全年报各一张)。
4、乡镇报表:分村统计的汇总表。
孕产妇死亡监测质量调查表注意事项
孕产妇死亡监测培训演示文稿
优选孕产妇死亡监测培训
一、目的
• 获得准确、可靠的孕产妇死亡资料。 • 观察孕产妇死亡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孕产
妇死因的分布特点。 • 提供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为卫生行政
部门提出和制订减少孕产妇死亡、改善孕 产妇保健服务的新对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范围和对象
(一)监测范围 整县整市作为监测地区,监测地区
五、分析指标和内容
1. 孕产妇死亡率 2. 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3. 孕产妇的死因构成和影响因素
六、资料收集
(一)资料收集工具 二册(出生花名册、 育龄妇女死亡名册) 一表(监测点活产数和孕产妇死亡季报 表)
乡镇(街道)出生花名册
产妇姓名 丈夫姓名 户口所在地
联系电话 分娩日期 婴儿性别 备注
新的规定和要求
▪ 对于省内流动的孕产妇通过交换系统 反馈至户籍地,由户籍地作为本地户 口上报。
▪ 死亡孕产妇的评审分为不可避免和可 避免两种类型,即创造条件可避免归 为可避免类型。(2010.10.1开始实施)
孕产妇死亡归属问题
▪ 流动人口:户口不在本省的。 ▪ 户籍地:户口在本省的:
1.死前未进行产前检查者,归户籍地上报; 2.死前进行了产前检查者:
出生花名册功用
1. 记载活产情况,作为孕产妇死亡率计算的 分母。
2. 作为各级质量检查核对的重要原始登记。
出生花名册注意事项
1. 分娩日期要准确填写,不要填写阴历。 2. 备注栏内注明该孕产妇分属监测对象中的
哪一类,或其他需备注事项。 3. 每季度以此进行出生数的核实。 4. 村、乡都要有留底的花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