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CC/ZJDC-JZ-YBFA-NO.002国电织金发电有限公司2×660MW机组新建工程循环水排水管道施工方案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2015年2月10日国电织金发电有限公司2×660MW机组新建工程循环水排水管道施工方案审批表编制章节内容编制人签名日期工程队会签编制/会签章节内容意见签名日期安全员劳资员材料员质检员审核工程队专责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日期:批准: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日期:目录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12.编制依据 13.施工进度计划 24.主要的作业程序、方法 24.1作业程序 24.2作业步骤、方法 25.主要施工准备、机具、材料及人力资源配置 5 5.1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55.2主要施工机械、器具 55.3人员配备 66.质量要求 67危险源及预控措施(详见:附表) 7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9.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810.精细化管理措施 811.应急预案 8附表:危险源及预控措施 9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1.1工程概况国电织金电厂2×660MW新建工程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八步镇杨家寨。
本工程排水点位于洪家渡水库,由我公司施工厂区外循环水排水管道。
该工程采用单管布置方式,地埋与架空相结合,地埋管道深度1.3米-1.5米,支墩高度分为2米及2米以上,2米以下混凝土支墩,2米以上在支墩上架钢结构。
由厂区循环水排水管道(DN300*4接出,经过变径(DN200*4,最后变径为(DN150*3流入水渠。
管道长约5410m。
主要施工内容:地表土方开挖、管沟土石方破碎开挖、循环水排水管安装、混凝土支墩施工、过公路段混凝土路面恢复,管沟回填至管顶以上1000mm等。
1.2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单根管质量)一厂外循环水排水管道1焊接钢管DN300×4m16610.6T 2焊接钢管DN200×4m23180.3T 3焊接钢管DN150×3m17010.2T4防水锤型空气阀DN50套45普通型空气阀DN50套126放水阀DN100套107土方开挖m327008石方开挖m355002.编制依据2.1 国电织金电厂2×660MW新建工程D标段工程施工合同;2.2 国电织金电厂2×660MW新建工程循环水排水管道安装图等;2.3《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2010);2.5《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2.6《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管道及系统)》(DL 5190.5-2012);2.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五部分:管道及系统》2009年版;2.8《国电织金电厂2×660MW新建工程D标段施工组织设计》;2.9《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程序文件》E版CQDJ/CX-2008;2.1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2009年版;2.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2.1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2.16《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4;2.17《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DL5024-93;2.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进度安排,厂区循环水排水管道计划开工时间为2015年3月1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15年6月10日。
4.主要的作业程序、方法4.1作业程序厂外循环水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表土覆盖层开挖→管沟石方破碎开挖→循环水排水管道拖运→布管、座标、标高调整→对口焊接→防腐→分段水压试验→回填4.2作业步骤、方法4.2.1管沟开挖和支墩施工4.2.1.1管道安装线路上基准线或高程基准点已经形成并可投入使用。
4.2.1.2管沟开挖边坡应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及图纸要求进行。
4.2.1.3开挖时,若遇雨季或流砂,或酌情加大边坡可采用挡板支撑。
4.2.1.4管沟开挖完毕后应立即通知地质工代或现场监理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4.2.1.5管沟开挖完毕后,任何情况下不允许长时间积水,并采取措施以防积水时发生浮管现象。
4.2.1.6管道应敷设在砂砾石做成的垫层上,垫层必须夯实,管道下的垫层厚度为200MM,管道不许直接敷设在岩石上。
4.2.1.7管沟已按设计要求开挖、垫层铺放完毕、相关点座标控制桩形成,开挖移交工作面;管道座标、标高及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4.1.1.8 支墩施工必须按照图纸施工,支墩尺寸、标高符合要求。
4.2.2 管沟的回填4.2.2.1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该尽快试压回填,回填前要排干管沟内积水,进行管道严密性试验。
管道防腐按隐藏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土。
4.2.2.2回填时,在管道两侧后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采用较好的素土进行,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40mm的块石,管道两侧要同时对称回填,并严格分层夯实。
4.2.3下管4.2.3.1据该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用30t吊车下管。
下管前,管子应按相关要求检查、验收合格,防腐合格,且管沟、垫层已验收合格。
管子转运到施工现场采用挖机与卷扬机相结合,转运过程中应注意管道的成品保护。
4.2.4管道安装4.2.4.1管道直径允许误差为±0.001DN(公称直径,并应符合DL/T 5190.5-2012的有关要求,相邻两节管口直径之差不得超过4mm。
4.2.4.2 管子的椭园度不得超过0.01DN(公称直径),相邻两管节的安装端部不得超过0.005DN,并满足DL/T 5190.5-2012的有关规定。
4.2.4.3 两管节的管端接口相互不吻合时,其差值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1/4,并且不得超过2mm,如果差值超过规定值,则必须加入短管连接,严禁采用强大的外力或在管子外部周围加热伸长的办法来缩小间隙。
4.2.4.4管道上的各种开孔位置,不能布置在焊缝通过处,并严禁在管道上任意割除临时人孔,只有在整个管路上焊接最后一道安装焊缝时,才允许开设一个临时人孔,且必须割成圆形,孔边与管道纵横焊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4.2.4.5每条管线的第一节管道将作为基准管道,所以,该管道的座标、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2.4.6对接管的两端应按要求用气割将管端切成V形坡口,并清除坡口边缘的金属毛刺、渣滓、熔瘤、溅斑等杂物后方能施焊。
4.2.4.7管壁所有的焊缝,应采用对口焊,当管段在沟内组合焊接且下半部焊接有困难时,可在管子内部做坡口,上下半圆交界处,其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其管内焊缝的补强高度不得超过管内壁表面3mm。
4.2.4.8对接管节的纵向焊缝应错开布置,相互错开的距离不小于100mm,同时纵向焊缝不得设在管子水平直径和垂直直径的端点,同一管节上,两条纵向焊缝的间距不得小于500mm。
4.2.4.9焊缝不得有砂眼、窝穴气孔及焊渣、浮皮及碎屑。
焊缝外表面应是整齐的鱼鳞状。
4.2.4.10焊接结束后应用钢丝刷清除焊渣、浮皮及碎屑。
4.2.5 管道防腐4.2.5.1管道的补口及补伤4.2.5.1.1补口、补伤处的涂层结构及所用材料应与管体涂层相同,补口工作应在对口焊接完毕后。
4.2.5.1.2补口处和露铁的补伤处,必须进行预处理。
4.2.5.1.3补口时应对管端涂层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泥土等杂物,然后用砂纸将其打毛,施工方法按上述要求进行,补口处涂层与管体涂层的连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2.5.1.4防腐层的施工及质量检查和验收技术要求,同时应遵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也应按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4.2.5.1.5距防腐管道端口两端100mm内暂不进行防腐。
4.2.5.1.6 本工程采用内外涂环氧树脂的钢管,在工厂加工完毕后送至现场。
现场焊接完毕后需进行外缝补涂环氧树脂,具体操作按厂家说明进行。
5.主要施工准备、机具、材料及人力资源配置5.1施工应具备的条件5.1.1 管沟已开挖、验收完毕、砂砾垫层已按要求铺放碾压、验收完毕,已按要求移交工作面。
5.1.2 测量已按要求作好相关点的座标控制桩。
5.1.3管道已按要求组织到位并验收合格。
5.2主要施工机械、器具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 1.0m3挖掘机SAYI4台2柴油发电机30KW3台3运输车20t1台管道转运4卷扬机5t2台各配钢丝绳200m 5汽车吊30t1台6滑车 5 t、3t各5个7全站仪QZY1105052J1台8试压泵1台9火焊工具10套10手动葫芦2t8个11手动葫芦1t12个12逆变焊机6台13简易龙门架16个制作14Ⅱ型配电盘3面5.3人员配备为了保证按期、安全、优质完成本吊装任务,特成立厂外补给水管道施工领导小组。
选派精兵强将,配备精良机具,从人力、物力、机具设备等方面提供可靠保证。
人员分工情况如下:序号工种/职务岗位职责数量1 技术员编制施工方案、交底、过程监督和控制 12 班长施工安排、协调 13 安全员负责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和保卫工作 14 钳工(专责工)管道安装 45 焊工(合格)管道焊接86 起重工钢丝绳捆绑、管道转运 27 普工配合钳工、起重工进行转运管道和安装管道12注:所有人员均为熟练工,起重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6.质量控制6.1 质量目标建设绿色火电厂,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受监焊口一次合格率≥98%。
6.2 质量保证体系详见项目部质量控制体系。
6.3质量检查程序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四级检验”制度,认真执行班组自检、工地复检,项目经理部门专检,最后会同监理工程师综合验收的四级检验制度。
6.4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施工中严格按设计图施工。
6.5实行施工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任何人不得从事非本工种的作业,保证施工质量。
6.6加强中间工序交接制度。
6.7对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必须认真核对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做到帐、物相符,并经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按不合格处理,并对其作明显标识。
6.8材料、半成品使用前,必须严格建立材料使用跟踪台帐,做到质保书、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及复验单,规格、数量对号,使用部位明确,及时跟踪到位。
6.9焊接材料采用国产E4312焊条,其性能应符合GB/T5117-2012中的要求。
6.10进行施焊前,应先清除焊口周围100mm以内的油漆、铁锈、油污、泥土等杂物后方可施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