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 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 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
其次,排好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 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 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 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 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 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 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因此,在读好原作的基础上,把可 以引发感想的“点”排出来。
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 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 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 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 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 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 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 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 什么。
小结
由此看来,同一个阅读材料,由于 观察认识的立足点和角度不同,观察 者认识问题的态度和深度不同,可以 写出许多立意不同的文章来。 首先 要从实际出发。这实际包括材料本身 的实质,更重要的则是现实生活的实 际。
其次要勇于出新,避开那些别人很 自然想到的或已经议论过的话题,提 倡求异思维,谈别人没有谈到的问题, 钻别人没有达到的深度。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以下四种引述,哪种算是简明的呢? ①赫尔墨斯到人间碰了大钉子。
②赫尔墨斯是商人的庇护神,是至高无 上的天神宙斯、赫拉的儿子,他盲目 自大,来到人间问自己雕像的价格, 才知道不过是作为宙斯、赫拉雕像的 添头而已。
③赫尔墨斯盲目自大,他到人间问自己 的价格,才知道仅是作为添头而已。
⑥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 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 就到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 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 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 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 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 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 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 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
“读后感”,收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尽志无悔 ――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 实在令人叹服。
②人生、治学,亦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 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 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⑦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 自问:吾志何在?
攀登人生的金字塔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 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 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确实 寥寥无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 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 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
②“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 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 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把跳蚤放在 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蚤一 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蚤失掉 了跳出去的志向,永远地跳不出去了。 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 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 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④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 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 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土人情, 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 记》积累了丰富史料。
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 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标 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一个人 一旦坚定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 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 下山、蛟龙出海之势。
《执竿入城》从不同的角度, 确立感受中心。
从鲁人的角度分析可得出:
①应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 须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②多想才 能出智慧;③轻信盲从是可悲的等。
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又可得出:
①好为人师要不得;②自作聪明者 戒;②经验主义者行不通;④谈动 机与效果的关系等。
第三,选准感点。
⑤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
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 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然正气 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中国摆脱贫 油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 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他们哪 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 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其内在动 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变法,最后也以 失败告终,而被捕于狱,题一诗于狱壁说: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 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变 法失败了,但是,他甘愿为变法牺牲,希望 以自己的鲜血报答皇上,警醒世人。
⑥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 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 以无悔矣”。记得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 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
以感点(文章的中心论点)为正题, 以“——读有感”等为副题:如:珍惜生命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 “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 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很快引 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 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 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要注 意联系实际生活社会风气的好坏,周围 的人或事往往给你很深的印象。要将联 系起来的生活内容有选择、有侧重地写 出来,就是很好地联系了生活实际。富 有现实教育意义。
例如,写《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感点:
① 全文的中心思想:在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 新形势下,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巩固这个胜利,建设一个新世界。 ② 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要花费 很大力气的事情。 ③ 因为胜利,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 停顿不前的情绪可能生长。 ④ 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 ⑤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⑥ 两个“务必”。 ⑦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 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⑧ 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乞讨也 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 好些。
③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 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 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 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人如此, 且事物亦如此。郑板桥曾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源于断岩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这正是青松的高贵的品质。
③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 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 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 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 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 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 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 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 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诽谤,丧夫 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 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 要实现自己的宏愿。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 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 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 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 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 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 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 论证成文。
例如《滥竿充数》这个故事,明显 地有三个感点:
一是南郭先生的行为引发的感点:
④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 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 的店里问价,结果才知道自己的雕像
上述四种引述:
第一种简而空;
第二种虽多用些字,却是明了的,简明的;
第三种虽缺少第二种的某些内容,但主要 的部分已经有了,因此也是简明的;
第四种虽然字数比第三种还多,但不够明了。 开头照抄原文,还不足以表现赫尔墨斯的自 高自大,而且说“不如宙斯、赫拉”也极不准 确;
⑤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 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 之人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 少数。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 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 志之人定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 矣。
谭嗣同一代烈士,从小便立志救亡图存、救
人要有真才实学,靠蒙骗过日子是不会长 久的。
二是由齐宣王的行为引发的感点:
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
三是把南郭先生在两代齐王手下的不同遭 遇作对比,探究原因引发的感点:
应当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人混不下去。 把这三个感点作一下比较,对照当前改革 的形势。
第四,叙述要简。
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 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 “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 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 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 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 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 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 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 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但有时用相同联想不行,必须用
相似联想。如年高考作文要求就短 文《毁树容易种树难》写读后感, 有的考生以原文中的种树联想到自 己的种树,文章的立意就太肤浅了; 而有的考生用相似联想,在文革中 以“种树”喻政权建设或人才建设, 立意就深刻而新颖。
最后,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 一般为: 读《……》有感 读《……》后想到的 读《……》的感想 读《……》后的感想 读《……》后 《……》读后感 我读《……》 有感于《……》
④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达尔文
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 记》,苏武羁留匈奴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 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 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蒲松龄屡试 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 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 青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今中外,不知成就 了多少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