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分类复习——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新郑市黄水路小学韩江华复习目标:1.会写含有身体部位、描写秋天、含有数字、拟声词的词语,会写ABB、AABB、ABCC、AABC、ABAB等形式的词语,认识表示数量多、颜色多、时间短的词语,并能正确搭配和运用。
2.大量积累课内外经典诗文,并会灵活运用。
3.积累关于理、团结合作、如何待人的俗语谚语,了解其含义,并会灵活运用。
4.背诵课文经典段落。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上一周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个学期的所有课程,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复习、检查,看看大家是不是把这些知识都掌握了。
如果发现自己还有不会的地方,就要及时补救。
所以,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要更认真地学习,你们能做到吗?今天,我们首先来复习积累与运用部分。
二、词语归类,灵活运用(一)词语归类:1.出示: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生总结:ABB式。
师:课本上把这一类型的词语进行了总结,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并出示:懒洋洋慢腾腾颤巍巍兴冲冲静悄悄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师:你还积累了哪些ABB式的词语呢?指名说。
师: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吗?指名说。
2.出示: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生总结:含身体部位的词语。
师:课本上把这一类型的词语进行了总结,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师:你还积累了哪些含身体部位的词语?指名说。
师: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吗?指名说。
师:第八单元园地中,拓展了与目有关的词语,目也是身体的一部分,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3.出示:今天秋高气爽,我们相约一起去爬山。
生总结:描写秋天的词语。
师:课本上把这一类型的词语进行了总结,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并出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师: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指名说。
师: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吗?指名说。
师:除了秋天,你还积累了描写春天、夏天、冬天的词语呢?指名说。
3.出示:他投篮几乎是百发百中。
生总结:含有数字的词语。
师:课本上把这一类型的词语进行了总结,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并出示:百发百中百战百胜百依百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八稳七上八下七嘴八舌七手八脚师:你还积累了哪些含有数字的词语?指名说。
师: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吗?指名说。
师:除了秋天,你还积累了描写春天、夏天、冬天的词语呢?指名说。
师: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吗?指名说。
4.出示: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
生总结:拟声词。
师:课文上出现了很多拟声词,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并出示:哗啦啦唧哩哩吱吱嘎嘎叽叽喳喳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师:你还积累了哪些拟声词?指名说。
5.上面这几类词语教材中进行了专门归类,需要大家重视,但是我们课文中也出现了很多特殊类型的词语,如AABB、ABCC、AABC、ABAB 等形式的词语,表示数量多、颜色多、时间短的词语,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二)词语的灵活运用: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详见后面的复习题)二、古诗归类,灵活运用(一)古诗归类:出示:第4课:《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第17课:《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园地一日积月累:《所见》园地六日积月累:《早发白帝城》园地七日积月累:《采莲曲》师:这是课本上出现的课内古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
师: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古诗呢?指名说。
(二)古诗的灵活运用:1.连一连;2.填一填;3.根据诗意写诗句;4.根据情境填空。
(详见后面的复习题)三、名言警句归类,灵活运用(一)名言警句归类:出示:园地三日积月累:关于“理”的3条谚语园地四日积月累: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园地八日积月累: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师:这是课本上出现的名言警句和俗语谚语,谁来背一背?指名背。
师: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和俗语谚语?指名说。
(二)名言警句的灵活运用:1.填空;2.根据要求写句子;3.根据情境填空。
(详见后面的复习题)四、课文内容的总结,灵活运用(一)课文内容归类:出示:1.《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2.《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3.《司马光》全文师:这是课本上出现的需要背诵的段落,谁来背一背?指名背。
(二)课文内容的灵活运用:按课文内容填空。
(详见后面的复习题)五、当堂检测刚才大家的表现真的很出色,背诵的又整齐又熟练,但是光说不练假把式,会背会默才是真功夫。
下面,请大家打开老师刚刚发的练习纸,检测一下自己。
词语的灵活运用: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提()吊()()()发光()牙()爪手()脚()眼()手()果实()()五谷()()()发()中1.“担惊受怕”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
2.形容射击运动员技术高超的词语是___________。
3.用“_____”画出描写秋天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 。
4.我会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1.亮晶晶(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披头散发(含身体部位):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3.天高云淡(描写秋天):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四面八方(含数字):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5.哗啦啦(拟声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古诗的灵活运用:一、连一连。
春色满园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山重水复疑无路一枝红杏出墙来粉身碎骨浑不怕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闲识得东风面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要留清白在人间二、填一填。
1.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知有儿童挑促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光秋月两相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6.两岸猿声啼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诗意写诗句。
1.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情境填空。
1.人们常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西湖的美景,西湖也因此有了“西子湖”的别称。
课外,我还积累了两句关于写景的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叶绍翁《夜书所见》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名言警句的灵活运用:一、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贰过。
2.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胜负在于理。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
1.请写一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一句谚语送给那些做事不齐心、不出力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情境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让我们明白了只要明理,走遍天下也不怕。
2.妈妈总是教育我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正如《墨子》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人只要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言语的好坏可以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荀子》中“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课文内容的灵活运用:1.它把黄色给了_______,黄黄的叶子像_________________ ,扇哪扇哪,扇走了_______________ 。
2.众______去,光_______________破之,水______,儿_______。
3.所有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师:我看好多同学都已经做完了,同桌开始对改。
出示答案。
同桌对改。
师讲解。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题大家都会做,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因为错别字导致失分,如:“提心吊胆”的“胆”写成了“担”,“瓜果飘香”的“飘”写成了“漂”,“伤人以言”的“以”写成了“已”等,这些出错的原因就是练习不够,或者审题错误,做题粗心,希望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能避免这样的错误,争取期末考一个好成绩。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后反思:这节课只准备了一天的时间,所以整体会比较粗糙,不是那么精致,但是时间短,任务重。
本节课,我依据课标,从课本出发,重课本知识,拓展延伸课外知识,讲之前准备讲一部分练一部分,但是又害怕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先集中讲解知识点,再当堂检测,但是一堂课下来,虽然内容充实,孩子的积极性高,但是缺乏趣味性,时间安排不恰当,导致孩子没有做完。
在以后的教学中,尤其是复习课,它本身就枯燥乏味,要适当增加比赛、游戏的性质,增加复习的趣味性,安排好时间,备好每一节课,这样才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