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1 难忘的泼水节执教者:太原市迎泽区狄村小学张艳萍【教材分析】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

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设计理念】本篇课文的教学有一定难度,因为时间离学生比较久远,对周总理并不了解,因而也不能很好地体会傣族人民和总理之间的深厚感情。

所以补充关于周总理的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无限想象空间,拉近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

教学一开始,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再现泼水节的盛况,让学生对傣族泼水节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学生兴趣。

通过对周总理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对周总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畅想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相互真诚地祝福,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从而使学生成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抓住“泼水”和“总理”两个教学点,“以读为本” 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在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

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

同时,注意做好朗读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了解读出个性。

另外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教案首页课题11难忘的泼水节课型讲读教学课时2授课时间2013.6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抓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能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知识结构图难忘的泼水节1.生字翘舌音:蘸、端平舌音:踩识字方法:形声字、比较形近字等书写指导:凤凰2.词句教学重难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为重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为难点。

学情分析学习起点预测本课的最大难点在于周总理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他们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

学习困难预测有些问题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比如: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个情感重点?学生理解不深。

难忘周总理穿着、表情总理简介播放泼水节视频走进傣寨感受节日快乐怎样过节敲象脚鼓踩“地毯”跳舞火红火红四面八方一条条……幸福和快乐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周总理和泼水节的视频资料。

板书设计快乐难忘的泼水节幸福教学反思呈现现象学生基本能很好地体会全文的感情,感受到了泼水节的快乐,能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初步理解了傣族人民和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归因分析在教学时,我首先是帮助学生走进周总理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感受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人敬佩、老百姓对他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崇敬。

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同学们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对于泼水节的快乐和热闹,主要是通过看视频,抓住重点次的理解去体会。

改进措施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案续页(第2 课时)步骤教学流程课堂调控导入师:同学们,农历的新年刚刚过去,告诉老师,新年你们是怎么过的?都做什么了?你们感觉怎么样?过年可真热闹。

那是一年中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师:你们知道吗?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傣族也有一个节日,叫泼水节,就象我们过的新年一样,也是傣族人民的新年。

每年四月中旬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男女老少都要沐浴洗澡,穿节日的盛装,拜佛颂经,还要举行赛龙舟、斗牛、丢包、泼水祝福等活动。

师:时间过得真快,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怎么样,大家想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气氛吗?[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亲身经历过的新年的经验过渡到傣族人民的节日,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重难点突破一复习字词师:别着急,要想感受泼水节先得过老师这一关。

你们有信心吗?指名读跟读(凤凰花傣族泼水节象脚鼓对襟白褂笑容满面柏树枝蘸了水泼洒祝福健康长寿敬爱撒满)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这里面的哪个词让你特有想象,能想到很多,来跟大家说说。

你们真会想象!(傣族村寨视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无限想象空间,拉近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师: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到了!快,让我们一起去拥抱泼水节吧!看看泼水节带给你什么感受?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

师:老师见你们读得这么认真,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一定感受到了什么?来,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快乐)三感受快乐师:你们真会感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泼水节的快乐。

看看人们是怎么过节的?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4、5、6段。

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人们是怎么过节的?1.预设4段: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师:他是谁?看来,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周总理周爷爷。

周爷爷接过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听!欢乐的鼓声响来了!多么!多么!多么!师:你们见过象脚鼓吗?样子?大象的脚。

大象是象征着吉祥,健康,快乐。

周爷爷尽情地敲打着象脚鼓,这美妙的鼓声敲出了吉祥,敲出了快乐,敲出了健康。

师:哪里有象脚鼓声,哪里就有欢乐的人群!快看,他们正在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铺成的“地毯”上边敲边舞。

师指导书写:凤凰半包围结构注意撇、横折弯钩的写法[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还是重点。

师:这地毯多多多!傣族小伙子跳起了象脚鼓舞,年轻的姑娘们跳起了孔雀舞。

他们舞得多多多![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2.预设5段: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师:你们想想,泼水节还有什么庆祝活动?(泼水,赛龙舟等)师:对,其中泼水是泼水节最重要的活动,人们是怎么泼的?柏树枝是吉祥的树枝,象征着长命百岁,象征着健康长寿。

泼水泼出去的是吉祥,是幸福,是健康。

泼出去的水越多,送出去的祝福越多。

师: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总祝福老奶奶,祝福年轻的姑娘,祝福可爱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师:受到总理祝福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啊!幸福的人们也把祝福送给总理,祝福他。

师小结:总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总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板书幸福)师:谁愿意送出祝福?指名读,齐读。

师:多么热闹啊!多么开心啊!我感受到浓浓的祝福了!鼓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指名读,齐读6段。

师:谁愿意把更多的祝福送给人们!齐读[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唤起学生脑海中情景的再现,再次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朗读入情入境。

四诠释难忘1.认识周总理师:想不想认识周爷爷?(CAI图片)告诉老师,哪位是周爷爷?谁来介绍?(身上……头上……)周爷爷穿着什么服装?看来周爷爷也换了民族服装,此时的周爷爷看起来?从哪个词看出来?师:多漂亮啊!多喜庆啊,多慈祥,多开心啊,多亲切啊,多和气啊!师: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知道周爷爷是谁?(CAI图片)师:周爷爷的名字叫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爷爷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日理万机,受到了全国及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尽管工作繁忙,但周爷爷还是在白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多难得呀!多难忘呀!(板书难忘的)[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因为只有读懂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勾画,才能对插图进行恰当联想。

2.感受总理受人爱戴师:难怪人们那么欢迎他,那么爱戴她,读出人们欢迎总理的那种热情!这样受人爱戴的一国总理,你要怎么欢迎他?齐读。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呀!师:这真是一个的泼水节呀![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通过这些所填的词语可以看出学生学完课文后,自己个性化的真实感受和理解。

通过倾听别的学生的回答,也可以使自己的理解会更全面。

3.激情朗读7、8段。

师:所以傣族人民情不自禁地说:“多么幸福哇,!”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1961年的泼水节,!”[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升华情感,加强感悟。

五总结提升师:同学们,不只是傣族,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风土人情,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CAI)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让我们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把这幅画描绘得更加灿烂迷人吧![设计意图]总结提升,激起学生对中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土人情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拓展拓展延伸,实践活动: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了解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之后我们可以利用班队会进行一次展示介绍活动,比比哪些同学研究得更为深入。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