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同犯罪ppt课件

共同犯罪ppt课件


适用。附加刑的种类有:
(一)罚金。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 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 罚方法。
罚金不同于行政罚款,也不同于刑 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赔偿经济损失。
人民法院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 情况,并考虑犯罪分子本人的实际负担 能力,正确决定罚金数额。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 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 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 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即共同实施共同犯罪故意范围内的 行为,但并要求同时实行,可以是分工 协作,那怕在时间上相很久(如一人购 药 一人司机放药),只要行为是指向 同一犯罪,彼此在主观上存在联系。
(三)在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 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这里的共同的犯罪故意,有几层含 义:
一是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认识 自己与他人相互配合共同实施犯罪
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根据我国刑法 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 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二、主刑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主刑的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主刑的种类有: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
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 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 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构成的条件:
(一)在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人必 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 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二)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 须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
(四)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组织形式上 划分,可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即犯罪集团)。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 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 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种。这样的分类, 有利于指导司法机关明确打击重点,实 行区别对待,准确地依法定罪量刑。
(一)主犯
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 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 行为。
唆使的方法:有收买、劝说、请求、利诱、 命令、威胁、挑拨、嘱托等

唆使的形式:口头或书面 手势或眼神
公开或秘密 当面或转托
教唆犯大部份是主犯,但情节较轻也可以 是从犯。
#教唆犯的罪名应根据其教唆内容 而定,如教唆抢夺而实际是抢劫的不以 共同犯罪论处,对教唆犯仅定抢夺罪。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 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 罚。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一、罪数形态概述

关于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历来
有主观说与客观说之争。在我国一般认
为:区分一罪与数罪,应当以犯罪构成
的个数为标准。凡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
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具备数个
犯罪构成的,就数罪。
的犯罪论处,对被吸收的行为不再定罪。
牵连犯与吸收犯罪是一种包含关系。
第十四章 刑罚概说

一、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
用以惩罚犯罪的强制方法。我国的刑罚
是刑法制定的,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对犯
罪分子适用并由特定机构执行的强制方
法。

我国刑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它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刑罚有着本质
(五)死刑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
它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 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我国在死刑应用上
的一个独创。适用“死缓”的条件是:
1.罪该处死;
2.还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
#对于被判处的“死缓”的 犯罪分子,有三种处理办法: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共同犯 罪划分成多种形式:
(一)从共同犯罪能否任意形成上划分, 可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二)从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上划分, 可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中通谋的共同 犯罪。
(三)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 可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教唆又传授犯罪方法的,从一重 罪论处。
#教唆甲诈骗,又传授盗窃方法的 给乙的为。 数罪并罚
#对于刑法已将教唆行为单独定罪 的,按分则定罪 如煽动分裂国家罪
#对教唆犯的处罚:
1.被教唆的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 所起的作用处罚,通常是视同主犯处罚。
2.教唆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的,应 当从重处罚。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主观上没有共同故意的同时犯罪 *故意内容不同的协同犯罪 如伤害与杀害。 *罪过形式不同的协同犯罪 一过失 一故
意 如过失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借枪给哥 哥) 利用他人过失犯罪(说枪没子弹) *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 如抢劫又强奸 *有共同故意,无共同行为的犯罪(预备行 为视作用而定,如配制钥匙,作用力大,构成) 关于特殊主体内外勾结的定性问题 如贪 污罪的内外勾结实施盗窃
犯罪形态。
(三)继续犯

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
为在一定时间里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继续犯的特点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
时继续,而不只是不法状态的继续。如
果只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处于
持续之中,而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不
处于继续状态,就不是继续犯。

继续犯为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应
依有关规定论处,不论继续的时间多长,
行刑罚,预防其再次犯罪。如判处死刑、有期 徒刑、管制、没收财产。 2、一般预防,即警戒社会上的不稳定分 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如警告有犯罪 意图的人、教育法盲、安抚被害人及其家属, 以防私人报复。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是紧密结 合的。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 刑罚的体系 刑罚体系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并按照一定次
*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即知 道自己的行为的危害性。
二是在意志因素 行为人都希望或 者放任同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共同犯罪行为的形式有:
1、共同作为 最为常见 2、共同不作为 如父母均不喂养 3、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如内外勾
结。
根据共同犯罪的定义,下列行为 不构成共同犯罪: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 意犯罪,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 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 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 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执行死刑。
三、附加刑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它既可以随主刑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
它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需要短期
关押的犯罪分子。

拘役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上六个月
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三)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 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 罚方法。

它是我国刑罚中适用最广泛的一种
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
五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
的区别。
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的区别:
1、严厉程度不同。是最严厉的处罚 方法。
2、适用对象不同。只能对罪犯适用。 3、适用机关不同。只能由国家审判
机关适用。 4、制定机关不同。只能由全国人大
及其常委会制定。 5、法律后果不同。被视为有前科的
人,再犯罪可能从重处罚。
二、刑罚的目的
我国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表现为: 1、特殊预防,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和执
都只是一个犯罪。但行为继续的长短,
可在量刑时加以考虑。
三、法定的一罪
(一)结合犯

结合犯,是指法律上将两个本来独立的
犯罪行为结合在一起,法律另规定为一个独立
犯罪的犯罪。

(二)集合犯
集合犯是指行为人以实施不定次数的同种 犯罪行为为目的犯罪,虽然实施了数个同种犯 罪行为,刑法规定还是作为一罪论处的犯罪形 态。
二、实质的一罪
(一)想像竞合犯

想像竞合犯,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而
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

我国刑法对想像竞合犯没有明文规定。
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认为,应按其中法定刑较
重的犯罪定罪处罚。

(二)结果加重犯

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
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结果以
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了加重法定刑的

“执行机关”是县级公安机关;
“居住”地不一定是户籍所在地;“迁
居”无论远近,都应报告。
管制的意义在于减轻国家负担,不 影响家庭,稳定社会。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
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
(二)拘役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 由,并就近强制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 法。

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胁从犯
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分子。
胁从犯主观上知道或者基本上认识到是在 进行犯罪,但在被胁迫之下,不自愿或者不完 全自愿地参加了某些犯罪活动;其所起的作用 比较小,罪行比较轻,同从犯自觉自愿地参加 共同犯罪有明显的不同。开始是胁从,后来实 施犯罪双特别卖力的,犯罪情节恶劣不能以胁 从犯论处。
括的犯罪故意;

4.数次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同种罪名。

对连续犯,应按一个独立的罪,适用
“情况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条款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