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交换机功能性能测试方法

F交换机功能性能测试方法

交换机功能性能测试方法注:本文档没有描述,但应当包括的其它测试如下,这些测试仅需简单配置,测试时若需使用以太网电口,可依次选择标识为100Base-Tx 1、2、……16的端口(管理配置使用名称ethernet 1、ethernet 2、....... ethernet 16),若需使用以太网光口,依次选择标识为1000Base-X 25、26 的端口(管理配置使用名称gigabitethernet 1 、gigabitethernet 2),以实际所需数量为准。

测试时若需使交换机不接地,只需连接电源+、-端口,电源PE 悬空,接地端子悬空;若需使交换机接地,需连接电源+、-端口,电源PE 接地,接地端子接地,电源能适应交流和直流220V 电压,正负极可以互换,为可靠起见,使用直流电压测试时,正极接电源+端口,负极接电源-端口。

“6.2 电源影响性测试”“6.3 温度影响”“6.5.1 交换机吞吐量测试”“6.5.2 转发速率”“6.5.5 时延”“6.5.6 帧丢失”“6.5.7 背靠背帧”“以太网光接口测试”“6.6 功耗消耗测试”“6.7 绝缘性能测试”6.8 耐湿热性能测试”“6.9 机械性能测试”“6.10 电磁兼容测试”按“6.4 功能检查”要求,本文档包括的测试项目包括“网络风暴抑制”(测试标准5.3.4,本文档第1章)、“镜像”(测试标准5.3.7,本文档第2 章)。

按“6.5 性能测试”要求,本文档包括的测试项目包括“地址缓存能力”(测试标准6.5.3,本文档第3 章)、“地址学习能力” (测试标准6.5.4,本文档第4 章)、虚拟局域网(测试标准6.5.8,本文档第5 章)、环网恢复时间(测试标准6.5.9 本文档第6 章)、队列优先级(测试标准,本文档第7章)。

第 1 章广播风暴、组播风暴、未知单播风暴抑制测试(参考ADESA_PIRL_RateLimit.tcc 配置文件)1.1测试接线使用测试仪器的端口为P1、P2;使用交换机的端口为ethernet 1、ethernet 2。

测试仪器的P1 口接交换机ethernet 1 端口,测试仪器的P2 口接交换机ethernet 2 端口。

1.2建流建立主机:P1 口建立1 个主机为Host 1 。

添加数据流:建立广播数据流,命名为BC ,帧长64字节,目标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 地址为Host 1 的MAC 地址,Rx Port 设为P2;建立组播数据流,命名为MC,帧长64字节,目标MAC地址为任意组播MAC 地址,源MAC 地址为Host 1 的MAC 地址,Rx Port 设为P2;建立未知单播数据流,命名为UUC ,帧长64 字节,目标MAC 地址为任意单播MAC 地址,源MAC 地址为Host 1 的MAC 地址,Rx Port 设为P2。

配置流量发生器:Scheduling Mode 设为Port Based、Duration Mode 设为Continuous,Load 为100%。

1.3测试1.3.1测试配置抑制广播风暴、组播风暴(包括已知组播地址和未知组播地址) 、未知单播风暴,使其最大速率为64kbps。

配置命令:(ethernet 1)# pirl 0 ratelimit-mode packet-based BC Qpri-based none combine or rate64kbps(ethernet 1)# pirl 1 ratelimit-mode packet-based MC Qpri-based none combine or rate 64kbps(ethernet 1)# pirl 2 ratelimit-mode packet-based UMC Qpri-based none combine or rate 64kbps(ethernet 1)# pirl 3 ratelimit-mode packet-based UUC Qpri-based none combine or rate 64kbps1.3.2广播风暴抑制功能测试发送P1的广播数据流,监视P2的接收比特率,应低于64kbps。

1.3.3组播风暴抑制功能测试发送P1的组播数据流,监视P2的接收比特率,应低于64kbps。

1.3.4未知单播风暴抑制功能测试发送P1的未知单播数据流,监视P2的接收比特率,应低于64kbps。

第 2 章端口镜像测试(参考ADESA_PM.tcc 配置文件)2.1测试接线使用测试仪器的端口为P1、P2、P3、P4、P5、P6;使用交换机的端口为ethernet 1-6。

测试仪器端口连接交换机端口例:P1 至P6 口分别连接ethernet 1-ethernet 6 口。

2.2建流建立主机:P1、P2、P3、P4 和P6 口分别建立1 个主机,为Host 1、Host 2、Host3、Host4、Host 6,P5 口建立4 个主机,为Host 5-1、Host 5-2、Host 5-3、Host 5-4 。

添加数据流:建立Host 1 到Host 5-1、Host 2 到Host 5-2、Host 3 到Host 5-3、Host 4 到Host 5-4 的双向数据流。

配置流量发生器:Scheduling Mode 设为Port Based、Duration Mode 设为Seconds、Duration 设为10,P1、P2、P3、P4 口Load 设为12.5%,P5 口Load 设为50%。

2.3测试每轮测试时间10s。

镜像从ethernet 1 口流入的数据到ethernet 6 口。

配置命令:(ethernet 1)#pm ms rx#pm imd ethernet 6测试:发送P1 到P5 的数据流,监视P6 收到的数据包与P5 收到的数据包数量是否相同。

2.3.2 单端口输出镜像测试镜像从ethernet 5 口流出的数据到ethernet 6 口。

配置命令:(ethernet 5)#pm ms tx#pm emd ethernet 6 测试:发送P1、P2、P3、P4 到P5 的数据流,监视P6 收到的数据包与P5 收到的数据包数量是否相同。

2.3.3 多端口输入镜像测试同时镜像从ethernet 1、ethernet 2、ethernet 3、ethernet 4 口流入的数据到ethernet 6 口。

配置命令:(ethernet 1)#pm ms rx(ethernet 2)#pm ms rx(ethernet 3)#pm ms rx(ethernet 4)#pm ms rx#pm imd ethernet 6测试:发送P1、P2、P3、P4 到P5 的数据流,监视P6 收到的数据包与P1、P2、P3、P4 发送数据包的总量是否相同。

2.3.4多端口输出镜像测试同时镜像从ethernet 1、ethernet 2、ethernet 3、ethernet 4 口流出的数据到ethernet 6 口。

配置命令:(ethernet 1)#pm ms tx(ethernet 2)#pm ms tx(ethernet 3)#pm ms tx(ethernet 4)#pm ms tx#pm emd ethernet 6 测试:发送P5 到P1、P2、P3、P4 的数据流,监视P6 收到的数据包与P1、P2、P3、P4 收到数据包的总量是否相同第 3 章地址缓存能力测试(参考ADESA_ATU.tcc 配置文件)3.1 测试接线测试口P1 和测试口P2 连接交换机端口ethernet 1 和ethernet 2,用于测试,另使用P3和P4连接交换机端口ethernet 3和ethernet 4,用于监视是否泛洪。

3.2建流创建主机Host 1,源MAC 地址00:10:94:00:00:01 ;创建主机Host 2,源MAC 地址00:10:95:00:00:01 ;流1:帧长固定64 字节, Host1 到Host2 的单向流, Frame 中Source MAC 的MAC Modifier 为Count=8191;Step=00:00:00:00:00:01;流2:帧长固定64 字节, Host2 到Host1 的单向流, Frame 中Destination MAC 的的MAC Modifier 为Count=8191;Step=00:00:00:00:00:01 。

初始测试的MAC 地址数量为8191(最大理论值-1,减去1 是由于学习Host2 源地址所占用的MAC 地址记录数为1),在实际测试中逐步调整以确定交换机地址缓存能力。

3.3测试3.3.1测试方法1启动交换机,输入:#fdb flush清空地址表,发送流1, Duration Mode 为Bursts, Duration 为8191,负载为10%, P3 和 P4 口接收包的数量应为 8191,而后发送流 2,Duration Mode 为Bursts , Duration 为 8191,负载为 10%,监视 P3 和 P4 口是否仍然为 8191,若 多于 8191,减少 MAC 地址数量。

3.3.2 测试方法 2 (推荐)将测试的 MAC 地址数量设为 9000(略大于最大理论值) ,即调整 Host1 和Host2 的 MAC Modifier 为 Count=9000; Step=00:00:00:00:00:01。

启动交换机, 输入: #fdb flush清空地址表,发送流 1 , Duration Mode 为 Bursts , Duration 为 9000,负载为10%,而后发送流 2, Duration Mode 为 Bursts , Duration 为 9000,负载为 10%, 记录 P3 口或 P4 口接收数据包的数量, 减去 9000,即为泛洪包的数量, 用 9000 减去泛洪包的数量加上 1 (学习 Host2 源地址所占用的 MAC 地址记录数为 1 ), 即为地址缓存能力。

Total Tx Frame Count Total Rx Frame Count 9000 9000 9000 9000 0 9810 098109810-9000=810;地址缓存能力 9000-810+1=8191第 4 章 地址学习速率测试参考 ADESA_ATU.tcc 配置文件)测试口 P1 和测试口 P2 连接交换机端口 ethernet 1 和 ethernet 2,用于测试,P1 P2 P3 P4泛洪包数量4.1 测试接线另使用P3和P4连接交换机端口ethernet 3和ethernet 4,用于监视是否泛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