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及提高安全检查意见

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及提高安全检查意见

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及提高安全检查意见
安全检查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及提高安全检查效果的做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了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其目的是使安全检查更具规范性、科学性,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好务、护好航。

一、前言
安全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对于我们管道防腐行业来说安全同样重要。

我们常说:防腐是主业,安全是生命,那么我们如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象爱护生命一样去做好安全工作,是当前企业领导和安全工作者的一个大课题。

我们看到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充满许多复杂的子系统和环节。

找出突破点,搞活全系统,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

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有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及培训、安全检查等等。

其中安全检查及整改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就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安全检查内容分类及如何提高安全检查效果的做法等问题,谈几点意见。

二、安全检查的重要性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安全检查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使我们清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从而使我们有计划地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多年来我们坚持:安全检查——隐患分析——制定对策——抓好整改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严细认真地抓好监督检查,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

查隐患、抓整改,促使安全管理不断上台阶,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这正是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作用之所在。

我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安全检查工作,坚持安全检查经常化、制度化,厂级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检查;车间坚持每月两次安全检查;班组坚持每周一次安全检
查。

并把定期检查和突出检查相结合,把厂级检查和基层检查相结合,把综合检查和专业检查相结合,把普遍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把检查和整改相结合,使安全检查不断线,危险隐患整改不过夜。

通过安全检查,查出隐患,抓好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1、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五大方面:
⑴查领导
就是要认真检查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高不高;查各级领导在工作中是否认真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查各级领导是否贯彻落实了“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查各级领导安全责任制执行情况及是否贯彻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⑵查组织
主要是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情况;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⑶查制度
主要是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如: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工业动火审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以及各岗位操作规程的建立、执行情况。

⑷查管理
主要是检查安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⑸查隐患
这是安全检查的重点和关键。

查重点部位、主要设备、要害岗位等存在的危险因素、漏洞及潜在的隐患。

2、安全检查的做法,大体分为五种:
⑴定期检查——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规定的定期性检查,如;我厂定的厂级每月一次、车间级每月两次的安全检查等等。

⑵经常性检查——根据企业实际和人、机、环境等因素,不定期地进行的安全检查。

⑶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变化和事故发生规律,突出重点,进行的专题检查。

⑷专业性检查——按专业分工及其特点组织专业人员对某一专业进行的安全检查,如:设备检查、用电检查等。

⑸综合性检查——为了引起各职能部门的重视,组织有关部门对下属进行综合性的安全检查。

四、当前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
对于整个安全管理过程来说,安全检查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一点是被实践所证明的,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尽一致,使安全检查工作的发展呈现极不平衡状态,所以目前安全检查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主要是:
1、对安全检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检查者凑合,被检查者应付的现象。

安全检查中还有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比如:参加检查的人员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注重表面的东西多,因此有些基层单位投其所好,在检查团到来之前,大搞卫生扫除,刷漆大会战,领导厌倦,职工反感,使得安全检查失掉了应有的意义。

2、安全检查不到位。

由于一些单位领导对安全检查的认识不一致,因此使得检查不到位,满足于听汇报、问情况,现场检查也只看一些表面现象,不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敷衍了事,这样很难查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漏洞和隐患,使安全检查失掉了应有的严肃性。

3、检查标准不统一。

安全检查虽已坚持多年,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次检查前均拟定一个检查提纲或要点,但多数是有参加检查的人说了算,由于参检人员所学专业、技术素质和实践经验的限制,检查深浅不一,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评比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标准不统一、尺度不一致,一年一变,基层单位无所适从,无章可依。

4、检查人员的配备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按专业配备,有些人不懂专业知识,只能走马观花,点到为止,诸多的问题很难发现,起不到安全检查的作用。

5、检查与整改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检查与整改脱节。

往往检查的不管整改如何,也定不了整改措施,使一些隐患久拖不治。

正是以上这些问题,使人们失去了对安全检查的信心和信任,从而降低了人们对安全检查重要性的认识,造成了对安全检查认识方面的误区,导致了人们对安全检查的逆反心理。

五、强化安全检查,加大整改力度的几点意见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制止违章行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在克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检查工作,进而加大隐患整改的力度,力求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

对此有以下几点意见:
1、领导重视,检查到位
首先各级领导应该明确安全检查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因此,要树立起长久观念,要坚持安全检查不断线,
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同时在检查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查重点、抓关键、检查到位。

使每一级、每一次安全检查和整改都落到实处、见到效果。

2、检查内容要明确,检查标准要统一
一是要根据检查类别和形式,明确每次检查的内容:专业化检查什么内容;季节性检查什么内容;厂级检查哪些方面等等。

要把检查的内容明确固定。

二是要依据国家和行业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制定出重点突出、要求严格、可操作性较强的各级各类检查标准。

每次检查无论谁组团参检,都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真正使安全检查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把安全检查逐步纳入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以树立起特有的权威。

3、把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重点放在隐患整改上
安全检查是手段,整改隐患、确保安全才是目的。

因此,要把安全检查的落脚点放在隐患整改上。

各级各类检查都应明确的记载,都要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

对查出的问题,要分门别类,拿出整改意见。

重大隐患要立即拍板定案,危险隐患要整改不过夜,在这方面各级领导、财务、计划等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支持检查人员正确行使职权,维护安全检查的严肃性。

4、落实各级检查人员的责任制
各级各类检查,都要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坚持“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参检人员要善始善终,负责到底。

每次检查结束,都要进行认真、严肃的总结,理清各类隐患及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日期、资金及责任者,参检人员和被检单位责任人都必须签字负责,确保安全检查不流于形式。

总之,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劳动环境、保护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人们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维护其严肃性,树立其权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探索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安全工作稳步、扎实、顺利的开展,为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为企业增创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