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汇丑闻与中国食品安全

双汇丑闻与中国食品安全

有了统一适用的法律 2010 年 2 月 9 日,食品 安全委员会成立,三位副总理携 15 部长共保食品安全 2011 年 2 月 23 日,提交全 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加重了对生 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 的处罚 – 基层检疫监管者失职,制度流于形式形成监管漏洞 派驻屠宰场的检疫人员 对宰杀后的猪肉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就直接打上“肉 检”“验讫”的印章,开 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的情况时有发生 、 – 多头监管、分段监管未能有效衔 接,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尽管《食品安全法》对农业、质监、工商等部 门的分段监管职责做了规定,但各 省市规定不一,造成某些产品或环节无人监管或重 复监管的情况 针对“瘦肉精”事件,南京动物卫生监督所称在屠宰场的监管应由商务 部门主要 负责,而南京商务局则称应由动物检疫部门驻场开展工作 – 虽然事故发生 后,监管部门行动迅速、大力惩戒,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和事 前监管,民众指 责监管部门总是“马后炮” □ 企业自律不强,引发诚信和道德危机 – 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进行相关检查后指出,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 一责任人”的 意识不强,没有按照法律要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生产规范、健全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产品召回、索证索票方 面的制度 –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在利益诱 惑和行业“潜规则”的怂恿下,不顾法律和道德底线 近年来,社会舆论反复呼吁企业 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家的血管里应该流淌着 道德的血液 中国食品安全信息长期 不透明、不公开,缺乏消费者的参与和监督 – 食品质量问题出现后,当地政府须向 上级政府层层报告,而非对消费者通报,在处 理过程和事后管理方面没有反映到消费 者的意见 – 消费者不明真相,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加重,同时无法发挥对问题食品的 抵制作用和 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 -2- 结论和展望 □ 食品安全对于消费者、行业、社会来说都是重大问题 – 随着化 学工艺的日益发达,食品行业愈发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者很难从产品外观 判别真正 优劣 – 如果食品安全涉及的行业进一步增多, 劣币驱逐良币” “ 的游戏规则将波 及更大范围, 整个国产食品品牌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 –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相应品 牌和产业,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形象,若出现问题, 不仅危害当前,还可能殃及 后人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 政府应将监督范围覆盖“从农田到餐桌 ”整条食品链,并建立日常预防机制,深入 生产一线 应明确规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 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及各监管环节的义务,出现问题 后,不仅追究企业责任,还要对监 管部门的失职问责 加强营业执照管理和政府部门的定期检查 – 企业除加强自律外, 应强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 日清奥利友公司和味之素集团1均从第一道工序开始 把关,对原料生产严格管理, 即使包装用塑料瓶或塑料袋也必须严格执行生产标准 – 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长效机制,特别是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 – 日本 食品公司都主动公开产品信息,例如原料产地、添加剂成分等,多数食品厂家 设立了 专门接待消费者咨询的窗口,迅速应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 □ Ⅱ. 中国零售市场的成功条件 2004 年中国对外资零售正式放开限制以来,中国零售市场一直被看做极具吸引 力的市 场,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中 “提振内需”的重要目标本应成为外资零售商新的 发展契机。 但是,2011 年第一季度,家得宝、百思买和芭比等多家国际知名零售商 在中国关店。这一 现象究其根本是外资在产品背后的流通渠道、盈利模式和文化理念 等深层次的问题,而外 资要想充分挖掘中国市场,除了产品层面的本土化研发外,这 三个方面因地制宜才是最为 重要的。 多家国际零售商中国关店 □ 在中国零售市场前景看好的情况下,多家国际知名 零售商在中国关店? – 中国社会零售总额 2010 年同比增幅达 18%,而始于 2011 年 的十二五规划明确将“提 振内需”作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更应成为外资零售 商新的发展契机2? 日清奥利友公司是日本最大的食用油企业,创立于1907年。味之素集团是日本食 品业巨头,创立于190 9年。两家企业都有百年历史,但从未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 2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全面开放, 取消对外资零售企业在地域、
page 2
股权和开店数量三方面的 限制 1 -3- 2004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全面开放,取消对外资零售企业在地 域、股 权和开店数量三方面的限制? – 然而,2011 年第一季度,多家国际知名零售 品牌商和渠道商在中国关店? 建材超市巨头家得宝 (Home?Depot) 电器零售巨头百 思买 、 (BestBuy) 芭比 、 (Barbie) 等由于业绩表现不理想,陆续关闭在华全 部或部门门店? ? 家得宝、百思买和芭比的中国征途? 2006 收 五 进 国 购 星 中 6月 以 , 1.8亿 元 美 收购国内第四大电 器连锁企业 — —江 苏 星 器 五 电 75%股 权 2007 2008 两 开 店 年 一 10月 距 敲 ,离 开 中国市场大门19 个 后百 买 月 ,思 第 二 艰 诞 店 难 生 2009 全 控 五 资 股 星 2月,斥资1.85亿 美 吞 五 电 元 下 星 器 剩 的 余 25% 股 , 份全 资 股 星 器 控 五 电 , 坐 中 家 连 上 国 电 锁 市 老 位 场 三 置 2010 加 门 开 店 先后在苏州和 杭 开( 京 州 店北 试 验店之外首次走 出 部 在 ) 总 所 地 2011 首 换 次 帅 中国市场发展不 佳 4月 中 区 裁 , 原 国 总 吕 民 削 运 实 维 被 去 营 权 新 亚 区 裁 , 设 洲 总 兼 席 运 一 首 营 官 职 关 店 关 在 国 闭 中 的 全部9家门店及 上 零 总 海 售 部 与此同时,全 资子公司五星电 器宣布将快速扩 张 店 开 以 购 中 收 进 国 06年 , 美 收 底 1亿 元 购中国本土 材 建 连 锁超市— — 津 天 家 世 家 12家 店 界 居 分 加 门 开 店 京 等 的 店 津 地 6家 开 业 聘任原北京华联 综超董事长陈耀 东 任中国区第一任总 裁 一 换 次 将 11月,陈耀东离 职 原 安 ( , 百 居 隶 属 国 丰 采 英 翠 ) 购 副 裁 国 接 总 全 珊 任 开 关 收 始 店 缩 5月 青 店 店 : 岛 关 9月 沈 店 店 : 阳 关 二 换 ,津 次 将京 关 店 5月 北 分 : 京 钟 寺 停 店 业 6月 原 太 : 亚 区 采购总经理任中 国 总 区 裁 11月 天 东 :津 丽 店 店 关 业 不 绩 佳 最 少3次调降旗 舰 零 目 , 店 售 标比 开店之初下调至 少 30% 撤 北 离 京 1月 北 最 : 京 后 一 店 店 家 关 截 2月 全 止 , 国 12家 分店中5家 关店,占总数的 40% 登 中 陆 国 3月 在 海 全 , 上 开 球 一 舰 , 唯 旗 店显 现对中国市场 信 心 旗 店 店 舰 关 3月 上 全 唯 , 海 球 一 旗 店 店 的 舰 关 ? ? 外资企业的“水土不服”有表层和深层的原因? ? □ 这几家外资企业在中 国市场表现欠佳,产品不受消费者欢迎,是由于在流通体系、盈 利模式、文化理念等 深层次原因上的“水土不服”? ? ? ? ? ? ? ? ? -4- 外资企业“水土不服”的再细分? 产品不受消费者欢迎,销售业绩不佳 展示、功能、外观、定价等出现偏差 流 通 体 系 盈 利 模 式 文 化 理 念 ?
本文由格鲁D撒加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2011. 4. 7. (第 11-12 号) I. 双汇丑闻折射中国食品安全症结 ( 产业组 孙晓菲 研究员 ) Ⅱ.中国零售市场的成功条件 ( 战略组 邱静 首席研究员 ) Ⅲ. 主要经济统计 Ⅰ. 双汇丑闻折射中国食品安全症结 2011年央视3·15特别节目的曝光,将双汇卷入“瘦肉精”丑闻。继“三聚氰胺 ”之 后, “瘦肉精”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对中国肉制品行业带来 不小的打击。 监管部门执行不力、企业自律不强、缺乏消费者参与、监督是中国食品 安全问题症结之所 在。未来,中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并可借鉴食 品先进企业的案例。 双汇卷入“瘦肉精”丑闻 □ 2011 年,央视 3·15 特别节目《 “健美猪”真相》 ,将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 集团卷入其中 – 据节目披 露,用“瘦肉精”饲养的猪利用非法渠道从河南出厂,抵达南京屠宰场, 双汇集团下 属的济源双汇刻意采购违规猪肉 – “瘦肉精” 是一种含有盐酸克仑特罗、 莱克多 巴胺等可以增加瘦肉量的饲料添加剂, 对人体健康有致命的伤害 2002 年,中国农业 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 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 加“瘦肉精” ,2008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对 使用“瘦肉精”养殖生 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 双汇丑闻曝光后,国务院食品 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 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 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瘦肉精”问题 3 月 15 日 ̄19 日,涉及“瘦肉精”事件的孟 州、沁阳、温县、获嘉四县(市)完 成第一轮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普查抽检,抽检样品 14000 份,确认阳性样品 71 份 因卷入“瘦肉精”丑闻,济源双汇停产整顿,双汇 集团公开发表致歉声明 – 3 月 15 日下午,济源双汇的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 业整顿,而双汇集团 3 月 16 日、17 日接连发表公开声明,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对 涉事违纪人员予以停职或开除 – 济源双汇已于 3 月 17 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 至 3 月 20 日,已召回肉制品 2000 多吨、冷鲜肉 70 多吨 目前,北京、上海、沈 阳、成都等城市部分大型连锁卖场已对双汇产品做下架封 存处理 □ 双汇事件带来的影响 □ “瘦肉精”事件再一次刺激了中国消费者本已脆弱的神 经 – 近几年,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红心鸭蛋、毒豇豆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 现, 不断冲击着民众的消费信心 – 2010 年产值达 15.8 亿元的双汇作为中国最大 的肉类加工品牌, 并对产品质量信誓旦 旦,尚无法保障食品安全,再次引发消费者 的信任危机 双汇集团官网及广告中标榜“诚信立企、德行天下”“十八道检验、十八 个放心” 、 □ 双汇直接经济损失及品牌形象损失都很惨重 –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 整顿,产品全部召回,为防止发生疫病,库存的几百头生猪最 终可能都要被扑杀或做 无害化处理 – 在其他省市,即使检验结果合格、并非产自被曝光产地的双汇系列产 品,销量也都 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滞销 -1- 尽管上海工商局检查结果表明,上海所售双汇产品未发现“瘦肉精” ,但不少 卖场 表示,双汇肉制品几近滞销,一周销量不及以往一天 – 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在资 本市场遭遇“用脚投票” 月 15 日跌停,市值蒸发 12 个亿 ,3 □ 消费者信心遭到 打击,可能引发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 看似“个别问题” ,却会延伸到整个肉制品 产业链,影响行业声誉 3 月 15 日以来,济源市的猪肉消费市场(包括鲜肉及肉制品 )均出现明显下降 – 此前的 2008 年国产乳制品信任危机,使得行业集体陷入困境 ,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目前,在中国婴儿奶粉高端市场洋奶粉占据 9 成以上份额,本 土企业的成长空间 缩小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在哪儿? □ 执行不力使得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 自“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建设一直在进行 2009 年 6 月 1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