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华。
习近平总书记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年最富朝气与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排头兵与主力军。
当代青年人应当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知识启梦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立身以立学为先,梦想从学习开始。
青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学习作为首要的任务,应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家实力的较量,青年人的素质和本领是未来人才竞争的基础,影响中国梦的进程。
广大青年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废寝忘食地学习知识、提高本领,为实现中国梦集聚正能量。
青年人既要钻研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将掌握专业技能与提高志趣,丰富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既要学习科技知识也要学习人文知识,将塑造科学精神与培养人文素质结合起来;既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要学习现代先进文明成果,将丰富文化底蕴与开阔国际视野结合起来。
青年人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更新知识,提升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创造性人才。
广大青年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要在实践中学,自觉到基层中去,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在不断学习中书写人生华章。
理想筑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个人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构成部分,共同理想为个人理想提供平台。
只有国家富裕强盛,青年人的个人梦想才有坚实的依托,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
习近平同志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提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广大青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中,将个人的发展纳入到国家的发展中,把个人奋斗同实现共同理想的奋斗结合起来,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贡献青春和才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以个人理想成就共同理想,夯实筑梦基石。
情怀逐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青年人澎湃的爱国热情最容易凝聚青春能量,激发青年人的成就动机,将爱国主义情感化为发奋拼博的强大动因。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深蕴于胸中的爱国情怀、报国志向、强国决心促使广大青年在民族危亡关头同仇敌忾,在面临重大灾害时众志成城,在伟大的复兴征程中开拓进取。
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
在汶川地震灾区中,大批青年临危不惧、顽强拼搏,广大青年心系灾区、无私奉献,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
爱国情怀表现为民族自信感、民族责任感、民族荣誉感。
肩负爱国情怀的青年人会自觉主动地将火热的青春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即使身处最平凡的岗位、最艰苦的环境也矢志不渝,无所畏惧,朝气蓬勃地迎接各项挑战,为圆梦增添力量。
实干圆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伟大的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而艰巨,要把梦想变为现实,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
一要注重“实”。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青年人要秉承先辈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浮夸,不空谈,踏踏实实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生活。
二要牢记“干”。
“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实干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坚实的脚步、勤恳的足迹。
广大青年都是梦想的参与者、书写者,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埋头苦干,用自己的行动成就出彩人生。
三要突出“闯”。
圆梦的道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艰巨的挑战,越要有“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勇气和担当,迎难而上,不畏惧、不彷徨、不退缩,在人生历练中收获成功,在淬火锤炼中梦想成真。
陈独秀在开办《新青年》时曾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青年就该有青年的样子,有青年的活法。
社会也应该呵护敢于追梦的青年,给他们包容和鼓励,给他们托底和支持,减少青年试错成本。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春应该去追梦。
我辈青年人要珍视岗位,忠诚守责,响应时代召唤,把个人奋斗融入一个民族的伟大抱负,融入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个人奋斗才有更深刻的价值和意义,才有更坚实的基础、更广阔的平台、更美好的前景。
(篇二)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中国梦“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地方的家”。
这两句普普通通的歌词,曾经让多少年轻的恋人唱得泪流满面,而如今却唱出了许多人渴望实现住房梦的真实心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如今房价高企的大背景下,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了很多人头上的一座大山,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现象令人值得深思。
君不见,据近期媒体报道,北京蚁族41人蜗居在100㎡的三居室,面对他们的处境,唏嘘感慨者有之,热泪长流者有之,而其背后的安全、卫生状更是令人堪忧;君不见,有丈母娘在不断争论“无房不嫁女”与“无房也嫁女”,更有人说是“丈母娘”直接推高了房价;君不见,有年轻姑娘在征婚节目中坦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欢笑”;君不见,有个别人为了能多分得一套安置房,甚至出现了儿媳妇与公公登记结婚的怪象……凡此种种,反映出在当前房地产价格畸高的社会现实下,“房事”问题多多,更深层次地折射出当前社会浮躁心态,甚至个别人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并维护公平的社会秩序。
然后,近些年来,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这方面的表现令人咋舌。
自2003年以来,越调越涨,到底是行政干预过度,还是干预不足、不力呢?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也使得政府“与民争利”、颇受非议。
就拿农民的土地来说,在农民手中,世世代代都是农业用地,难以变现,也变现不少什么钱。
然而,一旦被政府征过去,一夜之间“变性”成国有土地,可以招拍挂,价格飞涨几十倍上百倍,而留给农民的补偿款只是招拍挂价格的一个零头。
尽管如此,在征迁安置过程中,受益的老百姓也不在少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贫富分化差距。
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处于社会夹心层,一方面买不起房,另一方面享受不到政府提供的保障房福利。
唐朝诗人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口中的“广厦”,目前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是最大的一笔有形资产,也是许许多多努力要实现住房梦的最广大基层民众最渴望实现的一种权利——居住权。
居住权是基本的生存权,保护基本人权是中国梦的基本内容。
正如有群众直言,“如果普通公民的居住权都得不到合法保护,这不是中国梦,而是中国噩梦。
”在构筑伟大的中国梦进程中,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中国梦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是要改变土地财政的导向。
诚如学者所言,土地财政深刻影响中国经济转型进程,这既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的本源,又是集中产生尖锐社会矛盾和重大社会问题的根源。
一再发生的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和群体性事件警示我们,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极具危害性,它如鸦片般让地方官上瘾。
土地拜物教本身极具掠夺性,无数实例一再证明,它是破坏法制和秩序的根源,由此推动的经济增长必然潜伏着危机重重的社会矛盾。
因此,政府要逐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变“与民争利”为“还富于民”。
二是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
事实已经证明,近年来政府的宏观调控往往成了微观调控,政府越是调控就越遭人垢病。
因此,必须把走错的路再扭转回来,重推市场经济的思想。
要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市场调控。
政府调控只能作为在市场调控之后的另一层调控,即利用行政力量照顾到市场调控所不能顾及的某些方面,弥补市场调控的缺陷。
当前,尤其要发挥市场调控的作用,将商品房被作为投资、投机炒作的产品这种扭曲的、错误的价值定位纠正过来,还原商品房的真实属性,让它回归其本来应有的价值定位——只是群众“衣食住行”中重要的、必须的一种商品而已,而非像艺术品或者古董可以投机炒作。
笔者相信,当商品房的价值定位回还其本真后,其价格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一定也会回归到正常范围内。
三是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扩大正在日益凸显,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方面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国家应从“顶层设计”着手,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只有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了,才能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实现共同富裕,老百姓才有更多可支配性的收入,购买力方可增强。
另一方面,要加快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步伐。
一直以来,金融、烟草、电信、水务和电力等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备受公众诟病,并成为分配制度改革中非常大的一道阻力。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最高与最低的比值在逐年拉大。
在我国初次分配中,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而这种差距约1/3是垄断因素造成的。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顺呼民意,排除阻碍,加快进度,着力对这些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
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中国梦而努力;明天,我们必将为梦想中的“广厦”落成而骄傲。
(篇三)人生识字忧患始说到“中国梦”,不禁想起那句振聋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些天坐公交车,看见一位衣裳朴素的农村大妈大嗓门喊人去车后的空座上坐,带着浓重的外地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