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共7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媲.美(pì) 解剖.(pōu)苍海桑(sāng)田鞠躬尽瘁.(cuì)B、璀.璨(cuī)诘.责(jié)功亏一篑.(kuì)锲.而不舍(qì)C、胆怯.(qiè)叱.咄(chì)千山万壑.(hè)相形见拙.(chù)D、慰藉.(jiè)啮.齿(niè)蓦.然回首(mò)广袤.无垠(mào)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A、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真正地融入自然,亲近自然,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C、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D、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无比惬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分A、招考办的工作人员提醒考生,想报考军事院校、飞行技术、航海技术等专业,近视眼可能成为考生们的“绊脚石...”。
B、李鸣不在现场,对这件事的经过完全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问啦。
C、听到有儿童落水,正在海边乘凉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进水里去营救。
D、这是一段语言十分优美的文字,请同学们慢慢品位..。
4、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①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②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③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④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A、②④③①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②①③④5、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是俄国的高尔基,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B.《再塑生命》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师帮助海伦认识了水、自然、爱等事物。
C.《马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著名作家韩愈,文章借千里马不能被发现和重用,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和愤懑。
D.《我的母亲》中母亲是一位严师、慈母,母亲以她的“言传”、“身教”使“我”在走上社会后获得一定的成功6、口语交际及互动(2分)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语言的独特魅力。
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语,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
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
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当然不是。
”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提示默写。
(12分)①杜牧《赤壁》中表达诗人对历史的评价的诗句是②《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水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岳阳楼记》中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的诗句是,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评说文学,称赞自己的文学风格的诗句是:,。
⑤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三、阅读(共51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
(共16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遂。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横线上填写文中所缺的语句。
_______ ____ (2分)2.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他_________中的第四篇。
(3分)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2分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3分6.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共15分)高明的大自然①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②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
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
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
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③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
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
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吸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
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④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
⑤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
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
在高倍数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由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粘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
在有机糖蛋白胶粘合下,软体动物的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⑥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
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
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漏斗形状的喷气通道。
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
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⑦光纤的发明,导致了通信传媒领域的革命,特别是在互联网上。
让人惊叹的是,在深邃的海洋底部生活的低等动物——海绵身上,早已武装了这项被人类视为高新科学技术的产品。
在海绵身体的四周,生长着许多半透明薄膜构成的骨针,这些骨针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与现代光纤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绵利用骨针多提供一些亮点,以吸引更多的绿海藻来自己身边安营扎寨,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藻类食物。
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
⑧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选自《科学之友》,文章有改动) 7、大自然“让人感到神奇高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根据全文,分别概括回答。
(4分)8.第⑤段介绍了软体动物的外壳,它有哪些特点?(3分)9.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指代内容。
(4分)(1)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
(2)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10.下列句中加点词各有什么表达作用?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4分)(1)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2)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共13分)拔掉那颗蛀牙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
姐姐比她漂亮。
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
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
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③姐姐不吭气。
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
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
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
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
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
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
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
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天还好,馒头不馊。
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
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
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
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
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
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
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
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
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
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
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
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
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
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
第二天,又发呆。
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