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 (082231)《工程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4624)Ⅰ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覆盖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它是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因此本课程可以帮助应考者更好地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及其实践应用。
其任务是培养系统地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前景,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工程方案评价、价值工程分析等基本方法,具备掌握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的能力,深刻认识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与利用培养专门的人才。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工程(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具体的说,就是研究对为实现一定功能而提出的在技术上可行的技术方案、生产过程、产品或服务,在经济上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论证的方法的科学。
它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工程—经济系统为核心,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提高工程有效性为目的的科学。
它研究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研究各种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如何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如何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以及服务的必要功能。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价基本方法,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技术实践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作出合理判断,最终获得满意的方案。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导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考生理解工程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理解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熟悉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
二、课程内容1 、工程经济学的概念2 、工程与经济3 、工程经济学的目的4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5、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6、工程经济分析原则三、考核知识点1、工程与经济、工程经济学的含义2、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3、工程经济分析原则四、考核要求1、领会:工程与经济、工程经济学的含义。
2、掌握:工程经济分析原则。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是工程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正确计算经济评价指标的前提。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熟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现金流量的概念;掌握现金流量图的画法;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应用;掌握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
二、课程内容1、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2、资金时间价值(利息)的基本公式3、名义利率和有效(实际)利率4、等值的计算三、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资金时间价值。
2、复利计算的基本公式3、名义利率和有效(实际)利率4 、复利公式的应用四、考核要求1、领会:在家时间价值的概念、利息计算的类型、现金流量图绘制要点。
2、掌握:名义利率和有效(实际)利率以及复利计算公式;3、熟练掌握:六个复利公式的应用。
第三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是构成现金流的基本单元,是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
准确界定每一个经济要素的概念,把握其特征,是做好工程经济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本章介绍投资的概念、分类,建设项目的投资构成,投资估算方法;成本的概念、分类,成本估算方法;税收的概念及种类,熟悉工程经济中的主要税种;销售收入、价格、利润等;本章介绍的内容需要以后相关专业课程的补充与深化。
二、课程内容1、工程经济要素的基本构成2 、工程投资估算3 、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构成和估算4 、现行税制的几种主要税金三、考核知识点1、投资的概念、分类和构成2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3 、主要经济要素4 、主要税种。
四、考核要求1、领会:工程经济要素的基本概念;2、掌握:投资的概念和分类;3、熟练掌握: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构成和分类。
第四章建设项目经济性评价指标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含义与分类;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以及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
二、课程内容1 、概述2 、时间型指标3 、工价值型指标4 、比率型指标三、考核知识点1、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分类2、投资回收期3 、净现值、净年值4 、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四、考核要求1、领会: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3、熟练掌握: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应用。
第五章多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和选择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技术方案的相互关系;互斥方案、资金限量条件下相关方案、收益相同(或未知)方案的经济性比较与选择。
二、课程内容1 、多方案间的关系类型2 、寿命期相同互斥方案的比选3 、收益相同或未知的互斥方案的比选4 、寿命期无限和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5、独立方案的比较选择三、考核知识点1、多方案间的关系类型2、不同寿命期的互斥方案的比选3、独立方案的比较选择四、考核要求1、领会:技术方案的相互关系;2、掌握:资金限量条件下相关方案的经济性比较与选择;3、熟练掌握:互斥方案的经济性比较与选择。
第六章项目融资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资金来源渠道与筹集方式;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
要求考生资金筹集方式;熟悉资金成本的概念。
本章具体专业课讲授。
二、课程内容1 、融资主体2 、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3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三、考核知识点1、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2、资金成本四、考核要求1、领会:资金筹集方式;2、掌握:资金成本的概念与计算。
第七章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报表、基本指标与基本方法。
考生通过学习熟悉财务评价的概念、目的、内容、基本步骤;掌握财务评价的内容、基本财务报表与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
二、课程内容1、财务评价的概念2 、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3 、基本数据和基本财务报表4 、财务评价的指标体系三、考核知识点1 、财务评价概念与分类2、财务评价的基本财务报表3 、财务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分类四、考核要求1、领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概念、目的、内容、基本步骤;2、掌握:财务评价的内容、基本财务报表与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
第八章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以及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
考生通过学习了解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熟悉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以及影子价格的选取。
二、课程内容1 、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范围和内容2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3 、影子价格的选取三、考核知识点1 、国民经济评价范围和内容2、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3 、影子价格的选取四、考核要求1、领会: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范围和内容;2、掌握: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的识别。
第九章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考生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熟悉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步骤;了解概率分析方法。
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质量控制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概念和分类、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实施的内容、工程项目前期策划质量工作要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管理策划的环节。
二、课程内容1、基本概念2 、盈亏平衡分析3 、敏感性分析4 、概率分析(风险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 、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线性盈亏平衡分析3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4 、概率分析(风险分析)四、考核要求1、领会: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敏感性分析与概率分析(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3、熟练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方法与应用。
第十章设备更新分析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设备更新原因分析;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生要求考生熟悉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二、课程内容1、设备更新概述2 、设备更新原则3 、设备大修理分析4 、设备更新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设备更新概述2、设备更新原则3、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4 、设备更新方案比较四、考核要求1、领会:设备更新原因分析;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2、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3、熟练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十一章价值工程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和信息资料收集;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的方法;方案创造与评价。
通过学习要求考生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程序。
二、课程内容1 、价值工程概述2 、对象选择和信息资料的收集3 、功能分析4 、功能评价5、方案创新三、考核知识点1 、价值工程(VE)的基本概念2、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3 、对象选择和信息资料的收集4 、功能(成本)分析5、方案创新与评价四、考核要求1、领会:价值工程(VA/VE/VM)发展情况;价值工程(VE)的基本概念;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2、掌握: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和信息资料收集;方案创造与评价;3、熟练掌握: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的方法;方案创新与评价方法。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有关考试目标的说明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试目标,包括考试知识点和考试要求。
明确考试目标,使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考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关于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工程经济学(第二版)》,郭献芳、潘智峰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社,207年8月出版。
推荐参考教材:《工程经济学》,于立君,郝利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刘长滨编,建工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