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问题探讨4篇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比较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问题探讨摘要:2012年以来,我国启动实施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迈开了公共部门会计制度改革的新步伐。
医院作为现代公共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医院积极开展工作、提供更好医疗服务和壮大规模的重要依靠手段。
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水平,有利于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促进我国现代医疗卫生和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问题探讨: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比较【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相比较有很多不同,其中确认标准、折旧、后续支出以及处置核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通过比较,发现旧制度的缺陷和新制度的改进措施,为医院会计的制度改革创新提出意见。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一、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含义的界定旧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固定资产指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
由于医院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逐年提高,旧制度对固定资产计量标准明显偏低。
新制度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在规定标准以上(其中: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预计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
首先,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有所提高,这符合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其次,避免了低值易耗品归为固定资产类,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减少,且更为准确。
二、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比较新制度把固定资产分为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对于应用软件也有了明确规定,若构成相关硬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当一并计入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反之,应当将该软件计入无形资产核算。
旧制度对软件核算无相关规定,财务人员核算时没有统一标准,有将应用软件计入“无形资产”的,有计入“管理费用”的,有计入“固定资产”的。
导致会计信息无可比。
三、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比较旧会计制度把购入的固定资产计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每月按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专业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但计提修购基金不能反映固定资产净值,重复列相关支出极易造成医院净资产重置或者虚增,使医院会计信息失真。
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由“固定基金”科目核算转为“待冲基金”科目,由提取修购基金转为计提折旧。
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计提折旧时,借记“管理费、医疗业务成本”,贷记“累计折旧”。
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四、新旧制度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比较旧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核算没有相应的规定。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良、改扩建的资金,大修理和日常修理的费用,都仅作简单的费用化处理。
新制度对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的界限做了明确划分。
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通常以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的形式存在,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符合资本化支出条件的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对于符合费用化条件的后续支出,直接列入“相关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这样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准确性给予了保证。
五、新旧制度固定资产处置的比较医院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捐赠。
旧制度下,固定资产处置核算时通过“专用基金”,它不能反映每类固定资产的损益情况。
处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出售或残值回收的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专用基金”科目。
处置时发生的费用、以及保险或过失人的赔偿列“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中处理。
这种记账方法较为麻烦,还会漏记“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科目。
新制度下,处置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对应待冲基金的余额,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待冲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发生的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科目等;对于残值收入和保险、过失人的赔偿,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清理完毕时,若贷方有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其他收入”或“应缴款项”科目,若借方有余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新制度的核算,“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期末余额主要反映没有清理完毕后的固定资产价值;“待冲基金”的增设则取代的“固定基金”科目,用来专门核算财政补助资金和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这样的核算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更加明晰。
六、新旧制度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的比较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没有减值,只是在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时,列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处理。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必然存在着固定资产减值的风险。
新制度下,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和真实性原则。
医院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估计可回收金额比较,若发生减值的,借记“其他支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这样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情况,对现行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改进,使之更合理、更科学,这对医院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新制度下购置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的核算改进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取得还根据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和自有资金分开核算。
(一)财政资金、科教项目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取得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待冲基金”,同时借记“财政专项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
计提折旧时,借记“待冲基金(财政基金、科教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二)自有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取得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
计提折旧时,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问题探讨:简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及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院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重点单位。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确保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及时调整管理中的问题,规范核算流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简析讨论。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医院核算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2012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的,新制度遵循了医改意见及医改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打下基础,推进了公共部门会计改革的步伐。
但其发布、实施,是在现行制度存在滞后性和不适应性的现状下,在促进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何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成为医院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下面针对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实际发展状况,简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很多医院里,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设定独立的部门,管理责任的分配问题上,存在重叠、交叉的现象,管理环节执行率低。
目前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属于多部门协作管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加大管理成本。
由于资产管理人员不擅长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容易出现账目不符,虚账假账等严重问题,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流程缺乏规范性目前,国内各家医院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都有自己的方法,对待管理中出现的同一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导致管理流程进行缓慢,各级管理者执行力低。
由于缺乏流程规范性的制约,各个环节容易滋生腐败的现象,不仅影响管理流程的推进,而且容易造成医院经济巨大的损失。
建立规范性的流程,不仅可以加快管理效率,而且可以节约管理成本,保障管理信息的准确。
(三)现有人工管理方法落后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价格差距大,依靠人工管理,难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工作,无法做到及时分析,有效的应对处理。
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已成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监督各级管理者行为,规范管理流程,同时能够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为固定资产的核算,做出可靠的依据。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完善管理制度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即为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主要是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实行分级管理,同时还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各方面责任予以落实,具体落实到每个人。
医院的相关责任部门要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工作,并且将清查的相关资料数据记录详细,上报相关部门,这一操作主要是方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时更新医院固定资产保存信息。
(二)规范运用科学核算方法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传统的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通常将固定资产归划为会计报表中的初始价值,这一规定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与不科学性。
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医院经营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医院的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耗损,甚至是报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固定资产发生减损情况。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只要不被放弃使用,其在会计报表中的价值记录就不会被改变,但是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已经耗损,就此会计报表中保存的会计信息失真。
失真的会计信息使会计报表失去相应的利用价值,其不能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科学、不全面。
医院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核算制度,只有正确科学的核算方法才能够准确的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信息,才能够评估医院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有效化,促进医院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三)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传统的人工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医院发展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就此医院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是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中,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高效化、系统化。
计算机的应用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从传统的静态逐渐转变为动态管理,随着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工作的进行,计算机能够实时记录与更改信息,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准确化、实效化。
同时计算机的使用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共享,能够使医院的相关部门同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保存情况,就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