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

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

1、目的
查明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吸取教训,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

2、适用范围
2.1由公司内部组织调查和处理的程序:
⑴本公司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轻伤、重伤事故;
⑵公司活动范围内所发生的未造成人员伤亡且经济损失未达重大事故
标准的一般设备事故、中毒事故、火灾事故等(以下简称“其他一般事
故”)
2.2重大事故,按国家规定立即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
区的市一级)安全监督部门、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并由上级部
门组织调查。

3、职责
3.1工程处安全科和工会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负责对轻伤事故和其
他一般事故进行调查;
3.2公司安全设备处会同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负责对重伤事故进行
调查;
3.3事故调查组职责
3.3.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3.3.2查明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3.3.3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3.3.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4事故调查组工作原则
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原则是: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

事故的具体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也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5事故调查组的权利
事故调查组独立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在事故调查过程中,一是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二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保证事故调查工作的客观、公正。

4、工作程序
4.1保护事故现场,组织调查组
4.1.1事故现场的保护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项目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的情绪。

做到有组织、有指挥。

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重要的痕迹和物证,并拍照或录像。

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无可取证,充分记录,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能进行。

任何人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掩盖事故真相。

4.1.2组织调查组
轻伤事故和其他一般事故发生后由工程处安全科组织本单位的相关人员和工会成员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上报公司安全设备处;重伤事故发生后由公司安全设备处会同工会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⑴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⑵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4.2现场勘查
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必须及早到现场进行勘查,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有:⑴作出笔录;⑵现场拍照或录像;⑶绘制事故图;⑷事故事实材料和证人材料搜集。

4.3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
通过充分的调查,查明事故经过后,应对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以便从中接受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4.4提出处理意见,写出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根据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对已确定的事故责任者,根据事故后果和责任人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如果对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公司安全设备处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如果仍有不同意见,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公司经理室裁决。

调查组应着重把事故的经过、原因、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以及本次教训和改进工作的建议等写成事故调查报告,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后报批,于十日内将报告送交公司安全设备处。

其中防范措施建议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由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有关部门具体落实,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将具体落实情况向公司安全设备处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单位
⑵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⑶事故发生原因的判断
⑷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⑸事故报告单位
4.5事故的处理结案
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应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

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将应将下列资料归档保存,其中有:
⑴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⑵职工重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
⑶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⑷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⑸物证、人证材料;
⑹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⑺事故责任者自述材料;
⑻医疗部门的诊断书;
⑼发生事故时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⑽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⑾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5、引用文件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劳动部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的通知》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6、形成记录
《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处理结案档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