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写作方法范文

论文写作方法范文

论文写作方法范文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论文主体一般由绪论、本论与结论组成1、绪论它主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提出本文所要探讨的的问题。

绪论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出本论。

值得注意和是,问题要提得明确而实在。

与此同时,随着问题的提出,还要对某些有关文章主题的背景材料加以介绍,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指出在当前学术界本问题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还存在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于该问题有哪些发展、探讨和补充等。

本部分在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毕竟不是文章的核心,因此该部分文字不宜过长,切忌论文头重脚轻。

同时,也要防止主观臆断,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贬低别人;更要防止用过多的篇幅谈个人感受,或说一此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2、本论本论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集中表现作者研究成果的部分。

本论部分约占全文的十之八九。

它担负着阐明作者观点和主张的主要任务。

该部分主要由作用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构成。

其中总论点往往要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要分解出若干个小论点,然后利用不同的论据,采取有效的论证方法,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曲说理、分析与求证,总论点与分论点如何进行一一阐明,论证的各层次和段落如何衔接过渡,这就是本论的结构层次如何安排的的问题。

本论部分的结构形式有三种类型(1)模式展开法:分论点不分主次披此独立,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在逻辑上呈并列关系。

(2)纵式展开法:指本论中的各个段落或层次之间逻辑关系不是横向的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

通常是由第一段的内容和论证引入第二段,从第二段又推出第三段,各段之间层层递进。

(3)纵横结合式展开法。

即纵中有横,横中有纵,纵横交错展开内容。

通常表现为总体上是横向型结构而在各层次内部用纵向型结构,或者在各分论点层次上是递进结构而在分论点内部是是并列关系。

3、结论结论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在结构上绪论的照应,在内容和意义上又是本论的归纳,延伸和升华。

文章在绪论部分提出问题,在本论部分进行充分论证,最后需要在结尾部分对全文作出结论,而且在结论中作者要明确表示对问题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此,写结论时要注意与本论紧密衔接,与绪论最好形成前后呼应。

结论的写作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或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综合归纳,提出结论性的看法;或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指明进一步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或通过对该问题研究前景的展望,指出哪些问题及其哪些方面值得人们继续研究等。

总之在结论中作者要态度鲜明,同时言语要严谨并适当留有余地。

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毕业论文属于论述文体,表达方式是用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用充足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论点的正确,达到论点和论据的统一。

在这里,要对客观事实和某种现象或规律做如实的客观的表述和总结。

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论文的撰写可以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查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这种形式被广泛使用。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题目选得好,就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毕业论文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不宜过大。

初学写作论文的同学切勿贪大求全,望题生义,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选题要量力而行,考虑主、客观条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小题大做做”——选择小题目作大文章是易于成功的途径。

题目大了,把握不住,堆砌素材,把新鲜观点和见解淹没在材料堆里,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反,从实际出发,抓住某一论点深入研究,透彻阐述,更易于成功。

2.选准突破口。

选准突破口,就是选准主攻目标,像军队打仗一样,集中兵力向主攻目标猛攻,才能取得胜利。

突破口应选取难度小,具有普遍意义而又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

恩格斯说,“科学在两门学科的交界处是最有前途的。

”在学科边缘处,涉足人少,新课题多,竞争对手少,因而是易于突破的领域。

3.选题应在研究和实习实践基础上进行。

毕业论文的课题题目,应在毕业实习或课题研究进行一个阶段以后选定,当然,以后还可修改。

只有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一定的文献资料有了理解并对实际工作有心得体会,才能初选课题。

以后,随着资料的查阅,知识的积累,涉猎的范围由宽而深,题目的确定日趋明朗。

4.主观兴趣和客观条件结合。

选题要从自己有准备、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连自己都不熟悉、无兴趣的问题,岂能打动别人,给读者以启发。

当然仅凭个人的好恶也不能写出好文章,在兴趣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抓住本学科中的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展开,才有可能做出有益的探讨。

日本岩诚之德在《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从准备到提出》一文中指出:搞课题研究,写学术论文这要有非常强烈的忍耐力与克制精神, ??这种冲动是写作论文的重要前提。

当然,兴趣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兴趣的课题,往往是自己已经了解或初步了解的课题。

选择有兴趣的课题不仅会带来研究的热情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积极性,也能使作者有个较好的研究基础,为论文顺利完成提供支持。

5.要考虑客观需要和客观可能条件。

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课题,如学科的热点问题,工程实际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对人民生活、科技发展和建设速度有较大影响的实际问题等均可作为选题,有爱国精神和责任感的青年学生也会因此而激发创作热情。

在选题时,还应充分分析是否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条件。

要解决某一具体课题,要有足够的信息资料,要有较完备的技术手段和配置,如果不具备某些客观条件,就难于胜任和完成既定的任务。

当然在研究过程有些条件还可以逐步创造,但应准确地估计是否能与研究工作合拍同步。

6.要勇于走自己的路。

在选题时要有自己的主见,走自己的路,勇于探索,一旦“摸到了门”就能够取得成果,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享受艰苦探索的乐趣。

导师的指导、朋友的建议是很重要的,但最了解情况的还是自己,路还得自己走。

李政道说:“要完成开创性的课题,就像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找门:你就得动手去摸,这里摸一摸,那里摸一摸。

同时,你的头脑必须是很清醒的,有很强的判断力。

摸得不对,及时离开。

摸到了苗头,就认定不放。

这样,一旦摸到了门,打开它就并不十分困难了。

而打开大门之后,必然是山青水秀。

这也是科学研究工作者探索客观世界奥妙的无穷乐趣。

”这段生动的比喻,恰当地指出了选题的道理和方法,值得借鉴。

.二、毕业论文的选材毕业论文的题目选好后,正确选择与运用材料是论文成功的关键,处理大量搜集来的素材,正确合理地组织和运用这些材料,应遵照三条原则:一熟悉,二取舍,三提炼。

1.熟悉材料。

熟悉材料是写作毕业论文的基础,是取舍和提炼的前题。

阅读材料是熟悉材料的有效方式,阅读材料可采用以下办法。

(1)先读中文资料,后读外文资料;(2)先读综合资料,后读专题资料;(3)先读近期资料,后读远期资料;(4)先读文摘,后读全文;(5)先粗读,后精读;(6)先读已学过的知识,后读新知识;(7)重要的材料,反复阅读思考;次要资料,一般浏览。

2.取舍材料。

经过阅读,熟悉了材料,边读边分析,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材料可以说明哪个问题,哪些材料可以证明哪个观点。

把材料分析比较后,即可决定其取舍。

3.提炼材料。

对大量的材料进行取舍之后,还应对留存的这部分材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炼和加 I。

材料的提炼就是要寻找最能揭示事物本质、最能反映事物特点的材料,从大量的复杂的材料中,抓住特点,发掘精华,加以概括和综合,上升到理论高度。

4.避免重复别人的观点和照抄现成的材料。

避免重复别人的观点,就必须扩大视野,阅读新材料,增加材料的宽度和深度。

要避免照搬现成的材料,就要下功夫对已有材料进行一番加工改造。

三、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

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

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

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

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

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不合逻辑规则的。

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现象,就是循环论证。

3.论证要合乎逻辑。

论据和论点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章应当揭示这种联系,得出合乎规律性的结论。

这种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就是真理。

揭示真理就是论文的使命。

如文章只凭观察和经验,将偶然的表面现象推断出某种论点或观点,则这种论点或观点是缺乏可靠性和可信性的。

例如,人们看到目前经济适用房销售情况很好,就说明今后销售情况也会好,这种凭表面观察来说问题就缺乏可信性。

只有论述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收入增加之后,再说明今后的销售前景才是合乎逻辑的、可信的。

4.论据要充足。

顾炎武说,“孤证不立”,对写作论文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因为根据单独的或少数的事实来证明论题,说服力是不强的,从各角度和多方面来说明或论证某个论点就会令人信服,也更加严密。

四、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毕业论文的格式,一般采用以下格式 (1)封面 (2)毕业实习任务书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5)目录(6)前言 (7)正文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评语格式规范是毕业论文的一项重要的评定标准。

格式规范是论文写作的一个技术要求,也是实现论文内涵和写作目的的形式要求,因此,应当严格按格式完成。

以下对各环节和项目加以说明。

1.题目题目是封面上的主要项目,最先映人读者眼帘的是论文的题目,人们在浏览书刊时,也是先从题目来判断是否可读;毕业论文的题目也是评阅教师最先审检的内容和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可见毕业论文题目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毕业论文的题目要简炼、醒目、准确,使读者一看题方便,应编写目录,并标出页码,以便查找。

列出目录,可从中看出论文内容的梗概,论点的安排,整体的布局,各章节的联系,给人以清晰的轮廓。

阅读者可根据需要直接从目录中查找有关章节。

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出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应包括参考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于读者查找。

5.前言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意图,论文的主旨、目的、缘起、背景、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预期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等内容,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一般在前言中简要地说明进行本课题的理由,希望解决的问题,具有什么效用和意义,并介绍前人有关的工作和进展,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本课题的特点与涉及的范围。

前言中切忌夸夸其谈,冗长拖沓,应力求简洁实在;对人所共知或显而易见的效用和意义,应保持谦逊严谨的态度;当然也无需过于自谦,因读者自有公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