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电气及电气设备管理规定(终)

03电气及电气设备管理规定(终)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公用工程管理处
电气及电气设备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规定明确了电气及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变配电、移动电器以及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加强电气安全工作的管理,防止触电、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规定适用于公用工程管理处及承包商的电气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3869-1992 用电安全导则
GB 12158-19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职责
4.1 生产技术科负责
a) 本单位电气系统的运行管理。

组织有关单位对改扩建、新增的电气设计进行审查;
b) 组织编制、审核电气设备大修(更新)计划。

负责审批月修、临修计划、继电保护和绝缘预
防性试验计划;
c) 组织本单位主要供电系统设备及安全状况检查、鉴定、评级,及时消除缺陷和隐患;组织或
参与一般电气系统或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d) 审批外来施工单位临时用电和对外转供电;
e) 组织建立建全供用电系统的基础技术资料;审核电气设备的固定资产查定、调拨和报废;
f) 制定本单位电气专业技术培训计划,组织电工专业取证工作;
g) 参与重点基建、技措、安措项目的方案审查,竣工验收及开工试运;
h) 电气设备选型,签定技术协议。

4.2 经营科负责按生产技术科提出的计划,在合格供方名录内对电气设备进行采购。

4.3 安环质量科负责防止电气火灾、爆炸、防雷、防静电及人身安全的监督检查。

4.4 各车间负责分管范围内电气设备及技术的日常管理,负责:
a) 厂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吊车、电梯的电气部分除外) 、电力电缆的正常试验、检修、抢修及现场电气
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
b) 电气联锁的管理、检查。

4.5 各车间负责管辖内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保养、维修管理。

4.6 生产技术科按计划定期开展防雷防静电设施测试工作。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 电气安全管理
5.1.1 总体要求
5.1.1.1 生产技术科负责监督各车间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绝缘测定,及日常管理工作。

5.1.1.2 电气管理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担任技术负责人。

5.1.1.3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医师鉴定智力正常,无妨碍电气安全工作的疾病。

5.1.1.4 电工应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必须持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证(电工)方可上岗工作。

调换岗位的电工,必须熟悉新岗位的接线和电气设备性能,才能开始工作。

电气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工作中严禁喝酒。

5.1.1.5 电气线路、设备的装、拆、修应由电气工作人员进行,严禁非电气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5.1.1.6 装、拆、检、修电气设备和线路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电气安全规程、规章制度并符合规范。

5.1.1.7 各车间的动力照明箱、柜、板要进行统一编号。

电气维护部门应定期对电气设备、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测试、检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

及时修复、更换破损或缺件
5.1.1.8 电气设备、元件、材料等应购置、使用国家许可生产的厂家合格的产品。

5.1.1.9 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必须良好,安全可靠。

5.1.1.10 电气设备的外壳、金属构架,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零)的措施。

5.1.1.11 电气设备必须装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熔断器或自动开关。

5.1.1.12 在发生大量蒸气、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封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燃烧危险的气体、粉尘工作场所和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仓库、厂房要使用防爆电器。

5.1.1.13 雷雨天,禁止进行倒闸操作、室外高空作业。

在配电室设备、线路上的工作必须停止进行。


级以上风天严禁登杆作业。

5.1.2 变配电的管理
5.1.2.1 变配电室应建立出入登记制度,除配电值班人员、工程设备部门的领导及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外,其他人员进入变配电室,应按重点要害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5.1.2.2 变配电室内要保持整洁卫生,不得堆放杂物,不得在变配电室内用餐、更衣及存放食物,电气设备、母线应定期清扫、门窗、电缆间要有罩网,以防小动物进入而发生事故。

5.1.2.3 变配电室必须备有绝缘垫、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夹钳、绝缘棒、测电笔、指示牌等安全
用具。

5.1.2.4 变配电室的工作人员,严格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倒闸操作时填写操作票,并执行复诵制。

5.1.3 移动电器管理
5.1.3.1 凡可移动、380 伏及以下电压的用电器具,均属移动电器。

5.1.3.2 凡是移动电器均应绝缘良好,金属外壳要有接地保护,电源的相线上应装有熔断保护。

5.1.3.3 移动电器的引线、插头及插座应完整无损,并采用国家现行的标准产品,引线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 伏的橡胶电缆,截面应按电器的容量选,中间不得有接头,并配用三孔或四孔插头。

插座的接线应正确、牢固,外壳无破损,防止因接线错误或松动而造成外壳带电的危险。

5.1.3.4 工作行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36 伏,在井下、锅炉等金属容器内或其他特别潮湿和周围是金属的危险场所,行灯的电压应使用12 伏电压,行灯的电源由专用行灯变压器供给,变压器的外壳、铁
芯及二次线圈的一端应可靠接地。

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代替行灯变压器。

5.1.3.5 移动电器在使用时应注意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附件不得放置道口,非防爆电扇不准用于易燃易爆气体或易燃易爆粉尘场所。

5.1.4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
5.1.4.1 凡以电动机为动力、由操作者在操作时用手握持的电动工具,均属手持式电动工具。

5.1.4.2 电动工具的开关应无失灵、缺损、破裂,插头无破损,规格应相符,防护罩、盖和手柄无破损、变形或松动。

5.1.4.3 电动工具均应绝缘良好,定期检测,并有检测记录。

5.1.4.4 电动工具在使用中,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如装设安全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5.1.4.5 无插头以及插头额定电流小于工具额定电流的手持电动工具禁止使用。

5.2 机械动力部、电气维护部门必须严格按周期对避雷器、继电器、电缆等电器设备和线路进行有计划的检修和预防性试验,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5.3 涉及厂区电力、通讯线路的地面施工应到生产技术科办理破土及道路施工作业票。

5.4 临时用电具体执行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5.5 电气设备试验、检测、检修
凡接入公司电网的电气设备试验、检修应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继电保护检验规程,设备检维修规程。

5.6 防雷、防静电设施检测管理
5.6.1 各车间负责年初将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变更、检测明细及简图上报处生产技术科; ,并组织防 雷、防静电接地电阻测试工作,每年 4 月 30 日之前,各车间必须完成所管辖的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 测工作。

做好记录,报机械动力部备案。

5.6.2 生产技术科负责对各车间变配电室、 高层建筑、存放易燃易爆物资的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或防雷、 防静电接地装置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管。

防雷、 防静电装置的所属车间应建立、 健全完备的检测技术资料 及档案管理,接受公司及上级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测。

5.6.3 防静电接地、 电气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等设施不得损坏。

必须变动接地设施时, 应上报生产技 术科审批。

负责施工管理的车间应在施工后予以恢复。

5.7 各车间关于电气设备的年度大检修计划、年度预防性试验计划应于每年 3 月底以前提出,经生产 技术科批准后严格执行。

5.8 电气设备的定期清扫、检修应随设备停检同时进行,系统内连续运行的电气设备应按公司电气
设 备检维修规程规定进行轮修,列出年度计划由生产技术科统筹安排。

5.9 机电设备修理厂家以设备原生产制造厂为主,特殊设备的修理厂家由机械动力部指定。

厂家修
理 方案和修理费用经生产技术科专责人员及领导审核签字后, 物资供应部门才能安排。

生产技术科根据修 理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到修理现场(车间)进行中间或最终验收。

国家明令淘汰或技术性能
明显落后的 设备,其修理费不应大于购置同样设备(替代设备)的现值
25%
20万元及以上修理费需留 5%-10%质 量保证金。

5.10 自动消防设施的使用车间除每日正常巡检外,每季和重大节日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安全员和 所属单位主管领导应在试验记录上签字, 并作好台帐、巡检及检修记录,发现问题按抢修对待, 不
能及 时修复的要向生产技术科、安全环保部门汇报。

5.11 各车间做好关键机组电气系统的特护工作,确保设备完好。

所辖设备的车间应按要求提供设备 运行状况(温度、振动等)参数及有关报表。

5.12 各车间对运行中出现的设备问题要及时处理,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设备故障的抢修不过夜。

对暂

因生产运行、 设备等原因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在规定时间内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做好事故预防措
施, 并
上报处生产技术科,由处生产技术科上报公司机械动力、生产技术等部门。

5.13 禁止设备使用车间自行拆除、增加电气设备和更改电气线路,确因生产需要时应申请,经生产 技术插头、 电气
科审批,由使用车间实施。

6 相关文件
6.1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6.2 工程施工管理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