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墩模板施工

高墩模板施工

高墩模板施工滑模施工一、1、工法特点滑升模板施工是高层建筑较为先进的一种施工工艺,具有施工进度快、工程质量好、施工安全、劳动强度低、便于操作等优点。

在我国桥梁高墩施工中,滑升模板已被广泛采用。

并不断得以改进完善。

本作业指导书通过对桥梁工程高墩滑模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高墩滑模施工的安全、质量。

2、适用范围滑模适用于矩形、园形、园端形等空、实形高桥墩施工,同时适用于高层建筑、烟囱、水塔、水泥罐等构筑物的施工中。

、高桥墩滑模施工工艺3滑模组装.1 3在桥墩基础顶面上将混凝土凿毛清洗,接长竖向主筋,绑扎提升架横梁以下的横向结(1)构筋。

搭设枕木垛,定出桥墩中心线。

在枕木垛上按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和提升架,将套管固定在提升架横梁下部。

继续安装(2)操作平台、千斤顶及顶杆等。

顶杆需穿过千斤顶心孔到达基础顶面。

提升整个系统,撤去枕木垛,将模板下落就位,再安装其他设施。

注意套管底部与基(3)外吊脚手架应在滑模提并用砂浆将周围围起来,以免灰浆漏进套管内。

础表面要接触紧密,升适当高度后安装。

2浇注墩身混凝土3.分层均匀对称浇注混8cm。

坍落度控制在6~滑模施工宜采用低流动或半干硬性混凝土,15 ~cm,浇注后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上缘的距离宜控制在10~凝土,分层浇注厚度为2030。

混凝土浇筑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凝结前进行,同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固。

振捣器cm,避免振捣器触及钢筋、顶杆和模板,禁止在模板cm插入前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5范围内,以防止坍塌变形。

4 MPa0.2滑升时振捣混凝土。

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后开始养生。

出模8h 滑模提升.3 3 3个阶段。

在滑模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模板的滑升可分为初升、正常滑升和终升,随4 h层浇注,约需3~70cm60~,分2~3(1) 初升。

最初灌注的混凝土的高度一般为4 MPa0..若混凝土已达到02~,后即可将模板缓慢提升5cm检查底层混凝土凝固的状况。

应对滑模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此时,~5个千斤顶行程。

3的脱模强度时,可以将模板再提升系统的变形是否在允许围圈的连接是否可靠,包括提升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是否满足要求,范围内,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操作平台的水平度是否达到标准,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千斤顶工作是否正常,顶杆有无弯曲现象等。

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和完善。

每浇注一层混凝土,待各项检查完毕并符合要求后,可进入正常滑升阶段。

正常滑升。

(2)浇注混凝土、在正常滑升阶段,力争使滑升高度与混凝土浇注厚度基本一致。

即每滑升一次,绑扎钢筋和滑升模板交替进行。

一般混凝土浇注和模板滑升速度控制在20 cm/h左右。

正常滑升阶段应分多次慢慢滑升,每次连续滑升高度不宜超过30cm,要经常停下来检查构件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各项作业之间要紧密配合。

(3)终升。

当模板滑升至离墩顶标高1 m左右时,滑模进入终升阶段。

此时应放慢滑升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保证最后浇注的一层混凝土顶部标高和位置准确。

(4)调节坡度。

对于墩壁有斜坡的情况,在提升模板的过程中应转动调节丝杆,使桥墩侧面斜坡满足设计要求。

3.4绑扎钢筋及竖向筋接长模板每提升一定高度后,即要穿插进行接长顶杆及绑扎钢筋的工作。

此项工作应在滑升间隔时间内完成,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3.5横隔板施工处理为保证墩身整体稳定性,空心墩身每隔10 m设置一道1 m厚的横隔板。

故施工至横隔板时,需将内模、内吊脚手架等拆除,安装底模,浇筑横隔板,然后重新安装内模、内吊脚手架。

3.6滑模拆除通过不断的滑升循环施工,至墩顶后,即可拆除滑模。

因桥墩不设爬梯,滑模拆除后,无上下通道,故滑模拆除前必须慎重,尤其是最后一批人员如何返回地面,尤为重要。

滑模装置拆除顺序正好同安装顺序相反,原则上先装后拆,后装先拆。

为便于最后一批人员返回地面,最后采用外挂吊笼的方法进行拆除。

事先已在墩顶预留钢管作滑轮,最后结束时,解除吊笼,钢丝绳通过卷扬机收回(见图3)。

3.7线型控制在高墩身滑模施工中,如何控制墩身垂直度、轴线偏位和高程是很关键的。

高程测量用水准仪将基准标高引测到支承杆上,以后每次用直尺向上引测标高,同时用长钢尺在已完成的墩身上引测,以及利用全站仪引测,这三种方法相互校核,以确保墩顶的高程准确无误。

轴线测量架用22 kg的线锤测中法和用激光垂度仪测定法相结合,以滑升平台水平为基准,在提升架的两条轴线上引一点作为线锤校对点,每次提升30 cm时,将限位器调至该装置,提升完后,观测线锤情况。

每10 m高度用激光垂度仪校核纵横轴线的位置,确保墩身垂直度和中线偏差不积累。

.4、滑模结构及施工机具设备滑模施工设备主要由模板结构、提升设备、配套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模板结构按滑模设计图加工制作。

4.1滑升模板构造分为:顶架、辐射梁、内外围圈、模板、平台及吊栏。

4.1.1顶架:顶架的作用是将模板重量及施工临时荷载传递到千斤顶上,并用以固定内外模板。

顶架由上下横梁及立柱组成,轮廓尺寸按墩壁厚度、坡度、提升干斤顶的类型等因素决定,并能在辐射梁上滑动。

4.1.2辐射梁及内外围圈:辐射梁为滑动模板的平面骨架,从模板中心向四周辐射,与顶架组合起来承受荷载,又作为施工操作平台。

内外围圈是用来固定辐射梁两端的相对位置。

4.1.3模板:滑动模板用3mm钢板制作,高度为1.20~1.50m,分为固定模板和活动模板。

活动模板又有边板和心板之分。

固定模板安装在顶架立柱上,而活动模板则依靠上下带悬挂在左右固定模板的带上。

4.1.4工作平台及吊栏:工作平台是供施工人员操作、存放零小工具及检分盘供调节收坡螺丝杆、吊栏设在顶架下面,系在辐射梁上安设本制盖板而成、场所,修补砼表面及养生等需要。

4.2提升设备主要是液压控制台、滚珠式液压千斤顶。

4.3配套的施工机具有砼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提升设备等。

4.4滑模施工的检测设备有水准仪、经纬仪(有条件的可用激光铅直仪)及砼坍落仪、试模及砼、钢筋等强度检测仪器。

桥墩滑模施工流程图滑模施工周期流程图5.墩顶施工及其它5.1杆回收模板滑升所用的顶杆在滑升结束后应及时回收,以利于多次倒用。

但行程套管随模板上升时,可能由于进碴掉入洞内,致使预杆胶结,往往不能全部拔出,在滑模偏移值不大于《规范》允许情况下,顶杆回收率一般在90%以上。

5.2顶施工空心墩在顶部需从空心段过渡到墩顶实体段并连接托盘顶帽,为了方便托盘顶帽的施工,在空心墩顶预埋木盒,留成缺口、安设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过梁及盖板代替实体段内底模,然后在空心墩顶部分的墩外壁上套上制作好的箍圈钢板,在箍圈上悬挂适当数量的吊篮牛腿,牛腿间用围栏连接,形成工作平台,即可施工托盘顶帽。

.5.3撤身内壁悬挂铁梯为解决高墩施工人员的上下问题,在墩底部预留0.6×1.2m门洞,在墩身内壁每隔2.0m预埋膨胀螺栓,悬挂角钢铁梯,与洞顶部分设计的预留门洞相接,墩身外壁与墩顶预埋件连接并安装铁梯。

架梁完毕后,封闭墩底预留门洞。

二、爬模施工自爬模为附墙式自爬升系统,是完成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同时完成导轨和支架的埋件系统,通过液压油缸对导轨和爬架交替顶升来实现爬模墩柱混凝土的施工。

爬模施工是当前高耸结构物施工中较先进的施工方法,它集模板支架、施工脚手架平台于一体,利用已完成的主体结构为依托随着结构的升高而升高,省去了大量的脚手架,具有快捷、轻巧、操作简单,施工费用低等。

中线易控制,外观质量光滑,爬模6-爬架千斤顶;5-爬模;4-预留爬架孔;3-螺栓;2-爬架;1-爬模千斤顶;7-爬杆;8-模板挑横梁;9-爬架挑横梁;10-脱模千斤顶;11-爬杆1、构造组成(1)爬升架。

主要由竖向连接杆、斜撑杆、上横梁、爬架斜拉杆和一些连接杆件组成,具有承重和滑升作用,是特殊设计的稳定构架。

每组爬架有6对钢夹头,每对钢夹头都带有安全钢销(安全装置),在提升过程中采用人工限位,装在钢夹头上可垂直滑动,卡在滑道工字钢腹板上可起限位导向作用。

爬升架提升采用YCD23/200型提升千斤顶,带安全装置。

(2)滑道。

采用I320工字钢与大块模板焊接为整体,不须预埋螺栓。

爬升架与滑道之间销接,配有特殊钢夹头在爬升架支点处与钢滑道连接,有足够稳定支点和长度。

钢滑道上下不垂直度1 m 内为0.5 mm。

(3)提升桁架。

由N型万能杆件拼装成“井”字形组成,爬升架的斜爬升可通过调整其下楔形块来实现。

(4)模板。

模板在竖向分为两层,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每节高4.0 m,按墩径不同共有39节,每节按卷扬机的起重能力设计为8、12、16块三种类型的钢模板。

模板为框构结构,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满足桥墩外形尺寸的要求,单块宜进行整体组合或装配组合。

相邻模板间、上下节钢模间均用栓接并配有定位销,定位销探伤检验应全部合格。

内模采用翻模,每节高2 m,每墩设3组,随墩身的逐节上升按照4 m级数向上翻动。

内模的安装与拆除通过墩内设置的可调式工作盘实现,工作盘悬挂在爬架上,可随爬架上升,亦可自行调节位置,方便墩内及墩上作业。

内模采用KS2050双曲可调钢模,四块或五块模板利用KH2520或KH2530可调桁架组合成一个模板单元,单元内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墩身收坡通过在模板单元之间设置变角可调KB2020尖板实现,单元之间桁架的连接采用特制可收缩连接件,形成上小下大的变截面。

每次立模高度4 m,与外模同步。

内模系统的模板及支撑件均经过结构检算,对结构薄弱部位均进行加强加固处理。

(5)扒杆。

为解决墩身中各种施工材料和小型机具的提升问题,每个爬升桁架上设2副吊重为25 kN的起重扒杆。

扒杆不垂直度1 m内允许±1 mm。

提升扒杆的摆向由人工配合来实现。

扒杆上选用不旋转钢丝绳,以免在起吊长大杆件时,由于钢丝绳的旋转而碰坏墩身或模板,造成安全事故。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4.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2、图3。

爬架、滑道、大块模板及滑升桁架的非标杆件加工全部在工厂互拼,待检查合格后再解体成节段大块模板运往现场组装。

制作的关键是拼装位置要准确和拼装部件的互换性。

施工辅助设备4.2三座桥分别,配置专用载人电梯。

>50 m对于高度的桥墩,为解决作业人员上下墩台的问题上墩电缆在分别在各墩位处下线,供各桥施工用电。

全桥设贯通线,400KV设A变压器各一台, 施工电梯塔架内布设。

墩上所使用的每台电器设备必须,爬架上设置用电集中控制箱,对墩上用电进行统一管理供全桥施工及混凝土拌合使用。

,,以保证施工安全。

在桥一端山上设一水池安装漏电保护器,提供墩上工作面冲洗、养护及其他施工用水。

上墩水管随电梯塔架架设在每侧爬架顶设置避雷,又是高空作业,避雷问题尤显重要。

施工中由于工地处于高雷区,通过墩身钢筋下端引出接地。

墩身的防雷击等级参考有关高耸结构物,针并与墩身钢筋相连施工人员必须从墩上撤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