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伸出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六百字。
命题作文“伸出你的手”写作指导【经典文题】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伸出你的手,为社会奉献一份爱。
伸出你的手,可以让冰封的心融化,让未来充满希望。
请以“伸出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情实感;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④不少于600字。
[构思引导]这是一道带引语的全命题作文。
题目是“伸出你的手”,显然我们不能停留在字面上来理解,必须找到隐含意义。
引语正告诉考生这个信息: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伸出你的手,为社会奉献一份爱。
伸出你的手,可以让冰封的心融化,让未来充满希望。
引语明确了内容的立意指向,也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思路一:励志。
主要围绕“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来立意选材。
围绕立意,文章可以记叙事件、讲述故事;也可以议论证明。
思路二:友爱。
主要围绕“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来立意选材。
这方面的可选素材更为广泛。
可以写身边发生的关爱、帮助、爱心、接纳别人的事。
也可以围绕主题写成抒情散文。
思路三:关注弱势群体。
这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话题,促发我们写作激情的素材很多。
比如:农民的致富问题,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贫困生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这些素材,围绕主题,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挖掘深度,写出新意。
本题关键是选材。
用一个好故事来诠释好主题,这个故事最忌流于俗套,千万不要将“伸出你的手”简单化到帮人送把伞、扫回地。
应有新意,体现时代风貌;应有感人的细节,能打动人心。
“伸出你的手”素材库(一)名人名言: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礼记·访记》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鲁僖公五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元·马致远《陈情高卧》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白居易《策林》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陈寿《三国志·蜀志》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王梵志《全唐诗补逸》我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雷锋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伊索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高尔基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狄更斯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拉布吕耶尔(二)名人轶事:王羲之助人卖扇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
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旁叫卖,却没有什么人去买。
他看到后心里很感同情,于是就帮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
人们知道后纷纷围拢来抢着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
等着买米下锅的老婆婆非常高兴,十分感谢乐于助人的大书法家。
严植之救人急难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
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
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
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
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
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钱和干粮,让他回自己的家乡。
李士谦乐善好施北朝魏齐时,有位叫李士谦的人,家庭非常富有,但人崇尚节俭,为人慷慨,常周济老百姓。
有一年春荒,许多人家都断了粮,李士谦就拿出一万石粮食给乡里的缺粮户。
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庄稼欠收。
借了粮的人都要求延期偿还。
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你们是为了帮大家度荒,不是为求利。
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粮就不用还了。
”于是他请来一些欠粮的人吃饭,在吃饭时当着大家的面烧毁了全部借据。
第二年粮食丰收了,许多人挑粮来还,李士谦坚决不收,还粮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
李士谦乐善好施30年,在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
他所在的赵州一带有1万多人为他送葬,哭声动地。
辛公义改变陋习隋朝人辛公义曾任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
当地的老百姓有一种陋习,凡是家里有人生了病,大家都害怕染上,谁都不肯照料病人往往得不到照顾和治疗而病情加重,很快死去。
辛公义到任后了解到这相情况,就下令将病人抬到衙门里来,自己和数百位病人住在一起,亲自安排给他们看病服药的事情。
经过细心照料,这些病人都恢复了健康。
辛公义的行为不仅得到了人们的赞颂,也彻底改变了当地的陋习。
(三)寓言一则: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
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
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膨胀的自我使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同在生活这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
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四)新闻链接:(一)帮助他人就是帮自己孤儿照顾孤寡婶娘30年烟台日报7月29日讯(记者曙笑华实习记者张凯)家住招远市罗峰街道办事处郭家埠村的曹淑珍,今年84岁,是一位孤寡老人。
但30年来,她却从来没有感到孤独,因为她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叔伯侄子闫匡。
1974年,14岁的闫匡失去了父亲,两年后,母亲又因病去世。
闫匡和哥哥背着父母生病留下的“饥荒”相依为命。
那时,哥哥每天上生产队干活,一天赚两个工分,闫匡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上完了高中。
闫匡告诉记者:“我念高中的时候,没有拿一分钱的学费,每个月还能领到两块钱的生活补助。
”这段在关爱中成长的经历,让闫匡终身难忘。
1983年,闫匡得知孤寡婶娘曹淑珍无力下地做农活,便主动挑起了帮老人种地的担子,一挑就是30多年。
闫匡觉得他跟婶娘的关系是在互助:“开始我和我婶子就是互相帮助,我帮她种地晒粮,她帮我照看孩子。
”这种互助持续到1985年。
1999年,闫匡找来村干部和几位亲友,跟婶娘签订了赡养协议,并将老人接到自己新盖的大瓦房里。
当有村民说闫匡没事找个妈养着时,闫匡笑了:“亲情、感情是花钱买不到的,每当我忙完回家,老人一句,‘你吃饭了吗?’让我感到了母亲的牵挂,这种牵挂是一种幸福。
”(二)照顾和帮助他人最易获得满足感(家庭保健报7月4日讯)据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工作是与照顾和帮助他人有关的工作。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来自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他人和自我的惩罚。
这会促使你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还会使你获得或巩固友谊。
此外,帮助别人还有提升心境的作用,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助人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使自己也变得更加愉快。
[范文展示]伸出你的手一(镜头一):“走东街,串西巷,手中握个打狗棒;朝南走,往北行,见个人儿咱磕头。
”“三大婶,二大娘,还有漂亮的小姑娘;开开门,舀点汤,给个馒头咱不嫌脏。
”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油污,肩背一个破书包的强壮乞丐,从街头闪出,边走边唱,奔向一家门口。
房门拍的山响,里面走出一位年轻的妇女,手中拿着半张煎并,边递边说:“这么大的小伙子,要饭不丢人那。
”“不怕丢,不怕丑,东转西逛乐悠悠。
”“那,你要到哪天那?”“张家的湿,李家的干,要到哪天是哪天!”……(画外音:当我们的镜头定格在那张有些狡黠,带点玩世不恭的健康的脸上的时候,我们的心禁不住有些悲哀,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有力气可以凭力气吃饭,有本领可以仗本领闯世界。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思考:应该怎样伸出我们的手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收回乞讨的手,伸出自强的手!)(镜头二):骄阳似火,大街上只有几个匆匆赶路的行人。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认真地寻找着空易拉罐。
她满头满脸的汗水,衣服都被汗湿了,可她一点儿没有休息的意思。
一位老婆婆走过来对她说:“孩子,天太热了,休息一下吧!”“奶奶,谢谢你,我已经捡了60多个了,攒够一百个就休息。
”小姑娘说完就继续向前走去。
老婆婆看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叹口气说:“真不容易啊!爸爸去世的早,妈妈又长期有病,小小年纪就知道分担家庭的重担。
真该伸出手来帮帮她。
”(画外音:是啊!真该伸出手来帮帮她。
全社会面对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都应该伸出手来。
伸出你的手,给他们以温暖。
)(镜头三):一座新房拔地而起,新房前人头攒动,个个欢声笑语,大家簇拥着一对新人,笑着闹着。
“大家不要说话,现在让我们请‘兔子王’给我们讲一讲他治富的秘诀,恋爱的经过,好不好?”“好!”“要说,这还得感谢镇里的李镇长呢!是他多次给咱指路子,送来扶贫贷款,还专门联系给俺送技术,俺就一步一步越来越发展了。
”“哎,怎么没有恋爱的经过。
”“那,联系到的人就是……”“既送技术又送人,就多了一项发展了。
”人们开怀大笑,笑声传的很远很远……(画外音:农村不缺人,他们少的是治富的门路,发展的资金,一旦找到门路,他们有的是力气和智慧。
伸出你的手,他们可以大有作为。
)记者点评:弱势群体需要关注,他们关系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这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伸出你的手,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伸出你的手,给他们以物质的帮助。
伸出你的手吧!给社会一份关注,尽你的一份责任。
(《中学生精品作文》作者:王天惠)点评:文章形式独特,选材精当。
采用新闻报道形式,用镜头、画外音、记者点评串起三个小故事,反映了不同层面的“伸出你的手”的主题,分别诠释了引语的内涵。
画外音、点评揭示主题到位准确,事例真实感人。
二阳光暖暖,洒在地上点点碎金,清风拂面,调皮地翻动着桌上的书页,带我走进一个被古老尘埃湮没的世界——我看到廉颇,这位昔日战功赫赫的将军,如今却赤着上身,背负荆条,满面愧色地跪在蔺相如面前。
这两位赵国最重要的臣子,曾经是如何的剑拔弩张,互不相让。
但深明大义的蔺相如却不计前嫌,向廉颇伸出友爱和解的双手,而廉颇也终被感动,负荆请罪。
一段“将相和”的佳话由此流传至今,芳馨百世。
我沉思:蔺相如向廉颇伸出宽容的手,成就了赵国的安定和富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我又看到了王昭君,这位可亲可敬的汉家姑娘,她怀抱琵琶,坐在马上,一步一步远离长安,再不回头。
塞北的雪依旧飘落,你的到来却为匈奴人民带来了一缕馨香,造福一方生灵。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不知那大漠深处的毡房可曾响起了《昭君怨》?你用自己的青春与美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也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