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保健师试题(初级)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
得分
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3.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4.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5、小儿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60%
B.70%
C.85%
D.95%
E.90%
6.小儿”稚阴稚阳”学说,是指其生理状态为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C.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D.脏气清灵,易趋健康
E.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7、小儿疾病谱中最为多见的是
A.肺肾系病证B.心肺系病证C.肺脾系病证D.心肝系病证E.肝肾系病证
8.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 B津液不足 C肝风内动 D肝经风热 E.肾经耗竭
9.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A.风热犯肺 B热邪壅肺 C暑热犯肺 D痰湿阻肺 E燥邪犯肺
10.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 B.泻下不爽,粪质腥臭
C. 溏结不调,时干时稀 D.五更泄泻,泻后痛减
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1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A.轻快 B.柔和 C.平稳 D.着实 E.以上都是
12.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A.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B.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 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E.手法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效果
13.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A.头面部 B.胸腹部 C.腰背部 D.手指指面 E.下肢部
14.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A.拇指指甲 B.拇指指腹 C.拇指指间关节突 D.拇指桡侧缘 E.以上都不是15.按法在临床上很少单独运用,多配合应用
A.摩法 B.推法 C.揉法 D.掐法 E.运法
16.水底捞明月的功效是
A.健脾消食、温中理气 B.清热凉血、宁心安神
C.开胸顺气、退热通便 D.养阴清热、退热通便
E.退热镇静
17.能治疗高热烦躁,神昏抽搐又能治疗上肢麻木等实热病症的操作是
A.摇斛肘 B.苍龙摆尾 C.飞经走气 D.打马过天河 E.水底捞明月18.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
A.头面 B.上肢肘以下 C.下肢膝以下 D.腰背 E.胸腹
19.肾经位于
A.拇指螺纹面 B.食指螺纹面 C中指螺纹面 D.无名指螺纹面 E.小指螺纹面20.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多用于治疗结束手法是
A.开天门 B.推坎官 C.拿肩井 D.拿风池 E.揉耳后高骨
二、B型题(从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为下列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选用多次,也可以一次都不选。
每题1分,共20分) A.便秘B.腹胀 C.呕吐 D.腹泻 E.咳嗽
1按揉足三里常配合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治疗
2按揉天枢常配合推下七节骨清大肠治疗
A.益火补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抑木扶土法
D.培土制水法
E.泻南补北法
3.肺阴虚导致肾阴虚治疗宜
4.肝脾不和治疗宜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5.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6.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术者用拇指指面由小儿拇指根部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
B.术者用拇指指面由小儿小指根部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拇指根
C.掌心四周,以内劳宫为圆心,从内劳宫到中指三分之二为半径作圆,术者用拇指指面做运法
D.术者用拇指桡侧面,以较快速度自小儿头颞部向脑后作单方向推动.
E.术者以食、中二指同时按揉患者鼻孔下缘
7.运水入土的操作方法是
8.运土入水的操作方法是
9.运内八卦的操作方法是
10.黄蜂入洞的操作方法是
A.按揉中脘 B.推揉膻中 C.搓摩胁肋 D.揉乳根 E.揉乳旁11.能宽胸理气,主降逆平喘、止咳化痰的
12.能宽胸理气,偏于疏肝消积、顺气化痰
A.四横纹 B.小横纹 C.掌小横纹 D.大横纹 E.肾纹13.掌面食、中、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为
14.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为
15.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为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痰湿咳嗽 D.气虚咳嗽
E.阴虚咳嗽
16.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黏腻或厚稠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甚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食少,倦怠,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17.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或者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
18.咳嗽,痰白质稀,恶寒晃汗,头身疼痛
A.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B.(清)补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揉中脘、揉板门、运八卦、摩腹揉龟尾
C.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揉天枢、清天河水
D.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捏脊揉龟尾
E.补脾经、补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按揉百会
19.治疗伤食泻的推拿处方是
20.治疗脾虚泻的推拿处方是
三、X型题(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旋转方向操作的手法多为
A.揉法 B.运法 C.按法 D.摩法 E.擦法
2.下列常用直推法操作的穴位有
A.攒竹B.三关C.腹D.坎宫E.箕门
3.、外劳宫的功效有
A 温阳散寒B升阳举陷C发汗解表D清热解毒
4、.下列属于线状的穴位有
A.三关 B.六腑 C.太阳 D.天河水 E.箕门
5.下列有化痰作用的推拿法有
A.按揉天突B.揉膻中C.揉乳根D.揉乳旁E.搓摩胁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腑是____________
2.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夕()、夜()
3.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七节骨是指第四腰椎到尾椎骨端(长强穴) 成一直线,推上七节骨能,推下七节骨能。
5.小天心与内劳宫均能清心经之热,镇惊安神,但内劳宫力强,小天心偏于。
6.揉涌泉,具有治疗和的功效。
7.小儿腹泻严重可以产生、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故临诊务必注意。
8.按弦走搓摩又称,能理气化痰,,。
五、名词解释(2分*5=10分)
1.整体观念:
2.自汗:
3.腑三关一法:
4.推七节骨:
5.水底捞明月:
六、简答题(第1、2题每题6分,第3题8分,共计20分)
1.简述小儿指纹纹色变化及主病规律。
2.试比较掐揉四横纹、揉掌小横纹、推小横纹三种操作功效异同点。
3.患儿,3岁5个月,大便3-6日一次,干硬难解,经常因此导致大便带血,伴有夜卧不安,心烦,多汗,喜冷饮,小便短赤,苔黄厚,指纹色紫。
请写出该患儿所患疾病、分型、治则及小儿推拿处方。
选择题
一:1--5CCCDC 6--10BCAAB 11--15EBDAC 16--20BCBEC
二:1--5DABCE 6--10CBACE 11--15 BCBAC 16--20 CEABD
三:1ABD 2ABDE 3ABC 4ABDE 5ABCDE
四.填空题
1:脾 2 慧安加甚
3心五脏自然界社会
4温阳止泻泄热通便
5清热镇惊安神
6 清虚热引火归元
7酸中毒脱水
8搓摩胁勒疏肝理气宽胸理气
名词解释
1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2、就是白天不自觉流汗活动后更甚常由于气虚和阳虚所导致
3小儿寒热夹杂,以热为主,退六腑三数,推三关一数,即3比1推之,通常称为退三推一。
4术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在小儿第四腰椎至尾骨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 100~300次,称为推七节骨。
5是复式操作法的一种,术者以左手将患儿四指握住,再以右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拇指,然后用拇指自患儿小指尖,推至小天心处,再转入内劳宫,称为水底捞明月。
简答题
1.小儿指纹纹色变化主要有红、紫、青、黑、白等色变化。
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纹色紫红,多主热证;纹色青,主风证、痛证;纹色青紫或紫黑,是血络闭郁;纹色淡白,多属脾虚。
2.掐揉四横纹、揉掌小横纹、推小横纹均能清热散结,而掐揉四横纹生和气血,消食积,是治疗疳积的要穴;揉掌小横纹主清心、肺之热结,治疗肺部湿性啰音;推小横纹主清脾、胃热结,调中消胀,治疗肺部干性啰音。
3. 病名:便秘
分型:实秘
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处方: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24次,按总筋24次,分阴阳24次,清大肠300次,清补脾经(清后加补)、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各200次,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各100次,摩腹、搓摩胁肋、捏脊各20次,拿肩井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