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琵琶行》第一第二课时ppt
(完整版)《琵琶行》第一第二课时ppt
❖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 子), 自叙(述说)少小(年轻) 时欢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 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 (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 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 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 (这)夕(晚)始(才)觉有迁谪 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 (于是)为(写)长句(七言诗), 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 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 (叫 )《琵琶行》。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 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 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和 故事的主要经 过,概括了琵琶女的 身世,说明了写本诗 的 原因,定下了诗 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整体感知:理清全诗结构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初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见老 诗人顾况,顾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 读到“野火”联时,不由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 矣。”并大加引荐。
琵 琶 行 ( 白并 居序
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 贬江州司马
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 抱着“为民请命”“兼济 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 主。代表作品 为《卖炭翁》
后期
身”的 时期,揉和儒家“乐天 知命”道家“知足不辱” 和佛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 中多是非”。
六、课文解读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
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送 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 (那)音,铮铮然(铿锵悦耳地)有 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 ,本长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 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年龄增 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托身 ,嫁给 )为贾人 (商人)妇。 遂( 于是,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使快(畅快)弹数曲。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 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 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 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 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 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 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 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 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 湓浦pén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 悯然mǐn 憔悴qiáo cuì 转徙xǐ • 恬然tián 谪zhé 浔阳xún • 荻花dí 声声思sì 捻niǎn • 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o 迸bèng • 裂帛bó 虾蟆hámá 红绡xiāo •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 zhā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 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 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 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 名的长诗。
二、文体简介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 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 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 韵自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四、听朗诵,读准字音
3、研读第三段 • 琵琶女自述身世。 • 诗的前半部分写欢乐事,是否与琵琶女的苦身
世矛盾? 不矛盾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起对比反衬作用
采用了什么手法?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诗歌的第三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鲜明的对比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年轻貌美
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
独守空船
昔日欢笑
今日辛酸
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 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 的重利寡情。
江头送客惨将别 邀见歌女
琵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琶
少年欢乐
行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2、研读第一段。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景物描写的诗句。
• 浔阳江头夜送客, • 枫叶荻花秋瑟瑟。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举酒欲饮无管弦。 • 醉不成欢惨将别, • 别时茫茫江浸月。
以闲适诗和 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长 恨歌》《琵琶 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草 送别》
琵琶行
胡孺
人子
唐能 解
玄 宗
诵
吟
挽琵 长
白 居
琶
恨
易 联
篇
曲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 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 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 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 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 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 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 感受。
点名季节时 间、地点和 事件
2、研读第二段。
第二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琵琶演奏情况,声情并茂。
找出音乐描写的叠音词、比喻句。
说说琵琶女音乐演奏过程及效果。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魅力)
易
)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元稹称“元白” ,与刘禹锡称“刘白”。
政治上,有“兼济天下”的思想,关心劳动人民的 疾苦,写下了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 “讽喻诗”。
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 对“嘲风雪,弄花草”、别无寄托、无病呻吟的作品, 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倡导“新乐府运动”。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 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 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 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 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