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B .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作恶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掉。
C . 深受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
D . 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2.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日本《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都以很小的篇幅予以“关注”,不约而同地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
B . 如果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
C . 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名诗人;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D .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委袁蕾磋叹:几乎所有的影评人都在夸奖《天下无贼》,而实际上该剧“一环强扣一环”的戏剧结构,只是跟着好莱坞大片邯郸学步。
3. (2分) (2016高三下·永安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网络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他们的阅读趣味实际上支配着网络文学的走向。
于是网络文学就天然地具有“80后”和“90后”的文化烙印。
这些人没有历史重负,更注重表现自我的想象力和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
而由于拥有大量作者,网络文学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收入模式和良性运营的路径。
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读者对于作者的影响也是即时性的。
A . 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B . 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C . 较之传统纸面文学,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D . 传统纸面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因为双方没有网络上的频繁互动而不甚紧密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4. (15分)(2016·溧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科学奖要经得住时间考验沈致远①据不完全统计,国际性科学奖共有十几种,有的奖金额超过诺贝尔奖。
为何诺贝尔奖一枝独秀?②科学奖的作用在于推动科学发展,设置科学奖应符合几项原则。
首先是国际性,更重要的是科学性,自然科学是实证性的,判断真伪之唯一标准是实验。
自创立迄今,诺贝尔科学奖一直坚守以实验为准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它百年来一枝独秀“秘密”之所在。
③在科学性上,其余诸奖良莠不齐。
以奖金超过诺贝尔奖的基本物理学奖为例,其获奖人中有七位不符科学性。
一位是霍金,他的“黑洞霍金辐射”只是一种假说,并未被实验证实。
此外共有六位弦论者获奖,其中威腾是弦论者公认的领袖。
多年来,弦论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但至今既无实验证明,也提不出像样的预言可供检验。
弦论对物理学的发展乏善可陈,居然有六人获得基本物理学奖。
④借科学之名以“提倡宗教进步”的邓普顿奖,奖金也超过诺贝尔奖。
获奖者除基督教神职人员外,也有科学家。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戴森获得2000年邓普顿奖,他是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著名物理学家,折节俯就令人惋惜。
⑤创立于1991年,以“博君一笑,发人深思”为宗旨的搞笑诺贝尔奖只颁奖状不发奖金。
别以为只是开玩笑,其2000年获奖者之一基姆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可见“发人深思”并非虚言,寓思于乐,别具一格。
⑥科学奖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使公众认识到科学之重要性。
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由吴健雄等以实验证实,这是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成就。
公众不知弱相互作用为何物,遑论宇称不守恒。
1957年李、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家喻户晓,激励许多青年献身物理学研究。
由此可见奖金之作用。
尽管如此,奖金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年前,我收到某部门召开座谈会的内部通知说:为发展我国科学以早日获得诺贝尔奖出谋献策。
我当即写信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科学家,坦言:怎么能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幸而是内部通知,否则公开后将贻笑大方。
他同意我的意见,经他建议改变了会议宗旨。
⑦科学家对是否获奖应以平常心待之。
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界克里克发现基因之载体去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这是继达尔文之后生物学划时代的重大成就。
两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诺贝尔奖,而是:“我们发现了生命之奥秘。
”对广义相对论和核力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国物理学家韦勒,获悉别人剽窃他首先提出的核力异常现象发表论文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笑置之说:“我下一次要小心点。
”真正的科学家神游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命之妙、意识之谜,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奖金于我何有哉?(1)本文认为科学奖有哪些主要作用?(2)本文认为科学奖科学性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基本物理学奖、邓普顿奖在科学性方面的主要瑕疵是什么?(3)作者对“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持否定态度,结合文意分析其理由。
5. (10分) (2017高一上·临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赢得高关注诗和远方唤你去读书文/莫斯其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巅峰对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比拼,近来圈粉无数的16岁高中生武亦妹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战胜擂主彭敏获得年度总冠军。
网友表示通过节目受益良多。
“感谢诗词大会使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
”“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繁华落幕,速去读书!”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读书的兴趣。
“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诗词大会终究是节目,看完节目,是洗洗睡了,还是秉烛夜读?这是个重大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杨绛先生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也用来自勉。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则认为:“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观众对中华古诗词的日渐关注和喜爱,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
李定广认为,需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
对于武亦妹的获胜,上海市语文特级教王白云则认为,“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熟稔中高考套路的语文教师眼里,简直是一场标准化考试。
古诗词或传统文化复兴的端倪,在这样的诗词大会上,能看到几何?实事求是地说,不多。
”有的网友则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武亦妹的才华和形象都令人喜爱和佩服。
但我始终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和理解古诗词,诗词这玩意儿说白了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体现,是心灵与自然借助传统文化的对话,它没有那么功利,那么直接,那么紧张,那么剑拔弩张。
”“一部手机在手,哪首唐诗查不到?干嘛还要背?”(摘编自《广州日报》)材料二:昨天,一位专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饱受关注和喜爱,正在于它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这些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了大家心中的情怀。
此外,古意盎然的诗词,也将观众不知不觉地带入到古风意韵之中,让人体会到流落在当下骄躁忙碌的生存环境缝隙中的一丝优雅和浪漫。
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怀念旧时的诗意生活,选手陈更曾说,“诗歌与其他学问不同的一点是,它与技能无关,所以接近它,被它吸引,被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
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大千世界。
”由此可见,诗词——这属于中华文明的语言文字,反映的正是我们东方人内心的丰富情思,正是这种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东方诗意,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一播即热。
(摘自《扬子晚报》报道《诗词大会为何能引发如潮思考》)材料三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
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
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
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
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在这样一个节奏明快、资讯发达的时代,坐下来聊聊诗歌、品味人生无疑是奢侈的。
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
中国的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内心的精彩将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希望《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的这股风潮,能够一路走下去,让古老的诗词歌赋再度焕发青春,也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摘自央广评论《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 . 材料一指出,“快餐时代”人们功利心作祟,使现代语言干瘪苍白,很难表达现代人丰富的情感,也使诗词教育越来越枯燥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