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桑商业价值分析报告2015

饲料桑商业价值分析报告2015

杂交构树商业价值分析报告国银生态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5)2.1项目背景 (5)2.2项目建设必要性 (6)2.2.1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2.2.2是我国畜牧食品安全的需要 (6)第三章产品与市场分析 (7)3.1饲料产业调查 (7)3.1.1饲料行业区域布局分析 (8)3.1.2饲料行业竞争状况 (10)3.1.3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 (10)3.1.4饲料行业的主要问题 (12)3.1.5牛饲料基本情况及分类 (13)3.1.6猪饲料基本情况 (15)3.2饲料桑树叶成份对比分析 (19)3.3饲料桑禽畜产品营养价值对比分析 (23)3.4饲料桑产出效益分析 (24)3.5小结 (25)第四章项目运作模式与组织管理 (27)4.1项目运作模式 (27)4.1.1自营种植 (27)4.1.2订单收购种植 (27)4.2项目组织管理 (27)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9)5.1投资估算 (29)5.1.1估算范围 (29)5.1.2投资构成分析 (29)5.2融资方案 (30)第六章财务分析 (31)6.1农户种植饲料桑财务分析 (31)6.2饲料桑生物发酵饲料财务分析 (32)6.3禽畜产品财务分析 (34)6.4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34)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35)7.1结论 (35)7.2建议 (37)第一章项目概况杂交构树是中国林科院科技人员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桑树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基因工程、杂交选育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的集饲料林、经济林、生态林于一身,既速生、丰产,又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的优质树种,作为饲料用途是饲料产业的一场革命。

由于饲料用途广泛,优越性显著,杂交构树又成为“饲料桑”。

饲料桑枝叶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质全价饲料,与目前被誉为“饲料之王”的紫花苜蓿相比,营养价值更高,保健作用更强,目前针对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兔、鱼等动物饲料。

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沈国舫、院士任继周等八位院士联名给中央就桑产业发展的报告已得到中央的认可。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十二五规划及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有利于填补畜牧业发展专用饲料缺口,而且技术先进可靠,市场前景广阔,建设条件具备,工程方案合理,对改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投资方向正确。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背景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是由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带动食品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的,近几年年增长速度约在7~11%。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饲料产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并由速度型向质量、速度并重型转变。

同时,饲料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源头,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在动物体内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饲料安全是畜牧食品安全的基础。

如果饲料不安全或存在安全隐患,动物产品就无法顺利销售,就会影响到养殖业的发展、农牧民的增收以及养殖产品的国际贸易。

饲料桑属桑科落叶乔木,枝叶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质全价饲料,与目前被誉为“饲料之王”的紫花苜蓿相比,营养价值更高,保健作用更强。

饲料桑富含18种氨基酸,粗蛋白含量22%~32% (紫花苜蓿15%~20% ),粗脂肪5.4%(紫花苜蓿3.5%),钙含量达2.1%~2.6%,是紫花苜蓿(0.3% )的7~8倍。

用饲料桑饲喂牛、羊、猪、鸡等畜禽,不用兽药,便可保障畜禽的防疫,亦可不添加骨粉等钙质饲料,适口性好,动物喜食,同时还解决了圈养畜禽的“鼓胀病”问题。

饲料桑属于嗜硒嗜钙植物,通过食物链的作用于禽、蛋、畜食品,使之硒、钙含量均显著增加,成为抗衰老的功能型食品。

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权威检测中心测试,饲料桑新鲜的枝叶含有12.8-28%的优质蛋白质;在黄河以南集约经营的饲料桑林,一亩地饲料桑可生产优质蛋白质128-280kg,20kg生物钙,10kg功能性生命健康物质。

大力发展饲料桑产业可生产优质木本饲料,减少牲畜用粮,缓解人畜争粮、争地的矛盾,对实施可持续农业,推进绿色、无公害、有机功能型畜牧水产产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

2.2.2 是我国畜牧食品安全的需要饲料桑具有三大类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五大类功能性物质(桑叶多糖、黄酮类物质、生物碱、多酚及单体酚类、多种维生素)。

桑树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源植物。

利用饲料桑所产畜牧食品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十余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交叉检测,结果是全部优于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种桑养畜产生的系列产品为特种功能性食品,营养价值高,且绿色、健康、无公害,均可列入抗衰老食品范畴,有利于消费者健康、长寿,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第三章产品与市场分析3.1 饲料产业调查饲料是指在合理饲喂条件下能对家畜、家禽、水产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

饲料工业是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连接着种植业,成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表格3-1 饲料分类我国饲料工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伴随着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发展。

1982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搞饲料工业,这也是一个行业。

”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的饲料行业呈现出以下五个主要特点:(1)产量增长快。

1980~2009 年间,饲料产品产量由200万吨增加到14813万吨,增长了7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 %。

(2)饲料产品质量明显改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开始进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产业升级阶段,2003年以来,全国配合饲料合格率均在90%以上。

(3)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饲料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促进了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

(4)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随着大量现代饲料科技的应用,饲料转化率水平不断提高。

(5)饲料添加剂工业取得较大发展。

我国饲料发展的初期,饲料添加剂基本依靠进口。

进入本世纪来,饲料添加剂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

以赖氨酸为例,1999年产量为9327吨,2009年达到67.9万吨,10年增长72.8倍,并从2001年开始出口。

3.1.1饲料行业区域布局分析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的牵引,导致饲料企业过多集中在少数发达的省份,这些地区的饲料加工能力出现过剩。

东南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了一步,因而饲料工业便主要分布在这一带。

而在内地饲料粮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缺少以生产高质量、多品种的预混料和浓缩料为主的骨干企业,配合饲料加工能力不足,饲料工业的区域布局不平衡。

配合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河北、四川、江苏,共生产饲料占全国总产量的42.70%,前10名的省份生产的产品占到全国65.70%。

浓缩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河南、湖南、山东、吉林、河北,共生产的产品占全国的比重为82.5%。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山东、河北、四川、河南、黑龙江,其产品占全国的57.16%,前10名(江西、广东、吉林、北京、湖北)的产品占全国的80%。

国务院办公厅在2002年9月5日《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优化饲料产业区域布局,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对饲料业布局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规划如下。

表格3-2 饲料业布局规划3.1.2 饲料行业竞争状况饲料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制造工业和饲料科研、教育、标准、检测等较为完备的饲料工业体系。

饲料加工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产业。

最新数据统计,2010年全国饲料生产企业10843家,比2005年减少4675家;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3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分别比2005年增加13家和17个百分点。

一批大型饲料企业向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成为养殖业产业化发展的骨干力量。

3.1.3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中国饲料工业1996-2000年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世纪目标,满足2000年、2010年、2020年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养殖业模式对饲料的质和量的需求,实现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基本自给,添加剂逐渐实现国产化,饲料科技水平、配合饲料质量、饲料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步、稳定、协调发展。

这一战略提出了发展目标,也为饲料工业新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

1、饲料工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内需。

国内养殖业市场前景广阔,将给饲料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随着国民经济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完满实现,饲料工业已经具备了各方面发展的条件。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饲料工业产量继续增长,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也将加快。

在产品结构方面,浓缩饲料和预混料比例继续提高,配合饲料中全价颗粒饲料的比重加大。

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随着养殖业养殖结构的调整,饲料产品种类的结构也不断调整。

奶牛饲料、特种经济动物饲料、宠物饲料等所占的比例将提高。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大型化、集团化、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更加显著,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

3、饲料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从发展可持续饲料工业的长远角度来看,环保性饲料、生物饲料将不断得到开发、推广及应用。

能减少环境污染,对畜禽和人类安全无害,能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的饲料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精细化工等技术将在饲料产品的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饲料工业的基础研究将不断深入。

在饲料原料方面,将重视开发新型高蛋白质饲料,提高现有饲料资源利用率。

同时,将加强动物营养基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单胃动物氨基酸利用率和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以及反刍动物蛋白质和能量新体系,完善和提出新的畜禽营养标准。

3.1.4饲料行业的主要问题1、蛋白质原料供应短缺、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频繁。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饲料消费国,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但蛋白质原料长期短缺,一直依赖大量进口.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的缺口为4300~8300 万吨。

;国外资本利用资金、区位和信息优势拥有玉米、豆粕、鱼粉等大宗饲料原料定价权,使我国饲料原料长期受制于人,导致了近几年饲料原料价格的大起大落,增大了我国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

2、畜禽疫情的影响日趋加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