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仪教育:教育孩子尊敬长辈

礼仪教育:教育孩子尊敬长辈

礼仪教育:教育孩子尊敬长辈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还有时听见幼儿直呼爷爷或奶奶的名字,爷爷奶奶还乐呵呵地不以为然。

孩子不但在家里是这样,有时早晨在幼儿园见到老师也不打招呼,自己经常看一下老师就走进教室,连一点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尊老的这种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我们要从小教育幼儿尊敬老人。

本次活动利用《弟子规》,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使幼儿形成尊老、爱老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尊敬老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教育幼儿要对人有礼貌。

2.朗诵《弟子规》中,让幼儿理解应该怎样尊敬长辈,懂得其中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白板、多媒体课件
2.《弟子规》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白板上呈现《弟子规》中的“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内容。

二、学习理解“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1.白板呈现“一个老人坐在那儿喝茶,一个小孩在旁边乱跑乱撞”。

师:《弟子规》的“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就是告诉我们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2.白板呈现图片:早晨,幼儿到园后跟老师打招呼,告诉幼儿遇到长辈要主动与人打招呼,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在长辈面前,不要认为自己很有才能、了不起,瞧不起长辈,特别是老年人。

三、歌表演《好娃娃》
让幼儿要学习歌中所唱的小朋友。

四、吟诵《弟子规》
1.师生集体朗诵。

2.分组朗读、男孩女孩分读或个别读。

3.配乐朗读。

活动延伸:
1.家园互动,讲文明、懂礼貌要自觉保持,家长提醒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孩
子。

2.发放《礼仪标兵评价表》
姓名月日至月日
活动反思:
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弟子规》,幼儿已能理解其含义,并能逐步过渡到自觉行为,在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称呼长辈名字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没有一个幼儿称长辈名字的,但在长辈面前,有的幼儿就是要显摆自己的能力: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就表现给长辈看,如果长辈要求你表现,幼儿就表现,但如果长辈不要求,你就不需要那样做,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使幼儿礼貌行为,会做得更好的。

附《弟子规》内容: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礼仪教育:教育孩子尊敬长辈
活动目标:
1.在路上遇到长辈,应该怎么做到礼貌问候。

2.从小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老人与小孩》
2.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老人与小孩》
一名幼儿扮演老人,一名幼儿扮演小孩,他们在路上相遇了,小孩主动上去打招呼:“老爷爷好,您准备去哪儿呢?”老爷爷说:“我准备去超市逛逛买东西。

”小朋友说:“哦,那您先走吧!”小朋友站在路旁,恭恭敬敬地让老爷爷先走了。

二、学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1.让幼儿学说这四句。

2.集体说
3.这几句告诉我们,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三、看图片:理解应该怎样去尊敬长辈。

图片:帮老人捶背、帮家人拿拖鞋、帮爷爷奶奶拿眼镜。

四、吟诵《弟子规》
1.师生集体吟诵。

2.配乐吟诵
活动延伸:
1.家园互动,家长应督促幼儿要尊敬长辈,不可无视长辈。

2.发放《尊敬长辈评价表》
姓名月日至月日
活动反思:
在开展学习《弟子规》时,幼儿不但能理解其意思,孩子会主动和长辈打招呼,还能落实到行动中去,如:吃饭前,帮家人分碗筷;爸妈下班了会说爸妈辛苦了,并把拖鞋拿给他们;有时帮爷爷奶奶做事等等。

家长还到学校说:“老师这个《弟子规》教得真好,孩子懂事了,变得懂礼貌了,尊敬长辈了,想谢谢老师教育得好。

”看到自己的孩子变得有礼貌、能干了,家长非常满意和开心,我老师也感到心满意足了。

附《弟子规》内容: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