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交底及施工图会审管理规定目录1.目的 (1)2.适用范围 (1)3.职责 (1)4.管理要求 (1)5.施工图审查记录管理 (6)6.附则 (13)1目的为规范某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期间的设计交底及施工图会审管理工作,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某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设计交底及施工图会审的管理工作。
3职责3.1 设计部、各事业部设计管理部门负责相关单元的设计交底。
3.2 项目部负责所属项目施工图会审。
监理协助,承包商、事业部及公司相关部门参加施工图会审。
项目部职责:成立施工图会审小组;负责落实施工图会审的单位及人员名单;协调各审查单位(部门)与设计单位关系,汇总会审意见、形成会议纪要,纪要中必须明确完成设计回复及修改的时间;负责对施工图会审查出的问题进行确认,督促设计单位限期修改,并按合同进行考核。
3.3 设计单位对施工图设计质量负责,职责包括:设计单位应组织设计经理和专业设计人员等参加施工图会审,并负责会审答疑及对会审意见的修改;修改施工图会审查出的问题,并按要求日期提交修改图纸或设计变更单。
3.3 施工单位职责包括:施工单位应组织项目经理、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施工图会审;施工单位应将施工条件会审的责任落实到人;施工单位应在会审前完成图纸的阅读,并整理出初步意见。
3.4 监理单位职责包括:监理单位应组织总监、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施工图会审;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图审查工作;在受委托时承担施工图会审组织单位应承担的职责。
4管理要求4.1在组织施工图会审前,应明确参审各方责任。
符合性会审及工艺要求会审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专家及相关单位进行主审,施工条件会审由施工单位担任主审,各方对主审部分的审查工作质量负责;主审单位由于不负责任而未能审查出应查出的设计质量问题,因而造成工程或施工的损失负审查责任。
4.2 设计交底会议记录的编写由设计院配合,项目部负责;施工图会审记录由总承包商或施工单位负责填写,施工图会审会议纪要由监理单位负责起草。
4.3 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会议结束前,由设计单位、项目部(事业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各组织单位汇总并起草设计交底及施工图会审会议纪要,经与会各方会签,项目部(事业部)确认后,下发执行;此会议纪要是施工图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的最终文件,对与会各承包商均有约束力。
4.4如果施工图设计会审涉及重大方案变更须经归口领导批准。
对确认需要修改的设计问题,应责成设计单位按时提交修改图纸或设计变更单。
4.5 设计部负责协调IPMT各部门及工程部参加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施工部、HSE部、QAQC部、生产准备部、机电仪部等参加图纸审查会议。
4.6 设计交底:设计交底是指设计单位向建设工程业主和施工单位进行的技术交底。
设计交底要求设计单位派专业设计人员到业主项目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或通过视频会议交底。
4.6.1 装置(或单元)交底由设计单位交底,内容包括:a) 贯彻执行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情况;b) 装置特点,对施工的主要要求和设计范围、设计意图;c) 设计文件组成和查找方法;d) 原料、产品及生产技术特点;e) 主要建安工作量或修正概算;f) 与界区外工程的关系和衔接要求;g) 对生产准备的要求;h) 其它应说明的问题(如同类工程的经验教训、自控水平、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等)。
4.6.2 专业交底由各专业设计负责人交底,内容包括:a) 图纸设计指导思想;b) 设计文件组成,查找方法和图例符号的工程意义;c) 技术特点以及对工程(包括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检验方法等程序)是否有特殊要求;d) 设计、施工,施工验收应执行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规定;对施工、制造、检验和验收的特殊技术要求。
e) 与其它专业的交叉和衔接;f) 对预审提出问题的处理意见;g) 其它应说明的问题(如同类工程的经验教训等)。
4.6.3 施工图设计交底主要包括:交待设计意图;说明设计文件组成和查找办法,以及图例符号表达的工程意义;明确设计施工验收应遵守的标准、规范;介绍同类工程教训;解答业主、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等提出的问题等。
4.7施工图会审施工图会审包括符合性审查、工艺要求会审和施工条件会审三部分,工艺要求会审和施工条件会审又统称技术性会审。
4.7.1符合性审查符合性审查是指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基础设计)确定的原则和内容进行,有无与初步设计(基础设计)不一致或重大修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施工图设计与批复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有无修改或超标:1) 总工艺流程、总规模、总平面布置、总定员、总物料平衡、总概算;2) 生产装置规模、年操作时数;3) 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技术及各专业主要设计方案;4) 原料及辅助原料指标;5) 产品方案及质量、性能指标;6) 装置能耗、物耗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 主要设备选型、材质选用,主要材料、防腐涂料选用;8) 各类主要管道设计、材质选用;9) 主要设备及管道等布置;10)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装置(水、电、汽、风、氮气、储运系统、通讯等)规模;11) 主要工程量是否有变化,是否有“搭车”项目;12) 是否提高设计标准;13) 施工图预算是否超过批复概算;14) 引进设备及材料范围、数量是否有重大变化;15) 是否落实环评、安评、职业卫生等批复意见及初步设计各相应专篇意见,是否实现“三同时”,是否有安全隐患、增加新的环保欠账等;16) 是否有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指定或变相指定设备、材料厂家等不符合国家和股份公司规定的行为;17) 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是否有需要进行改造的瓶颈。
b) 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是否符合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
c) 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是否满足设备材料订货要求。
d) 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现行的标准规范。
e) 施工图设计是否准确解读工艺包、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是否执行专利商合同中规定的标准。
4.7.2 工艺要求会审工艺要求会审是指施工图设计能否满足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要求,确保装置投料试车成功、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能否满足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等要求及装置本质安全。
工艺要求会审主要包括工艺及技术可靠性会审和操作适用性会审。
a) 工艺及技术可靠性会审,内容包括:1)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是否正确;2) 设备选型、材质选用是否满足设计规范、且经济合理;3) 非标设备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规范、且经济合理;4) 管道设计及材质选用是否满足设计规范、且经济合理;5) 材料选用是否满足设计规范、且经济合理;6) 设备及管道等布置是否满足设计规范、且经济合理;7) 工程化技术是否成熟、可靠,设计方案是否合理;8)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是否成熟、可靠、经济合理,有无可行的技术保证和措施;9) 燃料、水、电、汽、风、氮气、火炬气等辅助系统及原料、产品储运系统、运输(铁路、公路)设计能力是否满足正常生产运行要求,是否配套;10) 是否满足国家和公司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卫生、节能、抗震、消防、安全等有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是否结合项目特点,满足HSE要求;是否满足实现“三同时”的要求;11) 重复利用的施工图中,有无在其它或同类工程建设项目中已发现的问题和错误未得到修改而继续使用;12) 有无影响工程建设和装置正常开、停工及防冻防凝等重大设计错误,有无设计漏项等;13) 是否满足实现节能、节水、节约占地等;14) 从设计上是否实现装置本质安全、环保,是否满足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b) 操作适用性会审,主要包括:设备布置、工艺管道走向、阀门位置、仪表盘位、操作通道、检修通道等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便于操作、检修、监控和管理。
4.7.3 施工条件会审4.7.3.1 施工条件会审是指施工图设计实现施工的可能性,施工图纸的错、漏、碰、缺处,能否保证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和工程质量,能否保证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能否保证施工安全和装置本质安全、环保。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检查核对图纸、说明书、相关技术文件、材料表等是否齐全,是否与目录相符,有无遗漏,有无设计漏项。
b) 施工图中的技术条件、质量要求及推荐或指定的施工验收规范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和规范。
c) 材质及防腐涂料选用、设备选型是否合理,是否影响安装;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与国内现阶段施工条件及技术水平是否相适应。
d) 各界区接口条件是否一致。
e) 专业之间,专业内各图之间,图与表之间的规格、型号、材质、数量、方位、坐标、标高等数据是否一致,是否有“错、漏、碰、缺”及不能或不便于施工操作之处。
例如:1) 土建预留孔、预埋件的规格尺寸、坐标、标高和其它专业图是否一致,有无遗漏;2) 各种外部管道、电缆、电线同装置(或操作室)内部各专业图进出衔接是否一致,碰头地点是否明确;3) 动设备随机图纸及出厂资料是否齐全,与设计施工图纸是否一致,底座同土建基础图是否相符。
静、动设备的接管方位、坐标、标高、规格、材质是否与施工图相一致;4) 设备基础、框架、钢结构、平台、电缆、电线支架、桥架等是否与工艺安装图、电气仪表图、设备安装图等一致;5) 设备、管道需要防腐衬里、保温保冷、脱脂及其它特殊处理时,设计结构是否合理,技术要求是否可行。
f) 施工图设计图纸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g) 是否满足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满足装置本质安全、环保。
4.7.3.2 由外商提供详细设计的项目,除按照以上规定会审外,还应符合与外商签订的工程承包、工艺包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及设备、材料引进合同条款,并符合中国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
4.7.4 白图施工施工图会审由于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的高度交叉、结合,图纸审查会议不要求设计单位到场参加个别图纸的审查,施工单位及监理以施工图图纸审查记录表记录发现的问题,签署后发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在3-5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并签署返回。
使用电子版白图会审的施工图纸必须有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的三级或四级签字,注明图纸版次,加盖设计院出图章,方可用于施工图会审。
完成部分图纸的审查程序,并由组织者存档,待全部专业图纸完成存档后依施工情况再决定是否组织大型施工图会审。
5设计交底、施工图审查记录管理各组织单位随时将设计交底、施工图审查的相关信息记录在登记表内。
(附件1和附件3)。
6附则6.1 本规定由设计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6.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设计交底记录表附件2:施工条件会审检查表附件3:施工图审查记录表附件4:施工图交底、会审登记表附件1:设计交底记录表设计交底记录附件2:施工条件会审检查表施工条件会审检查表附件3:施工图审查记录表施工图审查记录表施工图审查记录表(适用于EPC模式)施工图审查记录施工图审查记录表施工图审查记录表(适用于E+P+C的模式)施工图审查记录附件4:施工图交底、会审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