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企务公开管理办法文件编号:ASYC/ZH-QD-ZG-05版本:B/0受控标识:控制文件编制:人劳科审核:武明批准:徐铭2010年9月15日发布 2010年10月20日实施1.0目的为规范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进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办法化,促进企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2.0范围适用于本局(公司)企务公开的管理,县(区)局(分公司)参照执行3.0职责3.1职责3.1.1组织机构组长:党委书记局长经理副组长:工会主席纪委书记行政领导成员:科室主要负责人3.1.2领导小组职责3.1.2.1负责企务公开的领导、策划、协调、沟通工作。
组织本单位所属各级领导和单位按照本办法对企务公开工作进行落实。
3.1.2.2负责对企务公开方案、内容、形式等重大事项的审定。
3.1.2.3负责对企务公开工作考核评比等重要事宜的审定。
3.1.2.4按照分工负责制领导小组成员对分管部门、单位企务公开的实施、推进负有领导责任。
3.1.3党委书记职责3.1.3.1对企务公开负有领导责任,是企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
通过各级党组织督促部门、单位负责人按照本办法要求进行企务公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1.3.2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企务公开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企务公开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1.3.3组织企务公开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有关部门对企务公开情况的汇报,定期对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领导制定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关规定、办法。
3.1.3.4督促和指导各分管领导、企务公开办公室、企务公开监督执行小组,及时调研企务公开中的经验和问题。
3.1.4行政领导职责3.1.4.1对企务公开负有实施责任,是企务公开的“第一执行人”。
按照本办法要求实施企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全面性、实效性。
3.1.4.2带领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主动搞好各方面企务公开。
3.1.4.1把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方针目标管理,定期研究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企务公开中的问题。
3.1.4.3将公司改革发展的要点、职工关心的热点、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点作为企务公开的重点;有责任按照规定形式和途径公开有关事项,并向职代会报告企务公开实施情况。
3.1.4.4落实企务公开责任制,督促各行政领导、部门按照各自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人。
3.1.5 工会主席职责3.1.5.1对企务公开负有协调指导责任,是企务公开的“第一协调人”。
3.1.5 .2对企务公开办公室负有领导责任,切实领导办公室人员做好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日常工作。
3.1.5 .3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收集和反馈职工群众对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3.1.5.4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参与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培训职工和职工代表,促进企务公开民主管理质量的提高。
3.1.6纪委书记职责3.1.6.1对企务公开负有监督检查责任,是企务公开的“第一监督人”3.1.6.2切实领导监督执行小组成员做好日常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做好事务公开。
3.1.6.3按照本办法要求组织企务公开监督执行小组对相关部门、单位的企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方面及时整改。
3.1.7企务公开办公室企务公开办公室受企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办公室设在人劳(政工)部门。
3.1.7.1组织机构主任:政工(人劳)科科长成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办公室、财务、机关服务中心等相关人员3.1.7.2职责3.1.7.2.1负责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反馈、考核和评价。
3.1.7.2.2负责企务公开民主管理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统计、报告。
3.1.7.2.3负责对本办法的修订。
3.1.8企务公开监督执行小组3.1.8.1组织机构组长:纪委书记成员:纪检检察科、审计科、职工代表3.1.8.2职责3.1.8.2.1负责对重大事项公开前的预审。
3.1.8.2.2及时对企(司)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3.1.8.2.3运用多种形式通报监督检查情况。
4.0管理办法4.1企务公开的主要内容4.1.1 重大决策方面4.1.1.1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4.1.1.2各类投资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4.1.1.3企业重大技术改造方案。
4.1.2生产经营管理方面4.1.2.1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及完成情况;4.1.2.2“两烟”营销和盈亏、财务预决算和利润分配情况;4.1.2.3大额资金使用情况;4.1.2.4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供应;4.1.2.5专卖重大案件的查处情况;4.1.2.6重大安全和质量事故处理情况;4.1.2.7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等情况;4.1.2.8“两烟”生产经营、业务管理情况;4.1.2.9绩效考核督查考评情况。
4.1.3涉及员工切身利益方面4.1.3.1员工薪酬分配、奖惩与福利情况;4.1.3.2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4.1.3.3员工社会保障基金缴纳情况;4.1.3.4员工录用招解聘、职称评聘,评先选优奖惩情况;4.1.3.5员工购房方案;4.1.3.6住房公积金、增量补贴的发放,企业公积金和公益金的使用方案;4.1.3.7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的情况;4.1.3.8员工培训计划及执行情况;4.1.3.9职工代表大会提出需要公开的其他情况;4.1.4 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4.1.4.1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情况;4.1.4.2科、股级干部任用、重要岗位的选聘情况4.1.4.3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4.1.4.4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4.1.4.5领导班子成员工资收入(准年薪)等情况。
4.1.5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4.1.5.1党支部选举、任免情况;4.1.5.2党费的缴纳、使用情况;4.1.5.3发展党员、转正培训、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情况;4.1.5.4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所收集意见及整改情况。
4.2 企务公开形式4.2.1职代会4.2.2公开栏4.2.3烟草网站4.2.4内部局域网4.2.5电子屏幕4.2.6办公会4.2.7党委会4.2.8会议纪要或简报4.2.9文件4.2.10经济活动分析会4.3 考核标准4.3.1建立企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党、政、工、纪检有关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企务公开办公室的工作汇报,加强协调指导,研究企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对企务公开的领导。
4.3.2确立职代会为企公开的基本形式。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并根据本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充分发挥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体现企公开制度化的要求。
4.3.3确立职代会为企公开的基本形式。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并根据本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充分发挥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体现企公开制度化的要求。
4.3.4坚持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作为企务公开的辅助形式。
发挥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协商解决职代会职权范围内重要问题的作用,体现企务公开经常化的要求。
所属各单位、部门以工会委员联席会作为企务公开的辅助形式。
4.3.5建立固定的企务公开栏作为企务公开的必要形式。
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及时、真实地向员工公开,落实员工群众的知情权。
4.3.6制定企务公开工作计划。
根据本单位实际,细化公开内容和要求,对有一定规律性和可预见性的公开事项,应把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以及责任部门(人)明确固定下来。
4.4工作内容4.4.1制定办法。
由局(公司)企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因事制宜制定实施办法,并提交职工代表联合会议审议通过。
4.4.2确定内容。
根据企务公开实施办法,由企务公开办公室或局(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确定公开的具体事项和内容。
4.4.3预告审核。
在实施公开前,先由企务公开监督检查小组对公开事项进行预审,保证企务公开内容的真实和完整,并确定公开的形式。
4.4.4实施公开。
由企务公开办公室按规定的形式和办法,按确定的公开事项实施公开。
在实施公开中,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企务公开真实可靠。
4.4.5建档备查。
每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及其采纳、办理情况等,都应有相应记载,并建立档案,以备查询。
4.5企务公开工作制度4.5.1企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制度4.5.1.1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审定有关职能部门或承办部门提出的企务公开实施方案,审定新拟订的企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关措施办法,听取企务公开办公室、监督执行小组对企务公开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对未按要求公开的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4.5.1.2组织以有关民主政治建设、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文件、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对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认识。
4.5.1.3年终对所属各单位、部门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4.5.1.4定期组织所属各单位、部门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议,研讨工作,查找缺陷,修改完善本办法。
4.5.1.5定期向职代会报告工作。
4.5.2企务公开办公室工作制度4.5.2.1及时处理企务公开日常事务,定期分析工作动态,提出考评意见,报领导小组批准。
每季度定期向企务公开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并及时向所属各单位、部门通报工作信息。
4.5.2.2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各单位企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纠正偏差。
同时应把企务公开纳入单位管理创新、管理人员考核。
4.5.2.3每年组织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知识讲座或培训班,对各单位从事企务公开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4.5.2.4督促指导各职能部门、所属各单位的公开工作,对涉及到的有关公开内容进行布置、落实,并按要求公开。
4.5.2.5各部门负责人每月须按规定填写《企务公开登记表》,该表中须如实填写公开内容、时间、形式、参加人员等,且一事一表,公开资料附于表后,一式二份,交监督执行小组人员签字,一份作为基础工作资料妥善保管,一份上报企务公开办公室归档管理。
4.5.2.6按照企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决定,组织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会或总结表彰会。
4.5.3所属各单位、部门企务公开工作制度。
4.5.3.1建立企务公开工作小组。
4.5.3.2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处理本单位、本部门企务公开日常事务,分析工作动态,对本单位、本部门的企务公开工作提出考核,学习上级有关企务公开文件资料,布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