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校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学生消费情况的报告(一)导言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情况,本组同学于2016年5月1号至5月7号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消费一直是经济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今年来,我国有意提高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所以,了解消费情况是了解如今经济动向和未来经济发展可能性的一个切口。

我们选择当代大学生作为受访者是因为其有一定特殊性。

在广大的消费者中,当代大学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拥有百万大学生的武汉市,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便不可小觑。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观念具有群体特色与个人差别。

首先,在进入大学前,他们的消费观念大多来自书本的教导与父母的耳濡目染,大学是他们独立支配财产的实践地。

其次,这群消费者多数没有独立的消费来源,需要依靠父母的资助。

但他们却有独立的消费欲求。

这样的矛盾与碰撞,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社会心理学的课题。

不仅如此,由于家庭环境不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相差很大。

当这样差异巨大的消费者处于同一个环境中,各消费者的偏好显露无疑。

最后,我们的调查结果对学校的奖助学金发放与勤工俭学的设置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不久,河南一大学生因不堪网贷重负而跳楼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

对学生贷款业务及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讨论甚嚣尘上。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据的讨论。

本组通过问卷网在互联网上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42份,包含了我校五个年级。

使用问卷网进行问卷调查的互联网+的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和资源,更利于扩大受访者的范围。

(二)调查结果本问卷共设置17个问题,涉及个人信息、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三个方面。

(一)个人信息我们涉及了三个问题,得到如下的结果第二个问题:受访者的户籍所在地是城市还是农村?得到的结果是平分秋色、各占50%。

从这一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受访者男女均衡,城市与农村占比均衡。

由于我们本身是大二学生的关系,所以受访者中大二同学的占比较重。

(二)消费行为我们设计了8个问题,包括每月的消费水平、消费范围、消费地点、各项的具体支出等。

得到以下的图表1、由上表易得受访者的月生活费水平大多集中在800元-1200元和1200元-1600元两个区域,分别占到39.44%与27.46%。

生活费800元以下同学占到了16.2%,1600元至2000元占到被访者的7.75%,而2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则占到9.15%。

相对来说,1600元至2000元所占比例最少。

我们查阅了2015年的一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全国大学生消费报告》,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近八成大学生月支出在500元到1500元之间。

由统计局发布的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支出显示人均月支出为1480元,大学生的支出水平与之相比属于比较低的水平。

2、受访者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大部分父母给予由兼职、勤工俭学自己的奖助学金一部分父母给予,一部分兼职、奖助学金其他调查结果显示,生活费靠父母给予的比例高达75.35%。

可是,并不能盖棺定论作当代大学生依靠父母,或不愿用个人劳动养活自己。

因为据我们的观察,有一大部分大学生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费,但鲜有合适的兼职岗位。

这难道不可以看做一种结构性失业。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放宽自己的兼职眼界,通过投稿、加入课题组等方式。

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有价值的创造。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拓展管理创新的思路,招收大学生为项目工等短期劳动合同工。

3、受访者消费的主要范围由调查结构显示,学校及附近商业区位列第一,网上购物也高达55.63%的占比。

就网上购物而言,去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发布了一份《中国大学生消费报告》得出三个结论。

一是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消费集中在生活用品如衣服、运动鞋、小零食。

娱乐休闲方面男学生最大支出为网络游戏的开支。

女大学生以零食、影视及逛街为主,其中零食和网购是主要的消费支出。

二是大学生消费同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性别属性、高校属性以及所读专业属性。

三是大学生消费性质分为主动性消费和被动性消费。

主动性消费是由生活必需品引起的,例如女装、男装、移动充值、运动鞋;被动性消费大多是跟学业有关,例如矿业类的大学生对户外装备,音乐类的对演出门票等等这种关系。

4、受访者每月生活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由调查显示每月生活费支出最多的三项中,伙食费占到95.77%之多。

由此可推断,月支出的巨大悬殊可能来自于伙食费的巨大悬殊。

可是,令人咋舌的是,学习用品排在前三位的只占20%。

这个数据,若同其他组关于读书量的数据联系起来,估计也便不难解释了。

而娱乐交际比之学习用品却还多出10个百分点。

是娱乐太贵所以消费了这么多,还是书本太贵,买都不舍得。

4、每个月的话费水平话费水平占比50元以下50元-80元80元-100元100元以上6%13%53%28%话费使用在50元以下的受访者占到52.82%,话费在50元-80元的受访者占到28.17%,80元-100元的受访者占到13.38%,100元以上的受访者占到5.63%。

犹记得网络传言: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

不想一语成谶。

不仅流量,外省大学生在国内长途上也花费不少。

5、聚餐支出占比聚餐支出也可以看做是受访者对社交活动参与度的一个参考数据。

有52%的同学花费在100元以下,37%的同学花费100-200元,10%的同学花费200-500元,还有1个受访者花费了超过500元用于聚餐。

6、恋爱花费由上述图表显示,每个月在恋爱中的花费,有76%的同学没有或在100元以下,花费在100元到200元的占到11%,花费200到500元的占7%,花费500元以上的占到6%。

5、每月的学习支出调查显示,每月用于学习的支出在30元以下的占到45%,花费30元到50元的占到43%,花费50-80元及80元以上的各占6%。

综合以上的消费行为的调查数据,我认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相互解释。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到: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马斯洛认为,五种需求层次,高的需求层次是要以低的需求层次为基础的。

但五个层次的排序应是以个人动机为中心的。

譬如,花费巨额在聚餐上的同学可能认为社交需求是一种迫切的个人需求。

而在学习上花费较多的同学可能倾向于自我实现。

(三)消费观念这一组共有6个问题,涉及受访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观念。

1、受访者对自己消费观的评价中,有占19.0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理性,有34.5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点理性,有31.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一般般理性”,达到12.68%的受访者承认自己不够理性,还有2.1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极易冲动消费,消费行为非常不理性。

2、受访者月末生活费持有状况的调查显示,有34.51%的受访者在月末还可以有总生活费10%左右的余额。

占到30.28%的受访者会有不足10%的余额,有24.65%的受访者在月末会将生活费花费的所剩无几,而有8.45%的受访者会透支低于生活费水平30%的金额,2.11%的受访者透支了超过生活费总水平的30%。

3、当在生活费即将花光的情况下,想买某样略贵东西时,受访者给出了这样的选择:9.86%的受访者会与店家协议,暂时保留商品,日后经济宽裕再来购买。

62.68%的同学会直接放弃。

11.97%的受访者愿意向同学借钱购买,日后再还钱。

9.15%的受访者则选择向父母索要生活费。

6.34%的受访者有其他的打算。

4、每月拿到生活费时的安排也是大不相同。

13.38%的同学会进行预算,合理安排各类项目支出,并制定理财计划。

31.69%的受访者有消费的预算,但没有理财的打算。

23.24%的受访者没有安排,想到买什么便会买什么。

29.58%的受访者选择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但是控制花销。

2.11%的受访者会优先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以后的开支。

5、对于大学期间的理财问题。

16.2%的受访者有想法并且一直尝试着进行投资,58.45%的受访者有这个想法,但囿于资金、经验与知识水平无法实现。

其他的受访者对于大学理财没有太多的兴趣。

这三组问题结束后,我们对于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大概的认识。

他们大多没有明确的消费规划,也因此会产生冲动消费。

由冲动消费导致每月入不敷出。

也有同学对消费有明确的认知,能够朝着“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这个目标锻炼自己。

并且渴望在大学期间对理财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

(四)结论根据我们组的调查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校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与相同年龄段的大学生相比,属于同一水平。

2、我校大学生对于文化消费的比重较小,学校文化建设情况堪忧。

3、学生大多没有理性消费的习惯,并且没有进行个人理财的体验。

建议大学生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形式,也可以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改善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

(五)尾声:对大学生分期产品的讨论这两年以来,由于网上支付的发展,网络金融越来越“飞入寻常百姓家”,分期产品一时间也趋之若鹜。

而据分期乐称,其注册用户达到600万,占到全国大学生人数的六分之一。

由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分期报告-趣分期》报告显示,2015年大学生消费分期市场规模超过了250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了201.7%。

但是,这种看似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生活费的工具却有极具争议。

信用审核形同虚设:有学号就可以注册借款。

这导致了河南的那起大学生用同学名义借分期,累计欠债几十万元,最后那位同学自己逼死了自己。

而且,分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享受型”消费。

这种消费本身是攀比消费或不理性消费。

分期市场助长了大学生的冲动消费。

总而言之,大学生应该养成“理性消费”的消费观念,并对理财做一定的认识。

拥有良好消费观念的消费者才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把利器。

(六)附件关于我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我们的问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引导理性的消费观,我们开展了这项调查,再次感谢您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我们填写问卷,提出宝贵的意见。

1.您的家庭所在地A.城市B.城镇C.农村2.您的性别A.男B.女3.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4.您的月生活费水平A.800元以下B.800元--1200元C.1200元--1600元D.1600元--2000元以上E.2000元以上5.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A.父母给予B.兼职、勤工助学C.奖学金D.其他6.您的主要消费地点A.学校B.市区C.学校附近商业区D.网上*7.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多选题,最多选3项)A.伙食费B.交通通讯、水电等生活杂费C.服装饰品化妆品D.学习费用E.娱乐交际F.恋爱G.其他8.每月话费水平是A.50元以下B.50元--80元C.80元--100元D.100元以上9.宿舍/班级/社团等等集体聚会月消费总支出为A.100元以下B.100元--200元C.200元--500元D.500元以上10.每月谈恋爱费用(如无恋爱经历可直接选A)A.50元以下B.50元--100元C.100元--150元D.150元以上11.每月学习方面(打印学习资料、资料书、文具等等)的支出大约为A.30元以下B.30元--50元C.50元--80元D.80元以上12.对自己消费观的评价A.非常理性B.比较理性C.一般般D.有点不理性E.非常不理性13.一般情况下,月末您的生活费持有情况A.有总生活费的10%以上的余额B.有一定余额,不足10%的总生活费C.基本所剩无几D.有时透支金额较少,但低于生活费水平的30%E.始终透支金额较多,但高于生活费水平的30%14.当你在生活费快用完的情况下,想买某样略贵的东西时,那么你会A. 放弃购买B.向朋友借钱C. 向父母要钱D.其他15.在你所热衷的方面,能否有效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A.能够理智消费B.偶尔头脑发热,超出预算C.大多数情况下超出自己当时的支付能力16.当你拿到每月的生活费时,您会A.进行预算,合理安排各类项目支出,并制定理财计划B.做好消费打算,没有理财的打算C.优先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以后的开支D.没什么安排,想到用什么就用什么17.你如何看待大学期间的理财?A.有这个想法,也一直在践行;B.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实现;C.认为没有必要;D.没有想过;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