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变压器的技术规范

主变压器的技术规范

1 技术条件1.1设备的主要参数1.1.1 型式: 户外、三相、双圈绕组、油浸风冷变压器。

1.1.2 额定容量在绕组平均温升≤62.0K时连续额定容量:180MVA1.1.3 绕组额定电压高压: 242 2X2.5% kV,低压: 15.75 kV调压方式:无载调压调压位置:中性点1.1.4 额定频率: 50Hz1.1.5 联接组别标号:YN,d111.1.6 中性点接地方式: 低阻接地1.1.7 短路阻抗(以高压绕组额定容量为基准):14% (允许偏差-5 %)4.1.9 套管b. 瓷套颜色:褐色c. 套管最小爬电距离:3.1cm/kV高压7812 mm, 低压558mm, 高压中性点3751 mm,d. 伞裙的宽度、伞间距符合IEC60815之规定。

e. 套管的试验和其他的性能要求符合IEC60137规定。

4.1.10 套管电流互感器a.变压器线圈温度测量使用的套管电流互感器,需由卖方单独提供,上述表格不包含此电流互感器。

b. 套管电流互感器符合GB1208、GB16847现行标准的规定。

c. 电流互感器最终参数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零序CT根据核算后的套管长度确定是否增加一只CT。

4.2性能要求4.2.1 连续额定容量时的温升(周围环境温度40℃):a. 顶层油 52.0Kb. 绕组平均稳升62.0Kc. 油箱、铁心和金属结构件 77.0 K1.2.2 效率和损耗: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容量和功率因数为1时的效率不低于:99.68%。

效率=(1-损耗/容量)×100%,其中损耗=负载损耗(75℃)+空载损耗。

c. 空载损耗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时空载损耗保证值:不大于 110 kW。

额定频率、110%额定电压的空载损耗:不大于 165 kW1.2.3 耐受电压试验:a. 试验电压值: 见4.1.8和4.1.9。

b. 套管供货套管(不包括备品)装在变压器本体上随变压器进行试验,并提供tgδ的实测结果。

1.2.4 无线电干扰试验在1.1倍最高运行相电压下进行试验,无线电干扰水平≤500 V,在晴天夜间无可见电晕。

1.2.5 在额定频率下的过激磁能力:变压器能在105%的额定电压正常运行。

变压器空载时在110%的额定电压下能连续运行。

卖方提供100%、105%、110%情况下激磁电流的各次谐波分量,并按50%~115%额定电压下空载电流测试结果提供励磁特性曲线。

1.2.6散热装置:片式散热器,散热器挂于本体。

1.2.7 变压器油箱的机械强度:承受真空133 pa和正压 98 kpa的机械强度试验,油箱无损伤和不允许的永久变形。

冷却装置的机械强度小于油箱强度。

1.2.8 密封要求:整台变压器能承受储油柜的油面上施加50kpa静压力,持续24h,无渗漏及损伤。

1.2.9 噪声水平:距变压器本体2米处≤70dB(A)。

1.2.10绝缘电阻:用DC2500V兆欧表测量(环境温度20℃)1.2.10.1 吸收比:≥1.3或极化指数:≥1.51.2.10.2 每个绕组对其他绕组及地:≥2000MΩ1.2.10.3 铁芯对地:≥600MΩ1.2.10.4 变压器铁芯夹件对地绝缘电阻:≥500MΩ.1.2.11 变压器出线与封闭母线的连接,保证安装时接合准确和方便。

为此,买卖双方图纸尺寸严密配合,接触面散热和强度满足国标要求。

1.2.12 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变压器电源侧系统表观容量的短路电流(有效值)低压侧100kA,高压侧50kA。

当变压器由无限大容量的母线供电,变压器输出端发生出口短路时,能保持动、热稳定而无损坏。

卖方提供短路时绕组动、热稳定的计算结果,热稳定的短路持续时间不得少于4s。

短路后线圈温度不高于250℃,保证该变压器可继续运行。

1.2.13 变压器的负载能力1.2.13.1变压器的负载能力符合GB/T15164《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的要求,卖方提供该变压器负载能力计算所需的热特性参数。

1.2.13.2变压器允许短时间过载能力满足下表要求(正常寿命,过载前已带额定负荷、环境温度40℃)绕组最热点温度低于140℃。

1.2.14 变压器的寿命变压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负载条件下运行, 并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维护,预期寿命不少于35年。

1.2.15 变压器油变压器油符合IEC60296规定的25号油。

卖方提供过滤合格的新油,其击穿电压≥60kV,tgδ(90℃)≤0.5%,含水量≤15ppm,且不含有PCB成份,油量除供应铭牌数量外,再加10%的备用油。

1.2.16 真空注油变压器在油箱内真空度≤133Pa的状态下进行真空注油。

1.2.17 抗地震能力卖方提供抗地震能力的论证报告。

1.2.18局部放电水平,在高压侧测试局部放电量:在1.5倍最高相电压下,局部放电量≤100pC;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测量方法按GB1094.3进行。

1.3 结构要求1.3.1 铁心和绕组铁心采用高质量、低损耗的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进口),用先进方法迭装和紧固,使变压器铁心不致因运输和运行的振动而松动。

铁芯夹件有足够的强度、夹件绝缘良好,上、下夹件与铁芯之间的绝缘纸板至少高于铁芯最外一级硅钢片10mm.夹件与油箱的连接正确可靠。

变压器铁芯夹件的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100兆欧。

变压器的器身结构带下夹件,变压器为免吊芯结构。

变压器线圈采用优质的无氧铜电磁线绕制,且进行探伤检查,绕组有良好的冲击电压波分布,不宜采用加避雷器方式限制过电压;使用场强严格控制,确保绕组内不发生局部放电;对绕组漏磁通进行控制,避免在绕组和其它金属构件上产生局部过热。

低压绕组换位导线使用自粘型的换位导线,导线绝缘良好无破损。

线圈绕制紧密,同一段的相邻导线间不得有明显的空隙。

导线换位处加包绝缘,纠结线段过弯处垫平,使导线平滑过渡,避免对导线绝缘产生剪切力,位于线圈端部的几个线段进行横向的绑扎,以提高线圈的强度。

变压器线圈上的垫块采用高密度纸板制成,并进行倒角处理。

线圈采用整体套装工艺和恒压干燥工艺.所有线圈电抗值一致,安匝分布均匀。

器身组装时采用油压千斤顶压紧线圈,使线圈压紧力达到设计的规定值。

根据设计需要变压器线圈的上压板厂方可采用结构成熟的分瓣式进口层压木结构,但充分保证变压器的抗突发短路能力,并提供计算报告。

变压器线圈内所用的纸板需进行预密化处理,低压线圈采用内衬硬纸筒(有条件时最好所有线圈都使用硬纸筒),低压线圈硬纸筒的厚度≥6mm。

低压线圈采用内外撑条的结构,并用热缩带进行牢固的绑扎.撑条和垫块垂直、均匀布置。

高压电缆引线外部包扎绝缘.线圈引出线用足够强度的导线夹固定,线圈的出线段和调压线段的导线引出处绑扎牢固。

绕组适度加固,引线充分紧固,器身形成坚固的整体,使其具有足够耐受短路的强度。

在运输时和在运行中不发生相对位移。

绕组内部有较均匀的油流分布,油路通畅,避免绕组局部过热。

变压器能承受运输中的冲撞,当冲撞加速度不大于3g时,无任何松动、变形和损坏。

变压器绕组匝间工作场强不大于2kV/mm。

变压器配备绕组测温和油温测量装置.绕组测温能反映绕组的平均温升,油温测量不少于两个监测点。

上述温度变量除在变压器本体上可观测外,尚能将两组远传信号(4~20mA)送出。

远传信号要求为有源DC 4~20mA信号,油温变送器辅助工作电源由卖方自行解决。

温度变送装置及其电源需由卖方考虑安装,买方不采用外部安装方式。

1.3.2 储油柜a. 储油柜采用内油式波纹油枕。

b. 储油柜与变压器油箱之间的联管畅通。

套管升高座等处积集气体通过带坡度的集气总管引向气体继电器。

c. 储油柜有油位计、放气塞、排气管、排污管和进油管及吊攀。

1.3.3 油箱a. 变压器油箱的顶部不形成积水,油箱内部无窝气死角。

b. 所有法兰的密封面平整,密封垫有合适的限位,杜绝渗漏。

c. 油箱上设有温度计座、接地板、吊攀和千斤顶支架等。

d. 油箱上装有梯子,梯子下部有一个可以锁住踏板的挡板,变压器在本体气体继电器侧和调压开关处装有可拆卸的爬梯,爬梯装在便于值班人员上下变压器的位置,且便于气体继电器取气。

e. 变压器油箱装有下列阀门:(a) 进油阀与排油阀(在油箱上部和下部成对角线布置);(b) 油样阀(取样阀的结构和位置便于取样);f. 变压器装有带报警接点的压力释放装置,每台变压器至少1个,直接安装在油箱端部。

1.3.4 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进出油管装有蝶阀。

1.3.5 套管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2.5,事故状态下安全系数不小于1.67.变压器套管端子型式和尺寸满足GB5273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电容式套管有试验用端子。

套管不漏渗,对油浸式套管有易于从地面检查油位的油位指示器。

1.3.6 套管电流互感器a. 所有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在变压器铭牌中列出。

b.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引线经金属线槽引到变压器控制柜的端子板上,引线采用截面不小于 4 mm2的耐油、耐热的软线。

1.3.7 变压器的报警和跳闸保护接点注:1.电源电压为110V(DC)。

触点耐压水平按220V(DC)考虑。

2.部分外购件触点的长期允许电流可能达不到1A,但不小于0.25A,具体的参数可在联络会上确定。

1.3.8 三相变压器的高低压侧的相序排列,均为面向变压器高压侧,从左到右为A、B、C和a、b、c。

变压器套管、储油柜、油箱和散热器等布置符合买方的要求。

1.3.9变压器的铁心与油箱绝缘, 通过装在油箱顶部或下部的套管引出,并在油箱下部与油箱连接。

1.3.10 端子箱和风冷控制柜:端子箱和风冷控制柜设计合理, 防护等级为IP54。

端子箱的安装高度便于在地面上进行就地操作和维护。

端子箱有足够的接线端子以便连接控制、保护、报警信号和电流互感器引线等的内部引线,并留有20%的备用端子。

所有外部接线端子包括备用端子均为线夹式。

控制跳闸的接线端子之间及与其它端子间均留有一个空端子,或采用其他隔离措施,以免因短接而引起误跳闸。

端子排采用凤凰或魏德米勒端子。

为了满足电缆两端接地的要求。

在变压器本体端子箱、控制柜内安装100mm2的接地铜排,便于二次电缆的接地线安装。

每面柜安装的截面为100mm2接地铜排,要求铜排上开有若干个ф4孔洞和两个ф10的孔洞。

ф10的孔洞要求安装一根黄绿接地线并接到变压器主接地网上。

ф4孔洞要求留有接地线用的线鼻子和螺丝。

风冷控制柜内有门控的照明设施,并有适当容量的交流380V的加热器,以防止柜内发生水气凝结。

控制柜内有电源插座(单相,10A,220V,AC)。

端子箱和风冷控制柜外壳采用不锈钢外壳。

柜内电气元器件采用ABB或施耐德产品,控制柜内二次元件要求采用国产名牌产品,具体厂家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变压器本体引出的线缆采用耐油、耐热、阻燃的铜芯电缆,并经过不锈钢线槽敷设至本体端子箱。

相关主题